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米精度双面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76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微米精度双面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机床,尤其是涉及一种平面磨机床。
背景技术
现有滚剪刀刀片一般采用平面磨床或圆台磨床来磨削,刀片的表面光
洁度只能达到V10-V12,同时由于受磨床本身精度的限制,加工精度只能 控制在0.005mm,磨削后的刀片的平行度、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较差,不能 满足刀片使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超微米精度双面研磨机,能大大地提高 滚剪刀刀片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精度可达0.001mm,表面光洁度可达 ▽14,即表面粗糙度可达,,获得极高的加工质量,所生产的刀片完全可 以替代进口刀片,满足用户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一种超微米精度双面研磨机,由 机座、立柱、转臂组成,机座为箱体结构,在机座的右侧上平面上安装空 腔的立柱,在立柱的圆柱形上端段上用主轴套滑装转臂,在立柱和转臂之 间安装锁止定位手柄,旋松锁止定位手柄,可按需推转转臂,旋紧锁止定 位手柄,将转臂锁止并定位在立柱上,其特征是在转臂的左端段上开设竖 向的轴孔,在轴孔中安装左轴套,在左轴套内滑装液压油缸的油缸体,而 在转臂的左段的上方安装Z形支架板,将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端固装 在Z形支架板的上平板上,在油缸体的底部安装调整螺母,在调整螺母中 配装带手柄的调整螺杆,在调整螺杆上配装带手柄的锁止螺母,在调整螺 杆的下端段上固装球铰链,在球铰链座上安装上研磨盘,此外,在机座内 腔的右侧安装电动机I,在立柱的空腔中安装液压油泵,在立柱的右外侧 安装液压油箱和三位液控阀,电动机I和液压油泵之间安装皮带传动副, 液压油箱、液压油泵、三位液控阀和液压油缸之间均分别用液压油管对应 接通;除此之外,在液压油缸的油缸体的底平面的右侧安装挂板,而在转 臂上钻孔安装带手柄的挂钩,这样一来,上研磨盘的升、降由液压系统控 制,采用固定活塞杆而让油缸体上、下运动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升降机构 的刚性和稳定性,上研磨盘的上升由压力油推动、而其下降则靠油缸回油
和上研磨盘的自身重量来完成,上研磨盘落下的位置可通过调整螺杆进行 调节,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工件及补偿由于上、下研磨盘磨损变薄后的位置 变化;在提升机构上特别设置了安全挂钩,当上研磨盘提升到一定高度时,
挂钩钩住挂板,挂钩可将上研磨盘挂住,以免由于某些不可预见的原因造
成上研磨盘突然落下而引发事故;提升机构的液压油缸由齿轮液压油泵供 油,并通过三位液控阀进行控制,当上研磨盘落下并开始工件时可将操作 杆调到空档位置,此时三位液控阀将油路封闭并将油泵压力油的出口直接 接通回油,故可不必关停液压油泵的电动机I ,在上研磨盘提升或下降过 程中,均可通过操作杆进行点动;此外,在机座的左侧上平面上安装下研 磨盘的带中心通孔的T形的盘底座,在盘底座的上平面内安装平面轴承, 在此平面轴承上安装下研磨盘,并使上、下研磨盘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在 下研磨盘的上方安装拨盘,拨盘上开设刀片的定位孔,在各定位孔中安放 刀片,在T形盘底座的竖段内用轴承安装空心轴管,在此空心轴管内又用 轴承安装拨盘传动轴,空心轴管的上端与下研磨盘相固装而连接,在拨盘 传动轴的上端段开设直槽,在拨盘传动轴的下端上开设十字槽,拨盘传动 轴与拨盘之间以V形滑块相连接,使拨盘旋转的同时存在一个偏摆量,在 机座内腔的左部安装电动机II和蜗轮蜗杆二级变速箱,电动机II和蜗杆之 间安装皮带传动副传动,该蜗轮蜗杆二级变速箱是同轴线双输出轴变速箱, 在蜗轮输出轴的上、下两端段上装有两个不同齿数的上齿轮和下齿轮,而 在此变速箱内腔中,位于蜗轮轴的右侧,用轴承安装上段带齿轮的输出套 管,此输出套管的上端段外伸出变速箱壳体,在输出套管的伸出端上安装 联轴节与空心轴管的下端相连接,动力传动后驱动下研磨盘旋转;在输出 套管的内腔中又用轴承安装下段带齿轮的输出实心轴,输出实心轴的上端 安装十字滑块与拨盘传动轴下端的十字槽相连接,当传动后,就驱动拨盘 旋转,蜗轮输出轴上的上齿轮与输出套管上的齿轮啮合,蜗轮输出轴上的 下齿轮与输出实心轴上的齿轮啮合,当电动机II工作时,电动机II通过皮 带轮将运动输入到蜗杆轴上,通过蜗轮二级减速,而蜗轮输出轴上装有两 个不同齿数的齿轮,它们分别与输出套管上的齿轮和输出实心轴上的齿轮 相啮合,从而在同一输出轴线上实现两种不同的输出转速,当三角皮带传 动时,输出套管上输出转速为84转/分,而输出实心轴的输出转速为38转
/分;双面研磨机工作时,被研磨的一组刀片夹于上、下研磨盘之间并放置
在圆形拨盘的各定位孔内,研磨时下研磨盘旋转,上研磨盘不旋转而由球 铰链定中心并以自然状态压在刀片上,拨盘的定位中心可以调节,它和下 研磨盘的旋转中心有一个偏心距,从而带动拨盘作摆动,在研磨过程中, 刀片在上、下研磨盘之间将产生三种运动1、刀片在拨盘的各定位孔内自 转;2、刀片围绕下研磨盘的旋转中心作公转;3、刀片在拨盘偏心的带动 下作摆动,由于刀片的公转方向和下研磨盘旋转方向一致且速度约为其一 半,故刀片的上、下表面与上、下研磨盘之间的相对研磨速度基本一致, 其研磨效果也大致相同,由于刀片的自转和摆动,就使刀片各部位在整个 上、下研磨盘上不断变动相对位置,从而使刀片表面研磨得更均匀,在研 磨过程中多次翻转刀片反复研磨,即可使刀片获得极高的综合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微米精度双面研磨机,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 大大地提高了滚剪刀刀片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获得极高的加工质量, 替代进口刀片而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的超微米精度双面研磨机作进 一步说明。 附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超微米精度双面研磨机的带局部剖的主视 示意图。
图l中1、机座2、电动机I3、电动机II 4、液压油箱5、三 位液控阀6、立柱7、转臂8、支架板9、活塞杆10、挂钩11、 油缸体12、挂板13、调整螺母14、调整螺杆15、锁紧螺母16、 球铰链17、上研磨盘18、拨盘19、下研磨盘20、盘底座21、拨 盘传动轴22、空心轴管23、输出实心轴24、输出套管25、蜗 杆26、变速箱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l中可以看出 一种超微米精度双面研磨机,由机座l、立柱6、
转臂7组成,机座1为箱体结构,在机座1的右侧上平面上安装空腔的立 柱6,在立柱6的圆柱形上端段上用主轴套滑装转臂7,在立柱6和转臂7 之间安装锁止定位手柄,旋松锁止定位手柄,可按需推转转臂7,旋紧锁止 定位手柄,将转臂7锁止并定位在立柱6上,其特征是在转臂7的左端段 上开设竖向的轴孔,在轴孔中安装左轴套,在左轴套内滑装液压油缸的油 缸体ll,而在转臂7的左段的上方安装Z形支架板8,将液压油缸的活塞
杆9的伸出端固装在Z形支架板8的上平板上,在油缸体ll的底部安装调 整螺母13,在调整螺母13中配装带手柄的调整螺杆14,在调整螺杆14上 配装带手柄的锁紧螺母15,在调整螺杆14的下端段上固装球铰链16,在 球铰链16的底座上安装上研磨盘17,此外,在机座1内腔的右侧安装电动 机12,在立柱6的空腔中安装液压油泵,在立柱6的右外侧安装液压油箱 4和三位液控阀5,电动机I2和液压油泵之间安装皮带传动副,液压油箱 4、液压油泵、三位液控阀5和液压油缸之间均分别用液压油管对应接通(图 中未画出);除此之外,在液压油缸的油缸体11的底平面右侧安装挂板12, 而在转臂7上对应钻孔安装带手柄的挂钩10,这样一来,上研磨盘17的升、 降由液压系统控制,采用固定活塞杆9而让油缸体11上、下运动的方式有 效地提高了升降机构的刚性和稳定性,上研磨盘17的上升由液压油推动、 而其下降则靠液压油缸回油和上研磨盘17的自身重量来完成,上研磨盘17 落下的位置可通过调整螺杆14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工件及补偿由 于上、下研磨盘17、 19磨损变薄后的位置变化;在提升机构上特别设置了 安全挂钩IO,当上研磨盘17提升到一定高度时,挂钩10钩住挂板12,挂 钩10可将上研磨盘17挂住,以免由于某些不可预见的原因造成上研磨盘 17突然落下而引发事故;提升机构的液压油缸由齿轮液压油泵供油,并通 过三位液控阀5进行控制,当上研磨盘17落下并开始工件时可将操作杆调 到空档位置,此时三位液控阀5将油路封闭并将油泵压力油的出口直接接 通回油,故可不必关停液压油泵的电动机I2,在上研磨盘17提升或下降 过程中,均可通过操作杆进行点动;此外,在机座1的左部上平面上安装 下研磨盘19的带中心通孔的T形的盘底座20,在盘底座20的上平面内安 装平面轴承,在此平面轴承上安装下研磨盘19,并使上、下研磨盘17、 19 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在下研磨盘19的上方安装拨盘18,拨盘18上开设刀 片的定位孔,在各定位孔中安放刀片,在T形的盘底座20的竖段内用轴承 安装空心轴管22,在此空心轴管22内又用轴承安装拨盘传动轴21,空心 轴管22的上端与下研磨盘19相固装而连接,在拨盘传动轴21的上端段开 设直槽,在拨盘传动轴21的下端上开设十字槽,拨盘传动轴21的上端段 与拨盘18之间以V形滑块相连接,使拨盘18旋转的同时存在一个偏摆量, 在机座1内腔的左部安装电动机I13和蜗轮蜗杆二级变速箱26,电动机I13 和蜗杆25之间安装皮带传动副传动,该蜗轮蜗杆二级变速箱26是同轴线
双输出轴变速箱,在蜗轮输出轴的上、下两端段上装有两个不同齿数的上
齿轮和下齿轮,而在此变速箱26内腔中,位于蜗轮轴的右侧,用轴承安装 上段带齿轮的输出套管24,此输出套管24的上端段外伸出变速箱26的壳 体,在输出套管24的伸出端上安装联轴节与空心轴管22的下端相连接, 动力传动后驱动下研磨盘19旋转;在输出套管24的内腔中又用轴承安装 下段带齿轮的输出实心轴23,输出实心轴23的上端安装十字滑块与拨盘传 动轴21下端的十字槽相连接,当传动后,就驱动拨盘18旋转,蜗轮输出 轴上的上齿轮与输出套管24上的齿轮啮合,蜗轮输出轴上的下齿轮与输出 实心轴23上的齿轮啮合,当电动机II3工作时,电动机II3通过皮带轮将 运动输入到蜗杆25的轴上,通过蜗轮减速,而蜗轮输出轴上装有两个不同 齿数的齿轮,它们分别与输出套管24上的齿轮和输出实心轴23上的齿轮 相啮合,从而在同一输出轴线上实现两种不同的输出转速,当三角皮带传 动时,输出套管24上输出转速为84转/分,而输出实心轴23的输出转速 为38转/分;双面研磨机工作时,被研磨的一组刀片夹于上、下研磨盘17、 19之间并放置在圆形拨盘18的各定位孔内,研磨时下研磨盘19旋转,上 研磨盘17不旋转而由球铰链16定中心并以自然状态压在刀片上,拨盘18 的定位中心可以调节,它和下研磨盘19的旋转中心有一个偏心距,从而带 动拨盘18作摆动,在研磨过程中,刀片在上、下研磨盘17、 19之间将产 生三种运动1、刀片在拨盘18的各定位孔内自转;2、刀片围绕下研磨盘 19的旋转中心作公转;3、刀片在拨盘18偏心的带动下作摆动,由于刀片 的公转方向和下研磨盘19旋转方向一致且速度约为其一半,故刀片的上、 下表面与上、下研磨盘17、 19之间的相对研磨速度基本一致,其研磨效果 也大致相同,由于刀片的自转和摆动,就使刀片各部位在整个上、下研磨 盘17、 19上不断变动相对位置,从而使刀片表面研磨得更均匀,在研磨过 程中多次翻转刀片反复研磨,即可使刀片获得极高的综合精度。
权利要求1、一种超微米精度双面研磨机,由机座(1)、立柱(6)、转臂(7)组成,其特征是a、在转臂(7)的左端段上开设竖向的轴孔,在轴孔中安装左轴套,在左轴套内滑装液压油缸的油缸体(11),而在转臂(7)的左段的上方安装Z形支架板(8),将液压油缸的活塞杆(9)的伸出端固装在Z形支架板(8)的上平板上;b、在油缸体(11)的底部安装调整螺母(13),在调整螺母(13)中配装带手柄的调整螺杆(14),在调整螺杆(14)上配装带手柄的锁紧螺母(15),在调整螺杆(14)的下端段上固装球铰链(16),在球铰链(16)的底座上安装上研磨盘(17);c、在机座(1)内腔的右侧安装电动机I(2),在立柱(6)的空腔中安装液压油泵,在立柱(6)的右外侧安装液压油箱(4)和三位液控阀(5),电动机I(2)和液压油泵之间安装皮带传动副,液压油箱(4)、液压油泵、三位液控阀(5)和液压油缸之间均分别用液压油管对应接通;d、在液压油缸的油缸体(11)的底平面右侧安装挂板(12),而在转臂(7)上对应钻孔安装带手柄的挂钩(10);e、在机座(1)的左部上平面上安装下研磨盘(19)的带中心通孔的T形的盘底座(20),在盘底座(20)的上平面内安装平面轴承,在此平面轴承上安装下研磨盘(19),并使上、下研磨盘(17)、(19)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在下研磨盘(19)的上方安装拨盘(18),拨盘(18)上开设刀片的定位孔,在T形的盘底座(20)的竖段内用轴承安装空心轴管(22),在此空心轴管(22)内又用轴承安装拨盘传动轴(2 1),空心轴管(22)的上端与下研磨盘(19)相固装而连接,在拨盘传动轴(21)的上端段开设直槽,在拨盘传动轴(21)的下端上开设十字槽,拨盘传动轴(21)的上端段与拨盘(18)之间以V形滑块相连接;f、在机座(1)内腔的左部安装电动机II(3)和蜗轮蜗杆二级变速箱(26),电动机II(3)和蜗杆(25)之间安装皮带传动副,该蜗轮蜗杆二级变速箱(26)是同轴线双输出轴变速箱,在蜗轮输出轴的上、下两端段上装有两个不同齿数的上齿轮和下齿轮,而在变速箱(26)内腔中,位于蜗轮轴的右侧,用轴承安装上段带齿轮的输出套管(24),此输出套管(24)的上端段外伸出变速箱(26)的壳体,在输出套管(24)的伸出端上安装联轴节与空心轴管(22)的下端相连接,在输出套管(24)的内腔中又用轴承安装下段带齿轮的输出实心轴(23),输出实心轴(23)的上端安装十字滑块与拨盘传动轴(21)下端的十字槽相连接,蜗轮输出轴上的上齿轮与输出套管(24)上的齿轮啮合,蜗轮输出轴上的下齿轮与输出实心轴(23)上的齿轮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微米精度双面研磨机,属机床,其特征是在转臂左端的轴孔中滑装液压油缸的油缸体,将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固装在Z形支架板上,在油缸体的底部安装调整螺母,在调整螺母中配装带手柄的调整螺杆,在调整螺杆上配装带手柄的锁止螺母,在调整螺杆的下端段上固装球铰链,在球铰链座上安装上研磨盘,在机座的左部安装盘底座,在盘底座上安装下研磨盘,在下研磨盘的上方安装开设刀片定位孔的拨盘,在机座内腔的左部安装电动机II和同轴线双输出轴的蜗轮蜗杆二级变速箱,动力传动后驱动下研磨盘和拨盘旋转从而使刀片表面反复研磨,获得极高的综合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获得极高的加工质量,替代进口刀片而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4B3/52GK201009129SQ20072003447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3日
发明者陶贵勇 申请人:安徽华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