一种梅花状径向铆接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007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梅花状径向铆接机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铆接机,尤其涉及一种以梅花状径向运动铆接机的机头。
【背景技术】
[0002]在机械加工中,铆接机是很常用的机器,尤其是在大规模机械加工生产中,铆接机的工作强度和频率是比较高的。目前广泛使用的铆接技术以摆动式圆周运动铆接法,在铆接过程中铆钉变形主要在切向,垂直方向作用力大而径向作用力较小,使铆接出的工件变形较大,表面粗糙度差,铆接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梅花状径向铆接机头,以提高铆接件的联接强度及表面质量。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0005]—种梅花状径向铆接机头,包括铆接机固定块、凹球面块、凸球面块、铆压轴和啮合齿轮,所述凹球面块通过螺钉固定在铆接机固定块顶部,所述的啮合齿轮嵌套入凹球面块的顶部,啮合齿轮分为外啮合小齿轮和内啮合大齿轮,外啮合小齿轮底端连接有偏心轴,凸球面块位于铆接机固定块内部凹球面块的圆弧面下方,凸球面块内上部设有铆压磨球,铆压轴通过铆压磨球顶在凹球面块的圆弧面上,铆压轴与偏心轴连接。
[0006]所述的凸球面块两侧设有能使凸球面块紧贴凹球面块的弹簧。
[0007]所述的铆压轴底端连接扩口型的铆压冲头。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铆接过程中在凹、凸球面块上滑动运动,使铆压轴带动铆压冲头完成一个类似梅花状径向滚压运动,把铆接力由点接触转变为面接触,只需要一个很小的作用力作用在铆钉上,就能使铆接质量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其中:1_偏心轴;2_凹球面块;3_铆接机固定块;4_凸球面块;5_铆压冲头;6-铆压轴;7_弹簧;8_螺钉;9_铆压磨球;10_外嗤合小齿轮;11_内嗤合大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一种梅花状径向铆接机头,包括铆接机固定块3、凹球面块2、凸球面块4、铆压轴6和啮合齿轮,所述凹球面块2通过螺钉8固定在铆接机固定块3顶部,所述的啮合齿轮嵌套入凹球面块2的顶部,啮合齿轮分为外啮合小齿轮10和内啮合大齿轮11,外啮合小齿轮10底端连接有偏心轴1,凸球面块4位于铆接机固定块3内部凹球面块2的圆弧面下方,凸球面块4内上部设有铆压磨球9,铆压轴6通过铆压磨球9顶在凹球面块2的圆弧面上,铆压轴6与偏心轴1连接。
[0012]所述的凸球面块4两侧设有能使凸球面块4紧贴凹球面块2的弹簧7。
[0013]所述的铆压轴6底端连接扩口型的铆压冲头5。
[0014]铆接时,气缸或油压产生的轴向力通过活塞推动凹球面块2作用在凸球面块4上,再传递到铆压轴6上,从而作用在铆接工件上。
【主权项】
1.一种梅花状径向铆接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铆接机固定块(3)、凹球面块(2)、凸球面块(4)、铆压轴(6)和啮合齿轮,所述凹球面块(2)通过螺钉(8)固定在铆接机固定块(3)顶部,所述的啮合齿轮嵌套入凹球面块(2)的顶部,啮合齿轮分为外啮合小齿轮(10)和内啮合大齿轮(11 ),外啮合小齿轮(10)底端连接有偏心轴(1 ),凸球面块(4)位于铆接机固定块(3)内部凹球面块(2)的圆弧面下方,凸球面块(4)内上部设有铆压磨球(9),铆压轴(6)通过铆压磨球(9 )顶在凹球面块(2 )的圆弧面上,铆压轴(6 )与偏心轴(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梅花状径向铆接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球面块(4)两侧设有能使凸球面块(4)紧贴凹球面块(2)的弹簧(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梅花状径向铆接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铆压轴(6)底端连接扩口型的铆压冲头(5)。
【专利摘要】一种梅花状径向铆接机头,包括铆接机固定块、凹球面块、凸球面块、铆压轴和啮合齿轮,所述凹球面块通过螺钉固定在铆接机固定块顶部,所述的啮合齿轮嵌套入凹球面块的顶部,啮合齿轮分为外啮合小齿轮和内啮合大齿轮,外啮合小齿轮底端连接有偏心轴,凸球面块位于铆接机固定块内部凹球面块的圆弧面下方,凸球面块内上部设有铆压磨球,铆压轴通过铆压磨球顶在凹球面块的圆弧面上,铆压轴与偏心轴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铆接过程中在凹、凸球面块上滑动运动,使铆压轴带动铆压冲头完成一个类似梅花状径向滚压的运动,把铆接力由点接触转变为面接触,只需要一个很小的作用力作用在铆钉上,就能使铆接质量得到提高。
【IPC分类】B21J15/10
【公开号】CN205110660
【申请号】CN201520863179
【发明人】周宣永
【申请人】振而达(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