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深脱硫真空处理的rh-ds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270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于深脱硫真空处理的rh-ds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水二次精炼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一种便于深脱硫真空处理的RH-DS炉。
背景技术
—、 RH炉及单嘴精炼炉的发展 RH真空精炼技术于1959年由德国Rheinstal Huttenwerke钢厂开发成功,最初主要用于某些钢种(大锻件、厚板等)的脱氢处理。上世纪80年代IF钢产量的快速增加,带动和促进了 RH精炼装置和工艺技术的发展RH-OB、 RH-KTB、高真空大环流量RH、双工位RH、 RH-MFB等大批新工艺技术,绝大部分与超低碳IF钢的生产相关。 北京科技大学于1976年与大连钢厂合作将13吨的RH改造为单嘴精炼炉主要优
点是增大了环流量,延长了吸嘴寿命,采用钢包底偏心透气砖吹氩,增大了氩气上升路程。于1983年与长城特殊钢厂合作对单嘴精炼炉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使耐火材料问题初步
得到了解决。于2004与武汉钢铁公司利用250吨单嘴精炼炉经过初步生产性试验在20分钟内已将碳脱到17卯m; 新日铁(Nippon Steel Corporation)于1995年将175吨和350吨DH改造成单嘴精炼炉(称为REDA-Revolutionary Degassing Acti-vator)用于生产极低碳钢,350吨REDA在30分钟内可将钢中碳脱至3ppm, 175吨REDA在20分钟内可将碳脱至4-6卯m,可以保证连铸前中间罐内钢水碳含量达到10PPm,已规模生产;真空室内钢渣粘结量减少80%,吸嘴寿命接近500炉(炼不锈钢时的吸嘴寿命> 100炉),耐火材料消耗比DH低。
二、目前真空状态下实现脱硫方式的优缺点
目前RH真空精炼过程的脱硫方式有两种 RH喷吹脱硫粉剂法,脱硫率可达80 90 % ,钢液硫含量由30ppm降至5ppm (质量
分数)以下。缺点是需要复杂而昂贵的喷吹设备。 RH真空室投入脱硫剂法对大部分现有RH装置面言,无需添加、改造任何设备,方法简便易行。缺点为此方法且脱硫率较低在40%左右。生产超低硫钢困难。
V0D炉就目前来看主要用来冶炼不锈钢等钢种,在整个冶炼过程中可造还原渣系进行脱硫,脱硫率》50% 。缺点为在整个吹炼过程中钢、渣喷溅严重和桶衬寿命短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深脱硫真空处理的RH-DS炉。 本发明的RH-DS炉包括氧枪、真空泵系统、真空室本体、加料溜槽、浸渍管、钢水
包、钢水包底吹氩透气砖。真空室本体顶部装有顶吹氧枪、真空室本体上部与真空泵系统
相连接、真空室本体一侧装有加料溜槽、直空室下部通过法兰连接浸渍管,真空处理过程中
浸渍管插入到下部钢水包的钢水内,钢水包底部偏心部位装有吹氩透气砖。浸渍管内径为
1000 1200mm。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RH炉的下部槽及浸渍管系统进行改造,将RH炉的上升管和下降管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大管径的浸渍管(内径是原来浸渍管的2倍以上)。并将前期申请的专利(专利公开号为CN 101463412A)RH真空炉内预熔渣脱硫方法应用于此装置上,称为RH-DS炉,在未增加RH喷吹设施的基础上,实现RH炉的脱硫功能。本发明浸渍管内径1000 1200mm,在真空处理过程中将钢水包顶渣尽可能多的吸入到真空室内(且通过LF炉后的顶渣有足够的硫容量,具有很好的脱硫能力),RH-DS炉处理过程中可通过加料溜槽加入适量预熔渣进行脱硫,将钢中的硫含量控制在10卯m以下。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改为单浸渍管后,浸渍管内径增大,在真空处理过程中有大部分钢包顶渣泡沫化并参与钢液循环,为钢液进一步脱硫提供了很好的动力学条件;(2)与LF炉相比,真空脱硫处理不会因钢液表面紊流而造成钢液吸氮;(3)与传统的VOD炉相比,消除了 VOD吹炼过程中钢、渣喷溅严重和桶衬寿命短的缺点。(4)本设备浸渍管内径1000 1200mm,便于浸渍管的维护,也便于喷补,从而为提高耐材的寿命创造条件。(5)本设备包括顶吹氧枪,便于真空室内的烘烤,从而可以保证真空室内的温度,使炉膛和浸渍管的温度达到IIO(TC以上,从而减少钢渣结瘤,即便钢渣结瘤后也可通过顶枪设备将其烤化,不产生富集。


图1为RH-DS炉结构示意图氧枪系统1、真空泵系统2、真空室本体3、加料溜槽4、浸渍管5、吹氩透气砖6。
具体实施方法 本RH-DS炉包括氧枪孔、真空抽气管路、真空室本体、加料溜槽、浸渍管、吹氩透气砖。真空室本体顶部装有顶吹氧枪、真空室上部与真空泵系统相连接、真空室本体一侧装有
加料溜槽、真空室下部通过法兰连接浸渍管,真空处理过程中浸渍管插入到下部钢水包的钢水内,钢水包底部偏心部位装有吹氩透气砖。将RH炉的下部槽及浸渍管系统进行改造,将RH炉的上升管和下降管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大管径的浸渍管(内径是原来浸渍管的2倍以上)。本发明浸渍管内径1000 1200mm,
针对BOF-LF-RH-CC工艺生产超低硫钢
1) LF炉造还原渣脱硫,去夹杂; 2)在RH-DS处理过程中通过加料溜槽吨钢加入3 8kg特制预熔渣(CaO :55 60%, A1203 :15 25%, Si022 8%, MgO :0 5%, SO 0. 06%,水分0 0. 5%,杂质0 1. 89)进行脱硫; 3)RH-DS炉浸渍管内径1000 1200mm,因此在真空处理过程中可将大部分LF炉造还原渣及通过其加料溜槽加入的特制预熔渣吸入真空窒泡沫化并参与钢液循环;
4)真空冶炼结束。
权利要求
一种便于深脱硫真空处理的RH-DS炉,包括氧枪、真空泵系统、真空室本体、加料溜槽、浸渍管、钢水包、钢水包底吹氩透气砖;其特征在于,真空室本体顶部装有顶吹氧枪、真空室本体上部与真空泵系统相连接、真空室本体一侧装有加料溜槽、真空室下部通过法兰连接浸渍管,真空处理过程中浸渍管插入到下部钢水包的钢水内,钢水包底部偏心部位装有吹氩透气砖;浸渍管内径为1000~1200mm。
全文摘要
一种便于深脱硫真空处理的RH-DS炉,属于钢水二次精炼技术领域。包括氧枪、真空泵系统、真空室本体、加料溜槽、浸渍管、钢水包、钢水包底吹氩透气砖;真空室本体顶部装有顶吹氧枪、真空室上部与真空泵系统相连接、真空室本体一侧装有加料溜槽、真空室下部通过法兰连接浸渍管,真空处理过程中浸渍管插入到下部钢水包的钢水内,钢水包底部偏心部位装有吹氩透气砖。优点在于,可以保证真空室内的温度,使炉膛和浸渍管的温度达到1100℃以上,从而减少钢渣结瘤,即便钢渣结瘤后也可通过顶枪设备将其烤化,不产生富集。
文档编号C21C7/064GK101760584SQ200910243178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史志强, 孙硕猛, 朱志远, 王凤琴, 王文军, 石树东, 许晓东 申请人: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