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式三层浸吸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2150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击式三层浸吸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砂石中提取金银的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适合中小型、大型和特大型黄金砂山使用的冲击式三层浸吸筒。
背景技术
现行提取金银的浸吸设备,主要有机械搅拌、空气搅拌和混合搅拌三种不同形式的搅拌浸吸槽。目前,炭浸法所采用的设备,多为双叶轮搅拌浸吸槽及大直径低速叶轮搅拌浸吸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搅拌式浸吸槽容积大、工效低和操作不便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击式三层浸吸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击式三层浸吸筒,其特征是在筒体内部分上、中、下三层,上部氰化层,中部为上浸吸层,下部为下浸吸层。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氰化层中设有两根彼此平行的长管及支架,上部是矿浆导管,下部是压缩空气导管,在该层顶部靠近边缘处,设有压力表,底部设有短竖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上浸吸层的上部设有隔炭板,在短竖导管的相对方向,设有长竖导管,该导管的上部为漏斗状滤罩,滤罩上部设有两排小孔,其外壁设有隔滤网,隔滤网下部为进炭孔,在该层上部筒壁外侧设有回炭管和横网窗,在该层下部设有中放管及其闸伐,并与泵槽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下浸吸层的上部,设有溢流管,一端在浸吸筒内,其上设有许多小孔,在管壁上设有隔滤网,另一端设有闸伐,并与泵槽相通,在该层下部设有排淤管及其闸伐,并与泵槽相通,在相对的筒壁上设有备用排淤管及其闸伐。
该浸吸筒不仅不在筒体内增设分离筛和空气提升装置,而且在多筒联合使用时,各筒之间不存在位差,砂浆就能自流,活性炭也能与砂浆成逆流窜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筒体内部设有氰化层,加速了氰化反应。在筒体中部和下部设有浸吸层,从而加速了浸吸反应。因此,一次浸吸过程只需2-3小时,与现行各种搅拌或浸吸槽相比,可提高工效10倍以上;该设备容积小,工效高和操作简便,适合中小型、大型、和特大型黄金矿山使用;该设备不仅适合炭浸法使用,而且也适合全泥氰化法和树脂矿浆法。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备构造图。
图2是图1的I-I剖面图。
图中1、矿浆泵,2、泵支架,3、泵槽,4、排尾闸伐,5、吸管隔栅,6、排淤管闸伐,7、溢流管闸伐,8、排淤管,9、溢流管,10、连接法兰,11、隔滤网,12、下浸吸层,13、排砂孔,14、长竖导管,15、排淤闸伐,16、空压机,17、气闸伐,18、隔炭板,19、换网伐,20、滤罩,21、隔滤网,22、浸吸筒,23、压力表,24、加炭管,25、短竖导管,26、上浸吸层,27、氰化层,28、法兰,29空气导管,30、矿浆导管,31、中放管,32、中放管闸伐,33、闸伐、34、取炭管闸伐。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浸吸管22为主体设备,空压机16和矿浆泵1为辅助设施。浸吸筒是一个圆筒状筒体,筒体内部分上、中、下三层。上部为氰化层27,在该层中设有矿浆导管30和空气导管29,在该层顶部靠近边缘处,设有带开关的压力表23,底部设有短竖导管25。由于矿浆导管易损,用法兰28固定在筒壁上,可随时更换。在矿浆出口处,设有闸伐33;中部为上浸吸层26,上部设有隔炭板18,上部焊接在顶面上,一端与筒壁相接,另一端与筒壁之间留有空隙。在短竖管相对应方向,设有长竖导管10,在该导管的上部设有漏斗状滤罩20,滤罩上部钻有小孔,其外壁设有隔滤网21,隔滤网下部设有进炭孔,该管在近底面处,设有排砂孔13,该层筒外侧设有换网窗19和加炭管24,在该层下部靠近泵槽一侧,设有中放管31及其闸伐32,并与泵槽相通;下部与下浸吸层12,在靠近泵槽一侧,设有溢泵管9,连接法兰10,一端伸入浸吸筒内22,其上设有小孔,在管壁上设有隔滤网11,另一端设有闸伐7,并与泵榜相通。在该层下部高能排淤管8及其闸伐6,并与泵槽相通。在相对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备用排淤管及其闸伐15。
另外,在泵槽3中设有矿浆泵1及其支架2,矿浆下端的吸管隔栅5,在泵槽的下部设有排气管4。在空压机压缩空气出口处,设有气闸伐17。
将已调整好的矿浆注入泵槽3,待矿浆快满时,打开溢流管闸伐7,先启动空压机16,后启动矿浆泵1,各以0.3MP2的压力,通过压缩空气导管29和矿浆导管30,将压缩空气和矿浆从管口射入筒体上部的氰化层27。由于筒壁的阻挡,迫使压缩空气和矿浆产生折射,使空气和矿浆能够更均匀的混合,从而加速了氰化反应。氰化反应后,空气和矿浆经该层底部短竖导管25,注入筒体中部的上浸吸层26。空气和矿浆在注入该层时具有强烈的冲击作用,在管口周围形成向上翻腾的浊流。在空气的带动下,快速向上流动,并与飘浮在该层上部的活性炭混合,然后分布在隔炭板10两侧的空气和矿浆都向长竖导管14周围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活性炭有更多的机会吸附矿浆中的已溶金。浸吸反应后,空气和矿浆通过隔滤网21经长竖导管14,注入筒体下部的下浸吸层12。在该层由于长竖导管14较粗,冲击作用较弱,所以空气和矿浆注入该层后,就直接向溢流管9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活性炭再一次的吸附矿浆中的已溶金。再次浸吸反应后,矿浆经溢流管9返回示槽3,而空气经溢流管9注入泵槽3后,则从泵槽上部溢出。
活性炭因隔滤网11的阻挡,仍滞留在浸吸层26上部吸附矿浆中的已溶金。上浸吸层26上漂浮活性炭的厚度超过进炭孔时,可随空气和矿浆经长竖导管14,向下浸吸层12窜动。当下浸吸层12活性炭的载重量达到饱和程度时,可打开取炭管闸伐34(如图2所示)取出。整个提金过程是在压力和空气相助的条件下进行的。矿浆由泵槽3到浸吸筒22内,再从浸吸筒22内到泵槽3,经多次反复循环,即可达到快速提金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冲击式三层浸吸筒,其特征是在筒体内部分上、中、下三层,上部氰化层,中部为上浸吸层,下部为下浸吸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三层浸吸筒,其特征是在氰化层中设有两根彼此平行的长管及支架,上部是矿浆导管,下部是压缩空气导管,在该层顶部靠近边缘处,设有压力表,底部设有短竖导管。
3.根据权利要示1所述的冲击式三层浸吸筒,其特征是在上浸吸层的上部设有隔炭板,在短竖导管的相对方向,设有长竖导管,该导管的上部为漏斗状滤罩,滤罩上部设有两排小孔,其外壁设有隔滤网,隔滤网下部为进炭孔,在该层上部筒壁外侧设有回炭管和横网窗,在该层下部设有中放管及其闸伐,并与泵槽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三层浸吸筒,其特征是在下浸吸层的上部,设有溢流管,一端在浸吸筒内,其上设有许多小孔,在管壁上设有隔滤网,另一端设有闸伐,并与泵槽相通,在该层下部设有排淤管及其闸伐,并与泵槽相通,在相对的筒壁上设有备用排淤管及其闸伐。
专利摘要一种冲击式三层浸吸筒,本设备是一种适合中小型、在型和特大型黄金矿山使用的冲击式三层浸吸筒,由于在筒体上部设有氰化层,加速了氰化反应,在筒体中部和下部设有侵吸层,使矿浆中的已溶金能及时的被活性炭所吸附。因此,一次浸吸过程只需2-3小时,与现行各种搅拌式槽相比,可提高工效10部以上,该设备不仅适合炭浸法使用,而且也适合全泥氰化法和树脂矿浆法使用。
文档编号C22B3/04GK2780779SQ20052009499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9日
发明者刘谦善, 李培巩 申请人:刘谦善, 李培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