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道钢坯保温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02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辊道钢坯保温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轧钢生产辅助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轧钢厂辊道钢坯的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热轧硅钢及薄带钢时,钢坯在粗轧机组与精轧机组之间的辊道上停留的时间较长,散热严重,带钢钢坯头尾温差过大,造成轧制困难。在粗轧机组与精轧机组之间的辊道加设钢坯保温罩可以减少带钢钢坯头尾温差,降低钢坯出炉温度,提高带钢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并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
连铸坯保温罩(CN02239498.2),将钢板固定在框架上形成罩体,钢丝网固定在罩体内部,纤维毡设置在钢板与钢丝网之间,纤维毡在罩体内紧贴钢板,通过钢丝网贴在钢板上。将连铸坯保温罩制作成与运输连铸坯车体相匹配大小,罩住车体上的热装连铸坯。该保温罩虽结构简单,但保温效果差、保温罩的耐火材料不适宜于有水汽侵蚀的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保温效果、减小带钢钢坯头部和尾部的温差、消除钢坯水汽对保温材料的影响、提高带钢的质量、降低能耗、改善劳动环境的辊道钢坯保温罩。
为完成上述任务,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保温罩由活动保温罩和固定保温罩组成。活动保温罩的罩体用钢结构件焊接成断面为“L”型框架,“L”型框架由上部和右侧构成。上部和右侧的框架内分别填充有耐火材料,在耐火材料的内表面相应地固定有耐候钢钢板。活动保温罩通过罩体的联接座铰接在抬臂架上,抬臂架绕固定支点旋转。
固定保温罩的罩体亦由钢结构件焊接成断面为“L”型框架,“L”型框架由左侧和底部构成。在罩体的左侧框架内填充有耐火材料,耐候钢钢板固定在耐火材料的内表面上。罩体的底部框架设置在辊道之间,将普通钢板呈“V”型结构固定在罩体的底部框架上,普通钢板的厚度为20~40mm,材质为普通碳素钢。“V”型结构内固定有筋板,“V”型结构的底部有40~60mm间隙。“V”型结构及其筋板的上端略低于辊道的上表面。
在保温罩内腔三面的耐候钢钢板和罩体底部的“V”型结构内表面及其筋板表面喷涂高辐射陶瓷涂料。喷涂高辐射陶瓷涂料的工艺为先对保温罩内腔三面的耐候钢钢板和罩体底部的“V”型结构内表面及其筋板表面除垢除锈,再将涂料搅拌均匀后用0.4~0.6MPa的压力空气进行喷涂,涂层厚度为0.08~0.12mm;喷涂后自然干燥24小时即可。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尤其是耐候钢钢板的铺设,可有效地避免水汽对保温材料的侵蚀,提高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又由于在耐候钢钢板表面喷涂有高辐射陶瓷涂料,增强了保温罩的保温效果,缩小了带钢头部与尾部的温差。因此,本发明可提高带钢的质量,降低能耗,并能降低周围环境温度,改善工作条件。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固定保温罩[14]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描述本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保温罩由活动保温罩[2]和固定保温罩[14]组成,带钢[11]由辊道[9]带动从保温罩中通过。
活动保温罩[2]的罩体[6]用钢结构件焊接成断面为“L”型框架,“L”型框架由上部和右侧构成。上部和右侧的框架内分别填充有耐火材料[4]、[8],在耐火材料[4]、[8]的内表面相应地固定有耐候钢钢板[5]、[7]。活动保温罩[2]通过罩体[6]的联接座[3]铰接在抬臂架[1]上,抬臂架[1]绕固定支点旋转(开启或关闭)。
固定保温罩[14]的罩体[10]亦由钢结构件焊接成断面为“L”型框架,“L”型框架由左侧和底部构成。在罩体[10]的左侧框架内填充有耐火材料[13],耐候钢钢板[12]固定在耐火材料[13]的内表面上。罩体[10]的底部框架设置在辊道[9]之间,将普通钢板[15]呈“V”型结构固定在罩体[10]的底部框架上,“V”型结构内焊接有筋板[16],底部留有50mm的间隙用以排渣。“V”型结构及其筋板[16]的上部略低于辊道[9]的上表面。
在保温罩内腔三面的耐候钢钢板[5]、[7]、[12]和罩体[10]底部的“V”型结构内表面及其筋板[16]表面喷涂高辐射陶瓷涂料。喷涂高辐射陶瓷涂料的工艺为先对保温罩内腔三面的耐候钢钢板[5]、[7]、[12]和罩体[10]底部的“V”型结构内表面及其筋板[16]表面除垢、除锈,再将涂料搅拌均匀后用0.4~0.6MPa的压力空气进行喷涂,涂层厚度为0.08~0.12mm;喷涂后自然干燥24小时即可。
带钢[11]携带的水汽由于耐候钢板[5]、[7]、[12]的阻挡不会对耐火材料产生影响。而且当粗轧机组出现废钢坯时,抬臂架[1]带动活动保温罩[2]向上旋转100度翻开,处于开启状态,可以方便地将废钢坯推出。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铺设了耐候钢钢板[5]、[7]、[12],可有效地避免水汽对耐火材料[4]、[8]、[13]的侵蚀,提高了耐火材料[4]、[8]、[13]的使用寿命;又由于在耐候钢钢板[5]、[7]、[12]表面喷涂有高辐射陶瓷涂料,增强了保温罩的保温效果,缩小了带钢头部与尾部的温差。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
可提高带钢的质量,降低能耗,并能降低周围环境温度,改善工作条件。
权利要求
1.一种辊道钢坯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罩由活动保温罩[2]和固定保温罩[14]组成;活动保温罩[2]的罩体[6]用钢结构件焊接成断面为“L”型框架,“L”型框架由上部和右侧构成,上部和右侧的框架内分别填充有耐火材料[4]、[8],在耐火材料[4]、[8]的内表面相应地固定有耐候钢钢板[5]、[7],活动保温罩[2]通过罩体[6]的联接座[3]铰接在抬臂架[1]上,抬臂架[1]绕固定支点旋转;固定保温罩[14]的罩体[10]亦由钢结构件焊接成断面为“L”型框架,“L”型框架由左侧和底部构成,在罩体[10]的左侧框架内填充有耐火材料[13],耐候钢钢板[12]固定在耐火材料[13]的内表面上,罩体[10]的底部框架设置在辊道[9]之间,将普通钢板[15]呈“V”型结构固定在罩体[10]的底部框架上,“V”型结构内固定有筋板[16],“V”型结构及其筋板[16]的上部略低于辊道[9]的上表面;在保温罩内腔三面的耐候钢钢板[5]、[7]、[12]和罩体[10]底部的“V”型结构内表面及其筋板[16]表面喷涂高辐射陶瓷涂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钢坯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涂高辐射陶瓷涂料的工艺为先对保温罩内腔三面的耐候钢钢板[5]、[7]、[12]和罩体[10]底部的“V”型结构内表面及其筋板[16]表面除垢、除锈,再将涂料搅拌均匀后用0.4~0.6MPa的压力空气进行喷涂,涂层厚度为0.08~0.12mm;喷涂后自然干燥2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钢坯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普通钢板[15]的厚度为20~40mm,材质为普通碳素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钢坯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型结构的底部有40~60mm间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钢厂辊道钢坯的保温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保温罩由活动保温罩[2]和固定保温罩[14]组成;活动保温罩[2]的罩体[6]内分别填充有耐火材料[4]、[8],在耐火材料[4]、[8]的内表面相应地固定有耐候钢钢板[5]、[7]。固定保温罩[14]的罩体[10]左侧框架内填充有耐火材料[13],耐候钢钢板[12]固定在耐火材料[13]的内表面上,罩体[10]的底部框架设置在辊道[9]之间,将普通钢板[15]呈“V”型结构固定在罩体[10]的底部框架上。在保温罩内腔三面的耐候钢钢板[5]、[7]、[12]和罩体[10]底部的“V”型结构内表面及其筋板[16]表面喷涂高辐射陶瓷涂料。本发明可避免水汽对保温材料的侵蚀,缩小带钢头部与尾部的温差,提高带钢的质量,降低能耗,改善工作条件。
文档编号B22D11/12GK1911547SQ20061002004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4日
发明者李友荣, 张鹏, 刘安中, 肖涵, 朱瑞荪, 王志刚, 吕勇, 侯澍旻 申请人:武汉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