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能盛桶底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888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产能盛桶底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冶金容器(metallurgicalvessel)的耐火内衬(refractorylining),特别是用于此种容器的底衬(bottomlining)。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处理融熔钢(moltensteel)的盛桶(ladle)上,其细节将详叙于下文中。此外,本发明当然亦适用于其它种类的处理融熔钢的冶金容器。
背景技术
:炼钢过程中,会将融熔钢自炼钢炉注入盛桶,而通常会有些许残留的炉渣一并进入盛桶。这些融熔钢可能会在盛桶中继续进行精炼,并加入各种造渣剂(slag-formingconstituent)以促进精炼程序,在此情形下,盛桶中的融熔钢上通常会浮有一层炉渣。融熔钢一般而言是经由盛桶底部的座砖(wellblock)排出,且利用滑动闸(slidegate)或堵塞杆(sto卯errod)开启融熔钢离开盛桶所经过的通道。在此过程中,炉渣颗粒可能夹带在融熔钢排出盛桶的流道中,此夹带现象可能是因为座砖附近的涡流或漩涡所导致。当盛桶内的融熔钢高度低于某一临界值时,便会产生此种涡流,且即便没有涡流,盛桶内的融熔钢高度终究会下降至使炉渣直接进入离幵盛桶的融熔钢流中的水位。这些炉渣颗粒便造成液态金属的污染,进而影响钢铁的质量。为了避免钢铁遭炉渣污染,通常在盛桶内的液态金属高度下降至可能会有炉渣挟带进入的水位前,便终止铸造程序(casting),此举使得某部分的液态金属留在盛桶内,这些残留液态金属则代表着产能的流失,一般称之为「产能减损(decreaseinyield)」。为增加产能,钢铁制造者便致力于在停止铸造前尽可能地降低盛桶内的融熔钢高度。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乃提供一种盛桶底部结构,可提高制钢盛桶所得到的无炉渣钢铁产能,并有效抑制炉渣污染融熔钢流。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提供的,是一种使用于冶金容器的耐火底部,其所包含的底衬具有上表面与底表面,此底表面覆盖冶金容器的底部,而上表面则包含多个离散的区段,分别为最上方区段、中间区段以及最下方区段。每一个区段的上表面的高度并不相同,致使最上方区段的高度最高、中间区段的高度次之,且最下方区段的高度最低。最上方区段、中间区段以及最下方区段的上表面构成一列接续阶梯区段,以定义一个自最上方区段至最下方区段的阶梯状路径,其中每一个上表面的接续区段均低于先前的区段。延伸穿过底衬的最下方区段的开口,能够让融瑢金属自冶金容器排出。此外,本发明亦提供一种使用于冶金容器的耐火底部,其所包含的底衬的上表面具有最上方区段、中间区段以及最下方区段,共同定义一个自最上方区段至最下方区段的路径,其中路径包含接续的阶梯区段,每一个阶梯区段均定义路径中的一个台阶,且每一个接续台阶均低于先前的台阶。延伸穿过底衬的最下方区段的开口,让融熔金属自冶金容器排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于炼钢程序中的盛桶的耐火底衬。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一种耐火底衬,能够在融熔金属排出盛桶时,帮助其流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底衬,能够在融熔金属排出盛桶时,使夹带在融熔金属内的炉渣量降到最小。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底衬,能够在融熔金属排出盛桶时,将炉渣留在底衬的区段上。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底衬,能够在融熔金属停止排出时,降低残留在盛桶内的融熔金属量。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底衬,能够使更多不含炉渣的融熔金属排出盛桶,进而提高融熔金属的产量。本发明以上及其它优点,可够过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连同附图与权利要求书的说明,而明白彰显。图1为处理融熔金属的盛桶的恻边截面图,所呈现者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盛桶的底衬。图2为沿着图1中直线2-2的截面图。图3呈现图1与图2中所呈现的底衬。图4为沿着图3中直线4-4的截面图,呈现底衬的横截面。图5呈现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中的底衬。图6呈现本发明第三个实施方式中的底衬。图7为沿着图6中直线6-6的截面图,呈现底衬的横截面。图8呈现本发明第四个实施方式中的底衬。图9为沿着图8中直线9-9的截面图,呈现底衬的横截面。图IO呈现本发明第五个实施方式中的底衬。图11为沿着图10中直线11-11的截面图,呈现底衬的横截面。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附图仅用以说明各个具体的实施方式,而非作为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本发明大致上是关于冶金容器的耐火内衬,且特别适用于处理融熔金属的盛钢桶,以下将会有详细的说明。此外,应可理解为本发明非仅局限于盛钢桶,而亦可适用于他种处理融熔金属的冶金容器中的内衬。图l呈现的盛钢桶(steelladle)10通常包含外部金属壳12,此外部金属壳(shell)12具有杯状的底部(bottom)14以及稍呈圆锥形的墙体(wall)16。耐火内衬(refractorylining)22包含两层耐火砖(refractorybricks)24,沿着侧边墙体16的内部表面配置。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耐火砖24的耐火内衬22沿着整个墙体侧边而自底部14延伸至盛桶10的开口上端。底衬30(如图3所示)配置于金属壳12的底部14上,且底衬30基本上是以耐火材料构成,具体而言,底衬30可由耐火浇铸料(castable)、耐火砖或两者的组合所构成。底衬30是置于外壳12的底部上,并覆盖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底衬30大致上为椭圆形,并具有下表面38,此下表面38的尺寸则与外壳12的椭圆型底部14相配合。如图3所示,位于底衬30边缘的V型槽34可用于将底衬30固定于盛桶10,其细节将详叙于以下的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3,其中呈现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底衬30,底衬30的上部是由离散的区段所构成,在附图所呈现的实施方式中,底衬30是由最上方区段42、六个中间区段44、46、48、52、54、56以及最下方区段58所构成,这些区段基本上每一个均呈扇形状,并且以点「A」为中心延伸配置,如同图2所示。开口59则延伸穿过底衬30中定义最下方区段58的部分。最上方区段42具有上表面42a、中间区段44具有上表面44a、中间区段46具有上表面46a,并以此类推。表面42a、44a、46a、48a、52a、54a、56a、58a是以高度离散的方式配置,并且共同组成底衬30的上表面36。在此实施方式中,当盛桶lO处于正常运作方位时,表面42a、44a、46a、48a、52a、54a、56a、58a均为水平并且互相平行。表面42a的高度高于表面44a、46a、48a、52a、54a、56a、58a,而表面44a、46a、48a、52a、54a、56a、58a的高度亦个别不同,且表面44a高于46a、表面46a高于表面48a,并依此类推至表面56a,使表面56a的高度低于表面44a、46a、48a、52a、54a,而表面58a的高度又低于表面56a。表面44a、46a、48a、52a、54a、56a、58a的配置方式将形成一列接续的台阶,由表面42a向下经过表面44a、46a、48a、52a、54a、56a终至表面58a。在此实施方式中,底衬30是通过使用单一铸模(未呈现于附图)或者使用现有的方式(未呈现于附图)以铸造区段42、44、46、48、52、54、56、58所制成。就使用单一铸模来制造底衬30而言,铸模的底部应符合于上表面36,在此情形下,当耐火材料注入铸模时,底衬30的上表面将形成于铸模的底部。接着将底衬30自铸模底部移去,使底衬30的上表面36朝上。对于使用现有方式制造底衬30的方法而言,最下方区段58乃最早形成,并接着用现有的方式协助制造底衬30的其余区段42、44、46、48、52、54、56,且由中间区段56开始,接着为中间区段54,并以此类推。用于制造底衬30的耐火材料的选择,基本上是基于底衬30所预期的工作特性以及效能参数。各种高温耐火浇注料应用在本发明中均有其优点,在底衬30为整体式耐火平板的实施方式中,可采用北美耐火材公司(NorthAmericanRefractoriesCo.)所制造贩卖的低水份高铝浇注料,其商品名称为D-CAST85或者HP-CASTULTRA,且最好为铝含量80%以上的浇注料。在底衬30由耐火砖构成的实施方式中,可采用北美耐火材公司所制造贩卖的铝镁碳石专(alumina-magnesia-carbonbrick),其商品名称为COMANCHEFA或者COMANCHEFAMX。如图4所示,于制作底衬30时,分隔的顶销组件(liftingpinassembly)74嵌入于底衬30内。每个顶销组件74基本上均包含穿过螺帽(matchingnut)78以及平金属垫圈(flatmetallicwasher)82的螺纹杆(threadedrod)76,并于制作底衬30时于某间隔的位置上设置数个顶销组件74,且这些顶销组件74将有助于底衬30自其制造处移动至盛桶10中的最终位置。在lt匕弓|用发明名禾尔为「RefractoryLiningForMetallurgicalVessel」的美国公告第6,673,306号专利,以及发明名称为「RefractoryLiningForMetallurgicalVessel」的美国公告第6,787,098号专利作为本发明的参考资料,其所揭露者为预先制造的盛桶用底衬。如图1所示,耐火座砖(refractorywellblock)66位于底衬30的开口59中,而属于滑动闸组件(slidegateassembly)72—部分的上方管嘴(uppernozzle)68则插入于座砖66中。接着将说明关于将底衬30组装于盛桶10内,如前所述,底衬30可以在盛桶10铸造融熔钢铁以外的地方先行制造,譬如轧钢机(mill)上。在底衬30于其它地方或轧钢机上制造后,接着便利用间隔的顶销组件74将制造完成的底衬30安置于盛桶10的底部14中。如图1与图2所示,底衬30将于盛桶10的耐火内衬22与底衬30的边缘之间形成一个小间隙62。在底衬30安装于盛桶10内之后,便将座砖66置于底衬30内。座砖66的位置是低于最下方区段58的表面58a,因而在底衬30内形成一个凹陷处(recess)61。间隙62将被填满现有的耐火浇铸料或捣打料(rammingmaterial)64,以使耐火内衬完整覆盖盛桶10的底部14。在此情形下,浇铸料或捣打料64亦填满V型缝34,有助于将底衬30固定于盛桶10之中。接着说明使用盛桶10的钢铁铸造作业,请参照图1至图4,盛桶10具有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底衬30。如前所述,难免会有一些炉渣自炼钢炉夹带进入盛桶10中,这些炉渣通常会浮在盛桶10内的融瑢金属上而形成一个炉渣层。当滑动闸组件72开启时,盛桶10内的融熔金属将穿过座砖66而流出,随着盛桶10内的融熔金属排出,此融熔金属的水位亦不断下降,在盛桶10内融熔金属的水位降低至与最上方区段42的表面42a等高时,浮在融熔金属上的炉渣层将会接触到最上方区段42的表面42a。随着融熔金属的水位持续下降,位于最上方区段42的表面42a上的炉渣将会倾向于粘附在区段42的表面42a上。换言之,于融熔金属持续自盛桶10排出时,一部分浮在融熔金属上的炉渣,将停留在最上方区段42的表面42上。随着融熔金属的水位持续下降,在盛桶10内融熔金属的水位终将降低至与中间区段44的表面44a等高,而中间区段44的表面44a上的炉渣将开始粘附或停留在中间区段44的表面44a上。在此情形下,融熔金属仍继续自盛桶IO排出,与前述关于最上方区段42的表面42a情形类似,炉渣将有粘附且停留在表面46a、48a、52a、54a、56a、58a上的趋势。换言之,随着融熔金属自盛桶IO排出,盛桶10内融熔金属的水位将不断下降,使炉渣首先停留在最上方区段42的表面42a,接着停留在中间区段44的表面44a,随后停留在中间区段46的表面46a,依此类推至炉渣停留在最下方区段58的表面58a上。本发明中底衬30的设计将使炉渣于融熔金属自盛桶10排出而水位不断下降时,粘着且停留在接续的阶梯状表面42a、44a、46a、48a、52a、54a、56a、58a上。于座砖66上的炉渣夹带入排出盛桶IO的融熔金属前,最好停止自盛桶10的排出融熔金属,在此情形下,自盛桶IO排出融熔金属可以停止于盛桶10内融熔金属的水位介于最上方区段42的表面42a与最下方区段58的表面58a之间时。本发明所提供的阶梯状底衬,能够收集或保留底衬上表面上的炉渣,因而降低当融熔金属自盛桶排出时一并离开盛桶的炉渣量。本发明所提供的阶梯状底衬,亦能够通过降低最终残留在盛桶内的融熔钢铁量而增进整体产量。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层面,自盛桶io排出融熔金属时,当盛桶IO内的融熔金属水位低于某一临界值时,通常会在座砖66上产生涡流(vortex),亦即旋转运动。此涡流将使浮在融熔金属上的炉渣被巻入离开盛桶10的融熔金属中,在北半球,当液体排出水槽时,形成在水槽内的涡流将造成流体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本发明的底衬30能够促使盛桶10内的融熔金属朝反时针方向流动,以防止盛桶10内产生涡流。在此情形下,于融熔金属自盛桶10排出时,融熔金属的水位将不断下降,使上表面36的接续区段42、44、46、48、52、54、56、58——暴露。盛桶10内的融熔金属水位终将降低至介于最上方区段42的表面42a与中间区段44的表面44a之间,随着融熔金属的水位持续下降,在中间区段44的表面44a上的融熔金属将朝向较低高度的表面流动,亦即朝向中间区段46的表面46a。在此情形下,中间区段44上的融熔金属将以反时针方向朝中间区段46流动。在炉渣层下的此种融熔金属流动,将反复发生于每一个接续的区段46、48、52、54、56。融熔金属将沿着路径「B-B」以反时针方向流过上表面36的区段42、44、46、48、52、54、56、58。在此情形下,底衬30将使接续区段42、44、46、48、52、54、56、58的暴露制造出反时针方向的融熔金属流,而此一反时针方向的融熔金属流,应可防止盛桶10中座砖66上产生融熔金属的涡流,因而避免浮在融烙金属上的炉渣夹带进入穿过座砖66的融熔金属内。是以本发明所提供的底衬能够通过制造一个与盛桶内融熔金属自然流动方向相反的流动,而防止盛桶内融熔金属中涡流的产生。此一特性应可降低于融瑢金属自盛桶排出时一并离开盛桶的炉渣量。请参照图5,其呈现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底衬130,在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组件中,与图1至图4所呈现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相似,均以相同的代号表示,且将不再赘述其细节。底衬130大致上与底衬30相似,在本实施方式中,底衬130可由耐火浇注料所构成。而在另一个附图未呈现的实施方式中,底衬130可由耐火砖或耐火砖与耐火浇注料的组合所构成。底衬130具有由最上方区段142、两个中间区段144、146以及最下方区段158所构成的上部,在此情形下,底衬130仅有两个中间区段144、146,而底衬30则有六个中间区段44、46、48、52、54、56。最上方区段142具有上表面142a,中间区段144具有上表面144a,中间区段146具有上表面146a,并且最下方区段158具有上表面158a。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盛桶IO处于正常运作方位时,上表面142a、144a、146a、158a将互相平行,且成水平状态,并通过组合上表面142a、144a、146a、158a成为上表面136。于底衬130置于盛桶10后,便将座砖66置于底衬130中,如图5所示,座砖66将低于最下方区段158的上表面158a,以形成凹陷处61。以下将描述本发明中利用盛桶10内的底衬130所进行的铸钢作业,而使用盛桶10中的底衬130的铸钢作业,大致上与使用盛桶10中的底衬30类似。在第二个实施方式中,炉渣将附着于表面142a、144a、146a、158a,而非上述第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表面42a、44a、46a、48a、52a、54a、56a、58a。再者,当融熔金属自盛桶10排出时,在表面136上与炉渣层下的融熔金属将沿着路径D-D以反时针方向流过上表面136的接续区段142、144、146、158。在此情形下,底衬130的上表面136的接续区段142、144、146、158将依序暴露以产生反时针方向的融烙金属流。在前述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则包含六个接续区段依序暴露以产生反时针方向的融熔金属流。请参照图6与图7,其中呈现本发明第三个实施方式的底衬230。如图6所示,底衬230大致上呈椭圆形,并且具有以离散区段所构成的上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底衬230的上表面是由最上方区段242、两个中间区段244、246以及最下方区段258所构成。最上方区段242、中间区段244、246以及最下方区段258基本上均为横置于底衬230上部的细长区段。最上方表面242具有上表面242a,中间区段244具有上表面244a,中间区段246具有上表面246a,而最下方区段258则具有上表面258a。在本实施方式中,边缘242b、244b、246b乃相互平行,表面242a、244a、246a、258a则各自具有离散的高度,并组合成为上表面236。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盛桶IO处于正常运作方位时,表面242a、244a、246a、258a均呈水平状态且互相平行。表面242a的高度高于表面244a、246a、258a,而表面244a、246a则具有不同的高度,造成表面244a高于表面246a,且表面258a亦低于表面246a。表面242a、244a、246a、258a将排列成为一列接续的12阶梯,自表面242a向下经过表面244a、246a,终至表面258a。于底衬230置于盛桶10后,便将座砖66置于底衬230中,如图6所示,座砖66将低于最下方区段258的上表面258a,以形成凹陷处61。以下将描述本发明中利用盛桶10内的底衬230所进行的铸钢作业,如前所述,炉渣层通常浮在盛桶10中融熔金属之上,当融熔金属自盛桶10内流出时,融熔金属的水位将逐渐下降,而一部分浮在融熔金属上方的炉渣将附着且停留在最上方区段242的表面242a上。随着融熔金属持续自盛桶10排出,炉渣亦将倾向于附着且停留在表面246a、248a、258a上,换言之,当融熔金属自盛桶IO排出时,随着融熔金属水位的下降,炉渣将首先停留在最上方区段242的表面242a上,接着亦有炉渣停留在中间区段244的表面244a上,随后亦有炉渣停留在中间区段248的表面248a上,最后则停留在最下方区段258的表面258a上。本发明的底衬230能够在融熔金属自盛桶IO排出时,随着融熔金属水位的下降,使炉渣附着且停留在接续的阶梯状区段上,亦即最上方区段242、中间区段244、246以及最下方区段258。与第一个实施方式相似,随着融熔金属水位的下降,在上表面236上炉渣层下的融熔金属,将沿着路径E-E流过上表面236的接续区段242、244、246、258。在此情形下,底衬230将使阶梯状区段242、244、246、258的依序暴露,造成融熔金属沿着路径E-E的方向流动。请参照图8与图9,其中呈现本发明第四个实施方式的底衬330,在此实施方式中,与图6以及图7所呈现的第三个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号码标示,并不再赘述其细节。底衬330大致上与底衬230相似,底衬330的上半部包含最上方区段242、两个中间区段244、246、最下方区段258以及冲击垫(i卿actpad)331。不同之处在于底衬330包含冲击垫331,而底衬230没有。冲击垫331具有上表面331a,上表面336则由表面242a、244a、246a、258a、331a所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击垫331为耐火浇注料所构成的矩形组件,在其它未呈现于附图的实施方式中,冲击垫331可由数个紧密结合的高密度、耐高温的耐火砖,或者耐火浇注料与耐火砖的组合所构成。在附图所呈现的实施方式中,冲击垫331是嵌入于底衬330中。13自包含底衬330的盛桶10中铸造融熔金属在许多方面与包含底衬230的盛桶10相似,在盛桶10配置底衬330的实施方式中,随着融烙金属自盛桶10排出,融熔金属的水位将不断下降。而随着融熔金属水位的下降,当融熔金属的水位与冲击垫331的表面331a相同时,浮在融熔金属上的炉渣层将与冲击垫331的表面331a接触,并使炉渣附着在冲击垫331的表面331a上。随着融熔金属的水位持续下降,炉渣将如前文中关于底衬230的叙述般,附着在接续的区段242、244、246、258。随着盛桶10中融熔金属水位的下降,冲击垫331的表面331a上的融熔金属将朝向最上方区段242的表面242a或者中间区段244的表面244a流动。随着融熔金属持续自盛桶IO排出,表面236上的融熔金属将如同前文中关于底衬230的叙述般,流向接续的区段246、258。融熔金属将沿着L型路径F-F流过上表面336的接续的阶梯状表面331a、242a、244a、246a、258a。在此情形下,底衬330将使接续表面331a、242a、244a、246a、258a的依序暴露,造成延着路径F-F朝向座砖66的融熔金属流。请参照图10与图11,其中呈现本发明第五个实施方式,与图6与及图7所呈现的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号码标示,并不再赘述其细节。底衬430的上半部是由最上方区段442、中间区段444以及最下方区段458所构成,在此情形下,底衬430仅具有一个中间区段444,而底衬230则具有两个中间区段244、246。最上方区段442具有上表面442a、中间区段444具有上表面444a且最下方区段458具有上表面458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ll所示,在盛桶10处于正常运作方位时,各个表面442a、444a、458a均具有向下朝向座砖66的斜度。表面442a、444a、458a将组合成上表面436,在此情形下,底衬430便具有均为倾斜的阶梯状表面442a、444a、458a,而底衬230所具有的阶梯状表面则均为水平状态。利用具有底衬430的盛桶10所进行的铸钢作业与利用具有底衬230的盛桶10所进行的铸钢作业类似,因此不再赘述。底衬430所具有的上表面436通过其朝向座砖66倾斜的表面442a、444a、458a帮助融熔金属沿着路径G-G流动。应可理解为,在不偏离本发明核心内涵下,可采用其它形状与结构的底衬。例如,虽然底衬30、130、230、330、430所呈现的区段上表面36、136、236、336、436均为平坦表面,但亦可具有非平坦表面,例如凸型表面、凹型表面,以促进盛桶10内融熔金属的流动。再者,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所有或至少一部分底衬30、130、230、330、430的材料,能够以耐火砖替换。此外,上述每一个底衬的实施方式,均能够修改采纳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例如,虽然图l至图9所呈现的上表面36、136、236、336的区段均为水平状态,惟亦可考虑将上表面36、136、236、336的区段改为如同图10与图11中上表面436的区段442、444、458般倾斜。除此之外,亦可能根据不同人对于说明书的理解与认知进行其它的调整与修改,并且只要仍未逾越权利要求书中所载的发明及其均等范围,这些调整与修改均应包含于本发明中。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冶金容器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衬,具有上表面与底部表面,该底部表面覆盖该冶金容器的底部,且该上表面包含多个离散的区段,该多个离散的区段包含最上方区段、中间区段以及最下方区段,每一个区段的上表面具有离散的高度,致使该最上方区段的高度最高、中间区段的高度次之并且最下方区段的高度最低,该最上方区段、中间区段以及最下方区段的上表面构成一列接续的阶梯区段,该阶梯区段定义一个自该最上方区段至最下方区段的阶梯状路径,其中每一个上表面的接续区段均低于先前的区段;以及一开口,延伸穿过该底衬的最下方区段,使融熔金属自该冶金容器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自该最上方区段至该最下方区段的流动路径。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路径为直线路径。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路径为环状路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环状路径为反时针方向。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该离散的区段均为水平。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该离散的区段均为扇形。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底衬中的该开口中配置有一个座砖。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座砖的上表面的高度低于该最下方区段。10、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底衬是由耐火浇铸料所构成。11、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底衬是由耐火砖所构成。1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底衬是由耐火浇注料与耐火砖的组合所构成。13、一种用于冶金容器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衬,其上表面包含最上方区段、中间区段以及最下方区段,共同定义一个自该最上方区段至最下方区段的路径,其中该路径包含接续的阶梯区段,每一个该阶梯区段均定义该路径中的一个台阶,且每一个接续台阶均低于先前的台阶;以及一开口,延伸穿过该底衬的最下方区段,使融熔金属自该冶金容器排出。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中间区段包含一列连续阶梯区段。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底部包含冲击垫。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冲击垫横置于该最上方区段与该中间区段上。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最上方区段、该中间区段以及该最下方区段均为瘦长的区段。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最上方区段、该中间区段以及该最下方区段均各自包含一个互相平行的边缘。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最上方区段、该中间区段以及该最下方区段均为水平。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自该最上方区段至该最下方区段的路径。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路径为直线路径。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路径为环状路径。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环状路径为反时针方向。2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最上方区段、该中间区段以及该最下方区段均为扇形。2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底衬中的该开口中配置有一个座砖。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座砖的上表面的高度低于该最下方区段。2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最上方区段、该中间区段以及该最下方区段均朝向该底衬的该开口倾斜。2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底衬是由耐火浇铸料所构成。2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底衬是由耐火砖所构成。3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耐火底部,其特征在于该底衬是由耐火浇注料与耐火砖之组合所构成。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能盛桶底部,是一种使用于冶金容器的耐火底部,其所包含的底衬具有上表面与底表面,此底表面覆盖冶金容器的底部,而上表面则包含多个离散的区段,分别为最上方区段、中间区段以及最下方区段。每一个区段的上表面的高度并不相同,致使最上方区段的高度最高、中间区段的高度次之,且最下方区段的高度最低。最上方区段、中间区段以及最下方区段的上表面构成一列连续阶梯区段,以定义一个自最上方区段至最下方区段的阶梯状路径,其中每一个上表面的接续区段均低于先前的区段。文档编号B22D41/02GK101513669SQ200810161989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申请日期2008年10月6日优先权日2008年2月18日发明者劳诺·巴瑞特,当诺·阿部利诺申请人:北美耐火砖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