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保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20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烟气保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钢管正火炉有关。
技术背景
目前国内常用的钢管正火是在未封闭的环境内进行,且钢管冷却采 用高温出炉空冷方式。钢管正火时炉门是敞开的,炉内气氛受外界空气 影响,炉内火焰温度不好控制,且钢管出炉温度较高(>800°C)。 一般 钢管正火后的表面氧化不均匀,且氧化层较厚,不能满足更高技术要求。 正火炉耗能高,对环境污染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内气氛便于控制,钢管正火表面氧 化均匀,氧化层厚度薄,节能,污染少的烟气保护炉。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烟气保护炉,炉体前、后门分别有炉头风罩1,炉尾风 罩10,两风罩入口与两烟气管道连通,风罩出口吹扫炉前门或炉后门,
炉体的冷却段V前有过渡段IV,过渡段内有隔绝幕帘6,靠近炉前门炉 体内有炉前隔绝幕帘2,靠近炉后门的炉体内有炉尾隔绝幕帘9。
冷却段V有炉顶冷却水箱8和炉底冷却水箱11,冷却水箱有进出口 各一个与水池相连,水池与冷却塔水管相连。
有辊道5贯穿炉体,冷却段V的辊道5的上、下炉壁上有冷却烟气 管道7与烟道相通,冷却段炉顶有第一排烟气口 13与烟囱相通。
过渡段iv前依次有均热段m、加热段II、预热段I、辊道5贯穿炉
体,加热段和均热段的辊道上、下炉壁上均布有烧咀4,预热段I的炉 顶有第二排断气口 12与烟囱相通,预热段与加热段、加热段与均热段 之间有挡火墙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在炉头炉尾加风罩和隔绝幕帘段,冷却 段采用回收被冷却了的烟气喷淋和循环水冷却。当钢管进入炉内后,钢 管的正火全过程处于一个完全封闭的炉内进行,外界空气难以进入炉内,炉内火焰气氛容易控制。钢管在出炉前,经过采用回收冷却了的烟 气喷淋和循环水冷却段,将钢管温度降至较低到不易被氧化的温度后才
出炉。采用此技术,正火后的钢管表面氧化层很薄(《0. 10mm)且氧化 很均匀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钢管表面氧 化,保证钢管表面氧化均匀,能满足更高技术要求,使产品技术含量保 持领先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预热段和冷却段采用回收的废气 和废水,能降低能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I-预热段(对管体先进行预热),II:加热段(将管体加热到所 需的温度),III:均热段(对已加热到所需温度的管体进行保温处理), IV :过渡段(隔绝作用),V:冷却段(对管体进行冷却)。
炉头风罩1,引用烟道内的烟气吹扫炉前门口。烟气进入预热段预 热钢管。前隔绝幕帘2,为条状,共构成3层,将炉内气氛与外界分隔 开。挡火墙3,分开各段的火焰,减少各段热量相互传递。烧咀4,由 天然气与风混合燃烧产生热量。辊道5,贯穿炉体输送钢管前进。过渡
段隔绝幕帘6,为条状,共构成2层,隔绝均热段与冷却段。冷却烟气 管道7,引用其它工艺装置产生的烟气,并进行冷却处理后,对冷却段 内的管体进行喷淋冷却。炉顶冷却水箱8,只有进出口管道各一个,水 从水池引来,循环后再经管道流入水池,水池中的水通过其它工艺装置 的冷却塔连续注入新水。炉尾隔绝幕帘9,为条状,共构成3层,隔绝 冷却段与外界空气。炉尾风罩IO,引用烟道内的烟气吹扫炉前门口。炉 底冷却水箱ll,只有进出口管道各一个,水从水池引来,循环后再经管 道流入水池,水池中的水通过冷却塔连续注入新水。排烟气口 12,按接 烟囱,烟气流入烟囱排入大气中。
权利要求1、烟气保护炉,其特征在于炉体前、后门分别有炉头风罩(1),炉尾风罩(10),两风罩入口与两烟气管道连通,风罩出口吹扫炉前门或炉后门,炉体的冷却段(V)前有过渡段(IV),过渡段内有隔绝幕帘(6),靠近炉前门炉体内有炉前隔绝幕帘(2),靠近炉后门的炉体内有炉尾隔绝幕帘(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保护炉,其特征在于冷却段(V) 有炉顶冷却水箱(8)和炉底冷却水箱(11),冷却水箱有进出口各一个 与水池相连,水池与冷却塔水管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烟气保护炉,其特征在于有辊道(5)贯 穿炉体,冷却段(V)的辊道(5)的上、下炉壁上有冷却烟气管道(7) 与烟道相通,冷却段炉顶有第一排烟气口 (13)与烟囱相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保护炉,其特征在于过渡段(IV)前依次有均热段(ni)、加热段(n)、预热段(I )、辊道(5)贯穿炉体,加热段和均热段的辊道上、下炉壁上均布有烧咀(4),预热段(I ) 的炉顶有第二排断气口 (12)与烟囱相通,预热段与加热段、加热段与 均热段之间有挡火墙(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烟气保护炉,解决已有正火炉耗能高,污染重,炉内气氛难于控制,正火钢管氧化严重的问题。炉体前、后门分别有炉头风罩(1),炉尾风罩(10),两风罩入口与两烟气管道连通,风罩出口吹扫炉前门或炉后门,炉体的冷却段(V)前有过渡段(IV),过渡段内有隔绝幕帘(6),靠近炉前门炉体内有炉前隔绝幕帘(2),靠近炉后门的炉体内有炉尾隔绝幕帘(9)。
文档编号C21D9/08GK201347444SQ200820223548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
发明者余维才, 刘仁明, 卢顺安, 廖建国, 彭海龙, 杨明安, 伟 王, 薛永财 申请人: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