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造舱,由支架、舱门、舱室构成,舱室安装在机架上,舱门与舱室铰接,舱门与舱室结合处另设气密圈,舱室底部及顶部分别设置下滑轨及上滑轨,且下滑轨上另设滑台,升降工作台上表面另通过夹具安装至少一个沙箱,上滑轨另设倒流器及浇铸器,舱室壁上另设安全阀、压力表、真空表、真空电磁阀、加压电磁阀及紧急泄压阀,其中真空电磁阀、加压电磁阀另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本新型较传统的生产设备,在有效的减少了设备使用数量,极大简化了生产工序,降低了能耗及场地使用面积的同时,极大的稳定产品质量,降低残次品及废品率。
【专利说明】一种铸造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舱,属铸造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现有的铸造工艺中,在针对大表面积薄壁零件的使用的壁式结构进行生产时,往往需要由浇铸设备增压设备至少两台设备共同来完成,而在实际生产中,因为场地限制、使用设备分布位置等因素,往往需要对浇铸沙箱进行多次转运,由此一方面增加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在转运过程中因为沙箱内温度及压力等变化剧烈,且易出现颠簸等现象,极易草成零件不易浇铸成型或存在严重缺陷,产品质量难以稳定。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铸造舱。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铸造舱,由支架、舱门、舱室构成,舱室安装在机架上,舱门与舱室铰接,所述舱门与舱室结合处另设气密圈,所述的舱室底部及顶部分别设置下滑轨及上滑轨,且下滑轨与上滑轨相互平行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的下滑轨上另设滑台,滑台上表面设置升降工作台,升降工作台上表面另通过夹具安装至少一个沙箱,所述的上滑轨另设倒流器及浇铸器,所述的倒流器由倒流滑块及导流槽构成,所述的倒流滑块一端与上滑轨连接,另一端与导流槽铰接,所述的导流槽截面为三角形或矩形,所述的浇铸器由浇铸滑块、挂架及浇包构成,所述的浇铸滑块一端与上滑轨连接,另一端与挂架铰接,所述挂架另一端设“U”型挂环,并通过“U”型挂环与浇包连接,所述的舱室壁上另设安全阀、压力表、真空表、真空电磁阀、加压电磁阀及紧急泄压阀,其中真空电磁阀、加压电磁阀另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
[0006]本新型较传统的生产设备,在有效的减少了设备使用数量,极大简化了生产工序,降低了能耗及场地使用面积的同时,极大的稳定产品质量,降低残次品及废品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所示的一种铸造舱,由支架1、舱门2、舱室3构成,舱室3安装在机架I上,舱门2与舱室3铰接,所述舱门2与舱室3结合处另设气密圈4,所述的舱室3底部及顶部分别设置下滑轨5及上滑轨6,且下滑轨5与上滑轨6相互平行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的下滑轨5上另设滑台7,滑台7上表面设置升降工作台8,升降工作台8上表面另通过夹具9安装至少一个沙箱10,所述的上滑轨6另设倒流器及浇铸器,所述的倒流器由倒流滑块11及导流槽12构成,所述的倒流滑11块一端与上滑轨6连接,另一端与导流槽12铰接,所述的导流槽12截面为三角形或矩形,所述的浇铸器由浇铸滑块13、挂架14及浇包15构成,所述的浇铸滑块13—端与上滑轨6连接,另一端与挂架14铰接,所述挂架14另一端设“U”型挂环16,并通过“U”型挂环16与浇包15连接,所述的舱室壁3上另设安全阀17、压力表18、真空表19、真空电磁阀20、加压电磁阀21及紧急泄压阀22,其中真空电磁阀20、加压电磁阀21另通过管23道与气泵24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铸造舱,由支架、舱门、舱室构成,舱室安装在机架上,舱门与舱室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与舱室结合处另设气密圈,所述的舱室底部及顶部分别设置下滑轨及上滑轨,且下滑轨与上滑轨相互平行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的下滑轨上另设滑台,滑台上表面设置升降工作台,升降工作台上表面另通过夹具安装至少一个沙箱,所述的上滑轨另设倒流器及浇铸器,所述的倒流器由倒流滑块及导流槽构成,所述的倒流滑块一端与上滑轨连接,另一端与导流槽铰接,所述的导流槽截面为三角形或矩形,所述的浇铸器由浇铸滑块、挂架及浇包构成,所述的浇铸滑块一端与上滑轨连接,另一端与挂架铰接,所述挂架另一端设“U”型挂环,并通过“U”型挂环与浇包连接,所述的舱室壁上另设安全阀、压力表、真空表、真空电磁阀、加压电磁阀及紧急泄压阀,其中真空电磁阀、加压电磁阀另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
【文档编号】B22D45/00GK203495213SQ20132056540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卢小利 申请人:河南正旭精密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