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质量优异的取向电工钢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34460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表面质量优异的取向电工钢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向电工钢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表面质量优异的取向电工钢 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晶粒取向电工钢是一种具有“Goss织构”,即(110)<001>的晶体织构,硅含量通 常在4. 5%以下,厚度在0. 10 0. 35mm的金属软磁材料。由于沿轧制方向的优良磁性, 取向电工钢主要用作变压器的铁心材料。取向电工钢的生产方法是N. P. Goss在美国专利 No. 1965559中提出,通过带中间退火的二次冷轧方式生产的。研究发现,晶粒取向电工钢 板的优良的磁性能源于其在最终高温退火过程中通过二次再结晶形成的“Goss织构”。为 了获得较好的二次再结晶组织,要求调整好二次再结晶前的初次再结晶晶粒尺寸,以及细 小的作为抑制剂的析出物的数量、形态。作为抑制剂的物质有上述生产方法中采用的MnS, S. Taguchi等在美国专利No. 3159511及美国专利No. 3287183提出的A1N,T. Imanaka等在 美国专利No. 3932234提出的MMe等,它们在高温退火升温过程中抑制非“Goss取向”的初 次再结晶晶粒的长大。与上述三种抑制剂相对应的有三种取向电工钢工业生产代表技术MnS为抑制剂 的二次冷轧法;AIN+MnS为抑制剂的一次冷轧法;Mr^e+Sb的二次冷轧法。这些取向电工钢 生产方法需要铸坯在> 1350°C加热炉中加热,以使产品磁性稳定。由于加热温度高,带来了 以下问题(1)铸坯表层熔成渣,导致加热炉维修人工增加;( 加热过程中形成粗大的晶 粒,具有粗大晶粒的部分不能发生二次再结晶,从而产生线晶;C3)难以保证铸坯在热轧过 程中处于理想的温度,从而易产生抑制剂不均勻现象,最终导致二次再结晶质量差;(4)由 于热轧过程中边裂大,成材率低。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电工钢生产厂家都在开发低温加热生 产取向电工钢技术,主要有两类,并且均已用于工业生产。一类是用新的固溶温度较低的抑制剂,如GyuSeimg Choi等在美国专利 No. 5653821提出以Cu2S,AlN等,代替传统的以MnS为主的抑制剂,并且部分添加了 Ni,Cr 等,采用1250-1280°C低温板坯加法,在二次冷轧中间退火时脱碳,二次冷轧后低温回复退 火,然后涂氧化镁隔离剂、高温退火。该方法的要求在中间厚度时进行全脱碳退火,然而由 于脱碳退火时间较长,表面氧化层厚,在二次冷轧过程中这一氧化层破裂,与钢带基体的结 合不牢,难以形成良好的底层,在最终产品表面绝缘涂层易产生露晶、脱落现象。另一类方法不要求在板坯加热过程中抑制剂形成元素完全固溶,而是通过在 高温退火前进行渗氮处理的方法获得抑制剂,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板坯加热温度。如 T. Takashima等在美国专利No. 4994120中提出通过脱碳退火后渗氮形成(Al,Si)N作为抑 制剂。该方法的不足是,脱碳退火过程中形成的氧化层,在后期渗氮时受到破坏,与钢带基 体的结合力减弱,难以形成良好的底层,在最终产品表面绝缘涂层易产生露晶等现象。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严格控制脱碳退火的升温速度、炉内气氛,同时高温退火过 程中也要严格控制炉内气氛,这样,生产难度加大,给生产带来了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质量优异的取向电工钢生产方法,生产出表面无 缺陷、附着力强的、均勻的硅酸镁底层的取向电工钢,并且工艺稳定可行。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为采用铸坯在1000-1190°C温度范围内加热后热轧;热轧 板经980-1100°C常化、酸洗后,以86-93%的压下率冷轧至成品厚度;将冷轧钢板升温至 750-860°C,在含氨的氮氢混合气氛中进行渗氮;接着在800-860°C进行脱碳退火;然后,涂 氧化镁隔离层;在氮氢混合气氛中以10-20°C /小时的速度升到1200士50°C,并在氢气中 保温10-20小时,完成高温退火,得到二次再结晶组织的成品;最后,在表面涂主要由95升 50wt%磷酸二氢铝水溶液、200升30Wt%胶质二氧化硅溶液、10公斤三氧化二铬与1. 5公斤 氧化硅粉和纯水配制的应力涂层。所述的铸坯成分为:C:0. 03-0. IOwt %, Si :2. 50-4. 50wt %, Mn :0. 02-1. OOwt %, Als :0. 015-0. 065wt %, N 0. 003-0. 012wt %, S 0. 012wt %, P 0. 02-0. 30wt %, Cr 0. 02-0. 30wt%, Cu :0. 01-0. 40wt%, Sn :0. 01-0. 30wt%,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C 0. 03-0. 10wt%,过低二次再结晶不完善,过高则脱碳困难。Si 2. 50-4. 50wt%, Si过高则轧制困难,过低则产品铁损高。Mn :0. 02-1. 00wt%,提高电阻率、降低铁损。过低易产生热脆,1. 00衬%时效果饱 和,故上限1. OOwt % οAls :0.015-0.065Wt%,若Al过高,则AlN夹杂物粗大降低磁性;过低抑制力不足。N 0. 003-0. 012wt%,N过高则在铸坯表面产生气泡缺陷,过低抑制力不足。S ^ 0. 012wt%,对磁性有害,故其含量越低越好。P 0. 02-0. 30wt%,提高电阻率,改善磁性,过高使钢质变脆,冷轧困难。Cr 0. 02-0. 30wt %,提高电阻率,改善磁性;在低氧化度情况下少形成铁基氧化 物,改善脱碳退火过程中氧化膜的质量,改善硅酸镁底层。Cu 0. 01-0. 40wt %,提高电阻率,改善磁性;0. 40wt %时效果饱和,故上限 0. 40wt%oSn :0. 01-0. 30wt%,晶界偏聚元素,使二次再结晶稳定,改善织构。过低则效果不 明显,超过0. 30wt %时,对硅酸镁底层不利。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生产工艺为铁水经转炉冶炼,RH真空处理,连铸成200_250mm的铸 坯,)1150°C加热,热轧,然后对热轧板常化、酸洗,一次冷轧至成品厚度,渗氮后脱碳退火, 涂氧化镁隔离剂,高温退火得到成品。铸坯加热温度在1000-1190°C。热轧开轧温度为900_1050°C,终轧温度为800_950°C,卷取温度为400-600°C,轧 成1.5-3. Omm厚的热轧板。常化热轧板在氮气中加热至980-1100°C,保温30秒至10分钟,冷至950_850°C, 保温30秒至10分,以150-300°C /秒的冷却速度冷却。冷轧采用86-93°C%的大压下率冷轧至成品厚度。倒数第二道次前,进行2_3次150-300°C,时间在5-30分钟的时效处理。渗氮及脱碳退火将冷轧钢板升温至750-860°C,在含0. 3_10 %体积的氨的氮氢 混合气体保温15秒至3分钟,将钢中的氮增至0. 015-0. 035wt%,接着在800_860°C,露点 为30-65 °C,含20-75%体积的吐的湿氮氢混合气体中,保温1至10分钟,将钢中碳脱至 0. 003% 以下。涂隔离剂及高温退火在钢板表面涂覆以MgO为主要成分的隔离剂。在氮氢混合 气氛中以10_20°C /小时的速度升到1200士50°C,并在氢气中保温10-20小时,完成高温退 火。在表面涂由95升50wt%磷酸二氢铝水溶液、200升30wt%胶质二氧化硅溶液、10 公斤三氧化二铬与1. 5公斤氧化硅粉和纯水配制的应力涂层。用此方法生产的普通取向电工钢,磁感 可达1.91T以上,表面无缺陷、附着性 良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铸坯如表1,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铸坯在1150°C加热炉中,加热3小时 后,热轧到2. 3mm。热轧板在氮气中加热至1100°C,保温2分钟,再冷至900°C,保温2分钟, 快速淬入沸水中,以150°C /秒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然后酸洗;冷轧到0.观讓,中间进行2 次250°C、时间10分钟的时效处理;然后将试样分两A与B部分A部分试样升温至830°C, 在体积比为75% H2,25%队、露点为60°C的氮氢混合气体中,保温2分钟,将钢中碳脱至 0. 003Wt%以下;接着,在750°C,含3%体积的氨的氮氢混合气体保温30秒,将钢中的氮增 至0. 023wt%。B部分试样升温至750°C,在含3%体积的氨的氮氢混合气体保温30秒,将 钢中的氮增至0. 025wt %,接着在830°C,露点为60°C,体积比为75% H2、25 % N2混合气体 中,保温2分钟,将钢中碳脱至0. 003wt %以下;接着,对A与B试样涂MgO ;在氮氢混合气氛 中,以15°C /小时升到1200°C,将气氛换为纯氢,保温20小时,完成高温退火;最后,在表面 涂主要由磷酸二氢铝及硅胶构成的涂层。对这样得到的产品进行磁性测量,以及附着力弯 曲测试、表面质量观察为主的绝缘涂层评定,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采用专利的先渗氮后脱碳的工艺生产的产品,不但磁性良好, 而且表面质量好,附着力强。表1铸坯的化学成分(wt % )
权利要求
1.一种表面质量优异的取向电工钢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为 铸坯加热温度在1000-1190°C ;热轧开轧温度为900-1050°C,终轧温度为800-950°C,卷取温度为400-600°C,轧成 1.5-3. Omm厚的热轧板;常化热轧板在氮气中加热至980-1100°C,保温30秒至10分钟,冷至950_850°C,保温 30秒至10分,以150-300°C /秒的冷却速度冷却;冷轧采用86-93 %的大压下率冷轧至成品厚度;倒数第二道次前,进行2-3次 150-300°C,时间在5-30分钟的时效处理;渗氮及脱碳退火将冷轧钢板升温至750-860°C,在含0. 3-10%体积的氨的氮氢混 合气体保温15秒至3分钟,将钢中的氮增至0. 015-0. 035wt%,接着在800_860°C,露点 为30-65 °C,含20-75%体积的压的湿氮氢混合气体中,保温1至10分钟,将钢中碳脱至 0. 003% wt 以下;涂隔离剂及高温退火在钢板表面涂覆以MgO为主要成分的隔离剂;在氮氢混合气氛 中以10-20°C /小时的速度升到1150-1250°C,并在氢气中保温10-20小时,完成高温退火; 最后,在表面涂由50wt %磷酸二氢铝水溶液、30wt %胶质二氧化硅溶液及纯水构成的 应力涂层。
2.所述的铸坯成分为C:0. 03-0. IOwt %, Si :2. 50-4. 50wt %, Mn :0. 02-1. OOwt %, Als :0. 015-0. 065wt %, N 0. 003-0. 012wt %, S ^ 0. 012wt %, P 0. 02-0. 30wt %, Cr 0. 02-0. 30wt%, Cu :0. 01-0. 40wt%, Sn :0. 01-0. 30wt%,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全文摘要
一种表面质量优异的取向电工钢生产方法,属于取向电工钢生产技术领域。工艺为铸坯在1000-1190℃加热后热轧;对热轧板进行980-1100℃常化、酸洗;以86-93%以上大压下率冷轧至成品厚度;将冷轧钢板升温至750-860℃,在含氨的氮氢混合气氛中进行渗氮;接着在800-860℃进行脱碳退火;然后涂氧化镁隔离层;在氮氢混合气氛中以10-20℃/小时的速度升到1200±50℃,并在氢气中保温10-20小时,完成高温退火,得到二次再结晶组织的成品;涂绝缘应力涂层。优点在于,生产出表面无缺陷、附着力强的、均匀的硅酸镁底层的取向电工钢。
文档编号C21D8/12GK102041368SQ20111000865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6日
发明者冯莉莉, 周谊军, 夏兆所, 张莉霞, 潘丽梅, 王全礼, 王宝川, 王崇学, 耿立, 董浩, 许学勇, 赵楠 申请人:首钢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