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621阅读:30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表面的打磨,尤其与钢铁材料的表面打磨的工具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在大型船舶制造、航空构件、石油罐材等加工制造以及维护领域内,通常会需要对钢铁材料的表面进行除漆、除锈等工作,以达到表面光滑、干净的效果。由于在这些领域中所使用的材料很多是高强度结构钢等,而且这些高强度结构钢等材料往往还需要经过特殊焊接拼装在一起,这种焊接导致焊缝多、焊缝长、焊点密且难以打磨。此外通常要打磨的主要工作面为平面,一般需要打磨的工作面的面积大,打磨对象几何外形多样,使得整个打磨工作量巨大。目前常规的方法是打磨工用安装了树脂砂轮片的手动砂轮机进行手动打磨,或者使用专门的平面打磨机,将树脂砂轮片或抛光片安装在打磨机底部,由操作工平推打磨。由于树脂砂轮片是利用树脂固化的原理将碳化硅等超硬磨料固结成盘状制作而成,其结合强度低,因此在打磨过程中,会出现,打磨片易消耗,火花大,气味大,粉尘大等缺点。这是由于树脂砂轮片在打磨过程中遇到高强度的焊缝受到过大冲击,导致磨料边磨削边脱落,并由于磨料出露高度低,磨削表面温度高,导致树脂变软、烧熔挥发,散发出有毒、刺激气味,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且极不环保。此外,由于磨料出露低导致打磨片锋利度不理想,打磨效率较慢,使得抛磨工作量占整体制造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此外由于树脂砂轮片寿命短,导致打磨机更换频繁,更进一步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自动磨削、磨削效率高且使用寿命长、污染小的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包括卡盘与多个镶块,所述多个镶块中心对称地卡固在所述卡盘一面,每一所述镶块均包括金属基体与弹性支撑层,所述弹性支撑层为支撑主体,外缘为外凸的弧形,所述金属基体贴设在所述弹性支撑层的外侧,所述金属基体外侧敷设有超硬磨粒。进一步,所述弹性支撑层包括底座与凸部,所述底座配合安装在所述卡盘上的卡槽内,所述凸部突出于所述卡盘一面。进一步,所述凸部的顶端弧线的切线与所述卡盘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为0-15度。进一步,所述凸部对应所述底座的另一端的端面为一向内收敛的斜面。进一步,所述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5-45度。进一步,所述磨粒的粒度为20-230目。进一步,所述金属基体的厚度为0.1-1.2毫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中通过在卡盘上设置多个弧形的镶块,通过旋转时镶块表面的磨粒对钢铁材料表面进行打磨,方便自动化操作,提高打磨的效率,且镶块采用弹性支撑层支撑,可对打磨过程进行缓冲,从而降低磨粒的磨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结构十分简单、方便安装使用、宜于操作、制作成本低廉,宜于推广使用,具有很强的市场价值。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向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包括卡盘I与多个镶块2,多个镶块2中心对称地卡固在卡盘I 一面,并突出于卡盘I的外面。在本实施例中,卡盘I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为一圆盘结构,规格尺寸范围为直径125mm 250mmo镶块2的数量为8个(但不限于8个),每一镶块2均包括金属基体22与弹性支撑层21。弹性支撑层21为支撑主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外缘为外凸的弧形。弹性支撑层21 的长(L)、宽(W)、高(H)分别为 30mm-50mm、10-50mm、15mm-50mm,弧度半径 Rl 大于 R2,且半径Rl与高(H)范围相同。弹性支撑层21包括底座211与凸部212,底座211配合安装在卡盘I上的卡槽内,凸部212突出于卡盘I 一面。凸部212的顶端弧线的切线与卡盘I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为0-15度。凸部212对应底座211的另一端的端面为一向内收敛的斜面213,斜面213与竖直面的夹角为5-45度。金属基体22贴设在弹性支撑层21的外侧,金属基体22与弹性支撑层21的结合可用硫化(硫化温度150 360°C )方式,金属基体22的厚度为0.1-1.2毫米,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金属基体22外侧敷设有超硬磨粒,超硬磨料为金刚石、CBN、碳化硅、硬质合金等材料,磨粒的粒度为20-230目,超硬磨粒可以通过钎焊、电镀、烧结、树脂固化等结合方式固定在金属基体22表面。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为:1、是首先通过固结超硬磨粒的方式将超硬磨粒固结在金属基体22上。2、然后通过硫化或者粘结等方式将金属基体22与弹性支撑层21稳固地结合以形成镶块2。[0026]3、将制备好的镶块2——对应地嵌入到卡盘I之中。4、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平面打磨机中,即可对钢铁材料表面进行打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中通过在卡盘I上设置多个弧形的镶块2,通过旋转时镶块2表面的磨粒对钢铁材料表面进行打磨,方便自动化操作,提高打磨的效率,且镶块2采用弹性支撑层支撑,可对打磨过程进行缓冲,从而降低磨粒的磨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结构十分简单、方便安装使用、宜于操作、制作成本低廉,宜于推广使用,具有很强的市场价值。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较高的打磨效率,而且还会由于弹性支撑层21的缓冲作用极大地降低打磨时的振动,手感柔和,寿命长,打磨表面质量高。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会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盘与多个镶块,所述多个镶块中心对称地卡固在所述卡盘一面,每一所述镶块均包括金属基体与弹性支撑层,所述弹性支撑层为支撑主体,外缘为外凸的弧形,所述金属基体贴设在所述弹性支撑层的外侧,所述金属基体外侧敷设有超硬磨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层包括底座与凸部,所述底座配合安装在所述卡盘上的卡槽内,所述凸部突出于所述卡盘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顶端弧线的切线与所述卡盘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为0-15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对应所述底座的另一端的端面为一向内收敛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5-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粒的粒度为20-230目。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体的厚度为0.1-1.2毫米。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包括卡盘与多个镶块,多个镶块中心对称地卡固在卡盘一面,每一镶块均包括金属基体与弹性支撑层,弹性支撑层为支撑主体,外缘为外凸的弧形,金属基体贴设在弹性支撑层的外侧,金属基体外侧敷设有超硬磨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中通过在卡盘上设置多个弧形的镶块,通过旋转时镶块表面的磨粒对钢铁材料表面进行打磨,方便自动化操作,提高打磨的效率,且镶块采用弹性支撑层支撑,可对打磨过程进行缓冲,从而降低磨粒的磨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4D3/10GK203077116SQ20132004690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茆俊峰 申请人:上海馨锋超硬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