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25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钽、铌、铝等阀金属表面,在常温下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致密 的氧化膜,这种氧化膜具有阻止本体金属的进一步氧化的保护作用,生成这种 致密氧化膜的过程叫做钝化。钝化过程只宜在常温下条件下进行,温度升高时, 阀金属与氧气反应的产物逐渐去致密化,对本体金属保护作用变差。温度越高, 保护性越差。对于很细的高比容钽粉,在真空热处理或镁处理降氧后,钽粉表 面活性很高,而且其比表面积很大,出炉时一旦骤然暴露于空气之中,反应热 来不及散失,热量积累造成温度升高,轻则物料增氧,重则起火燃烧。为此, 缓慢充气十分必要。理想的充气速度模式应该是慢速一中速一快速,持续时 间应12小时以上。由于时间长、速度慢,反应热不会积累引起高温,钽粉被钝 化,达到抑制增氧的目的。传统的充气方法采用的是手工间隙式充气或流量计 充气方式,前者有热量的间隙式积累,后者的速度模式与理想模式相反,二者 工艺重现性差,充气过程为不连续的跳跃式,物料增氧在所难免,并且二者都 必须人工看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充气装置,具有理想的充气速度 模式,充气均匀、压力脉动小,适合各种真空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充气装置,包括与气源相接的补气阀、多段连接气管和 电气控制箱,其特征在于在补气阀和待充气真空容器间还设置有充气罐、节
流阀、充气阀和连通阀,真空泵与待充气真空容器直接相接;所述补气阀一端 连接在充气罐的进气口;节流阀与充气罐的出气口相接后再与充气阀串接;连 通阀与充气罐的出气口相接后,与充气阀一同并接在待充气容器进气口;所述 电气控制箱包括对充气过程进行控制的可编程控制器、检测充气罐的压力并传 送到可编程控制器从而控制连通阀动作的第一绝压变送器、检测待充气容器的 压力并传送到可编程控制器从而控制充气阀动作的第二绝压变送器。
当采用瓶装气源时,在气源与补气阀之间设置减压阀。
作为改进,在待充气真空容器前还可设置缓冲罐,此时连通阀与充气罐的 出气口相接后,与充气阀一同并接在缓冲罐的进气口;真空泵接在缓冲罐的进 气口与充气阀、连通阀并接处之间;缓冲罐的出气口与待充气容器相接;所述 第二绝压变送器检测缓冲罐的压力并传送到可编程控制器从而控制充气阀的动 作。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组成件均安装在一个可移动的小车上。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充气方法的缺点,可按理想的充气速度模式实现自
动充气,且充气均匀、压力脉动小,适合各种真空容器;当组成件均安装在可
移动的小车上时,本装置不受待充气真空容器安装位置的影响,可一台装置配
合多个待充气真空容器使用,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充气装置包括与气源相接的补气阀1、多段 连接气管2和电气控制箱3,在补气阀1和待充气真空容器4间还设置有充气罐 5、节流阀6、充气阀7、连通阀8和真空泵15。补气阀1 一端连接在充气罐5
的进气口;节流阀6与充气罐5的一个出气口相接后再与充气阀7串接;连通
阀8与充气罐5的另一个出气口相接,或与前述同一个出气口相接,然后与充 气阀7—同并接在待充气真空容器4的进气口。当没有设置缓冲罐13时,真空 泵15直接接在待充气真空容器4上;当设置缓冲罐13时,真空泵15接在缓冲 罐13的进气口与充气阀7、连通阀8并接处之间,实现对缓冲罐13的抽真空。 电气控制箱3包括可编程控制器9、第一绝压变送器10和第二绝压变送器11 , 第一绝压变送器10检测充气罐5的压力并传送到可编程控制器9从而控制连通 阔8的动作,第二绝压变送器11检测待充气真空容器4的压力并传送到可编程 控制器9从而控制充气阀7的动作,即可编程控制器9对充气过程进行控制。
接上电源,可编程控制器9控制启动连通阀8,真空泵15开始抽真空。由 于此时待充气真空容器4、充气罐5通过连接气管2和连通电磁阀8连成一体, 待充气真空容器4和充气罐5被一同抽真空。当第一绝压变送器10检测到充气 罐5压力达到设置上限时,可编程控制器9控制连通阀8自动关闭,充气罐5 被停止抽真空,待充气真空容器4继续抽真空直到达到设定的充气程序起点值 时,停止抽真空,此时整个充气装置处于待机状态,启动程序曲线即可进入充 气工作状态。充气时,充气罐5内的气体经节流阀6减速后,通过充气阀7注 入待充气真空容器4,第二绝压变送器11检测待充气真空容器4的压力值并传 送到可编程控制器9来控制充气阀7的动作,从而实现了对待充气真空容器4 自动控制充气目的。
充气过程中,当充气罐5内压力下降至设计下限值时,可编程控制器9自 动控制补气阀1进行补气,以维持充气罐5与待充气真空容器4之间的压差在 设定范围内。
气源可以是空气、压縮空气、氮气或氧气等非腐蚀性永久气体。当气源为 瓶装气源时,气源与补气阀1之间设置有减压阀12,以降低气瓶高压,满足补 气阀l可开启的低压状态。
作为改进,在待充气真空容器4前还可设置缓冲罐13,此时连通阀8与充 气罐5的出气口相接后,与充气阀7—同并接在缓冲罐13的进气口;缓冲罐13 的出气口与待充气真空容器4相接;第二绝压变送器11检测缓冲罐13的压力 并传送到可编程控制器9从而控制充气阀7的动作。
充气过程由绝压变送器进行压力检测、可编程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可以方 便地实现"慢速一中速一快速"的理想充气速度模式,且自动充气均匀、压力 脉动小,适合各种真空容器。
由于缓冲罐13与待充气真空容器4相通,代替待充气真空容器4提供压力 信息反馈,实际上控制对缓冲罐13的自动充气即实现对待充气真空容器4的自 动控制充气,并使除待充气真空容器4外的其他所有组成件均可安装在一个可 移动的小车上,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充气装置不受待充气真空容器4安装 位置的影响,可实现一台自动充气装置配合多个待充气真空容器4的使用,具 有机动、灵活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充气装置,包括与气源相接的补气阀(1)、多段连接气管(2)和电气控制箱(3),其特征在于在补气阀(1)和待充气真空容器(4)间还设置有充气罐(5)、节流阀(6)、充气阀(7)和连通阀(8),真空泵(15)与待充气真空容器(4)直接相接;所述补气阀(1)一端连接在充气罐(5)的进气口;节流阀(6)与充气罐(5)的出气口相接后再与充气阀(7)串接;连通阀(8)与充气罐(5)的出气口相接后,与充气阀(7)一同并接在待充气真空容器(4)进气口;所述电气控制箱(3)包括对充气过程进行控制的可编程控制器(9)、检测充气罐(5)的压力并传送到可编程控制器(9)从而控制连通阀(8)动作的第一绝压变送器(10)、检测待充气真空容器(4)的压力并传送到可编程控制器(9)从而控制充气阀(7)动作的第二绝压变送器(11)。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为瓶装气源 时,气源与补气阀(1)之间设置有减压阀(12)。
3、 一种自动充气装置,包括与气源相接的补气阀(l)、多段连接气管(2)和电 气控制箱(3),其特征在于在补气阀(1)和待充气真空容器(4)间设置有充气罐(5)、 节流阀(6)、充气阀(7)、连通阀(8)、真空泵(15)和缓冲罐(13);所述补气阀(1) 一端连接在充气罐(5)的进气口;节流阀(6)与充气罐(5)的出气口相接后再与充气 阀(7)串接;连通阀(8)与充气罐(5)的出气口相接后,与充气阀(7)—同并接在缓冲 罐(13)的进气口;所述真空泵(15)接在缓冲罐(13)的进气口与充气阀(7)、 连通阀(8)并接处之间;所述缓冲罐(13)的出气口与待充气真空容器(4)相接; 所述电气控制箱(3)包括对充气过程进行控制的可编程控制器(9)、检测充气罐(5) 的压力并传送到可编程控制器(9)从而控制连通阀(8)动作的第一绝压变送器(10) 、检测缓冲罐(13)的压力并传送到可编程控制器(9)从而控制充气阀(7)动作的 第二绝压变送器(ll)。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件均安装在 一个可移动的小车上。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为瓶装气源 时,气源与补气阀(1)之间设置有减压阀(12)。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为瓶装气源 时,气源与补气阀(1)之间设置有减压阀(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充气装置,包括补气阀、连接气管和电气控制箱,在补气阀和待充气真空容器间还设置有充气罐、节流阀、充气阀和连通阀;电气控制箱包括控制充气过程的可编程控制器、检测充气罐和待充气容器的压力并传送到可编程控制器从而控制连通阀和充气阀动作的第一和第二绝压变送器;作为改进,在待充气真空容器前还可设置缓冲罐;第二绝压变送器检测缓冲罐的压力并传送到可编程控制器从而控制充气阀的动作;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组成件均安装在一个可移动的小车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理想的充气速度模式,充气均匀、压力脉动小,适合各种真空容器的充气。
文档编号C23C8/10GK201046985SQ20062005292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4日
发明者王时光, 雷龙玉 申请人: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