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10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通过将模具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并模座转动连接设置在机架上,由驱动马达驱动模座带动上模具和下模具一起摆动,铸液在浇注时由于上模具、下模具一起由与水平面平行的角度向与水平面呈30度到40度的夹角位置摆动,铸液在模腔内分配均匀,可以铸造结构复杂的产品;另外,上模具和下模具均由模具钢制造,成型产品表面粗糙度良好,可以达到Ra:12.5、产品生产效率高且一致性良好、模具使用寿命长可达到70000模次到100000模次、产品尺寸精度高。
【专利说明】
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模具为浇铸制造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工具,由于其加工速度快、质量稳定、产品一致性好而得到广泛应用。
[0003]现有技术中用于生产调温器壳体的模具,均采用砂型铸造,即模具是一次性的,一个砂型只能铸造一个产品,并且砂型铸造时产品的表面粗糙度大,产品外观很难满足要天求;另外,由于产品结构复杂,砂型铸造的合格率低,造成产品生产效率低、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调温器壳体生产用的模具生产效率低、表面精糙度大、产品合格率低的不足。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包括采用模具钢制造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有用于将上模具和下模具固定在一起的定位销,所述下模具上设有与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均设有用于浇铸产品的模腔,所这所述上模具、下模具上还设有用于储存铸液在铸液冷却时用于对产品进行补缩的补缩帽口,所述补缩帽口与模腔相通,所述上模具或下模具上还设有用于模腔与外界相通的浇道;
[0006]还包括用于形成产品上腔体的砂芯,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砂芯的砂芯定位腔;
[0007]还包括用于驱动上模具、下模具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机架、转动连接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固定上模具、下模具的模座和设置在机架上用于驱动模座摆动的驱动马达,所述模座由销轴连接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销轴由驱动马达驱动,所述模座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模座摆动幅度的限位开关,所述驱动马达由限位开关控制,所述模座的摆幅度为从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摆动到与水平面呈30度到40度夹角的位置上;
[0008]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设有便于取下上模具的弹簧,所述上模具上设有用于容纳弹簧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直径与弹簧相适配,所述下模具上设有用于取下产品的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模腔的底壁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上还设有在上模具和下模具装配时用于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校正的校正块,所述校正块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校正块至少有一个侧面与下模具侧面平齐,所述上模具上设有与校正块相适配的校正槽,通过设置校正块和校正槽,上模具和下模具在装配时装配精度高,即上模具与下模具的相对位置准确,提高产品的质量?’另夕卜,通过使校正块至少有一个侧面与下模具侧面平齐,使上模具和下模具便于装配,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0010]作为优选,所述砂芯定位腔包括设置在上模具上的上半部和设置在下模具上的下半部,所述下半部的深度大于上半部的深度,通过将砂芯定位腔设置为上半部和下半部并且使下半部的深度大于上半部的深度,装配过程中砂芯装配更加方便,提高了砂芯的装配精度,从而提闻了广品的精度。
[0011]作为优选,所述容纳孔内还设有用于对弹簧进行导向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长度大于容纳孔的深度,所述下模具上设有用于容纳导向柱的盲孔,所述下模具上还设有用于定位弹簧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直径与弹簧相适配,所述弹簧槽与盲孔相通,通过设置导向柱和弹簧槽,可以防止上模具和下模具在装配时弹簧收缩不正确,在损坏弹簧的时使上模具取下操作不方便,通过设置导向柱和弹簧槽,弹簧收缩时位置正确,延长了弹簧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设置导向柱进一步起到校正弹簧位置的作用,延长了弹簧的使用寿命。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模具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并模座转动连接设置在机架上,由驱动马达驱动模座带动上模具和下模具一起摆动,铸液在浇注时由于上模具、下模具一起由与水平面平行的角度向与水平面呈30度到40度的夹角位置摆动,铸液在模腔内分配均匀,可以铸造结构复杂的产品;另外,上模具和下模具均由模具钢制造,成型产品表面粗糙度良好,可以达到Ra:12.5、产品生产效率高且一致性良好、模具使用寿命长可达到70000模次到100000模次、产品尺寸精度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的示意图,
[0014]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中上模具的示意图,
[0015]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中下模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包括采用模具钢制造的上模具I和下模具2,所述上模具I上设有用于将上模具I和下模具2固定在一起的定位销3,所述下模具2上设有与定位销3相适配的定位孔4,所述上模具I和下模具2之间均设有用于浇铸产品的模腔5,所这所述上模具1、下模具2上还设有用于储存铸液在铸液冷却时用于对产品进行补缩的补缩帽口6,所述补缩帽口 6与模腔5相通,所述上模具I或下模具2上还设有用于模腔5与外界相通的浇道7 ;
[0017]为了使上模具I与下模具2装配方便,所述定位销3的端部还可以设置导向头,所述导向头的形状可以为圆台形,所述导向头的形状也可以为棱台形,所述导向头与定位销3为一体式结构,为了提高定位销3的强度可以将定位销3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多边形;
[0018]还包括用于形成产品上腔体的砂芯,所述上模具I和下模具2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砂芯的砂芯定位腔,所述砂芯即现有技术中的砂芯,即现有技术中用于铸造具有内腔的产品的砂芯,所述砂芯的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所述砂芯的形状应根据产品的结构合理设置;
[0019]还包括用于驱动上模具1、下模具2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机架8、转动连接设置在机架8上用于固定上模具1、下模具2的模座9和设置在机架8上用于驱动模座9摆动的驱动马达10,所述模座9由销轴11连接设置在机架8上,所述销轴11由驱动马达10驱动,所述模座9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模座9摆动幅度的限位开关12,所述驱动马达10由限位开关12控制,所述模座9的摆幅度为从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摆动到与水平面呈30度到40度夹角的位置上;
[0020]所述驱动马达10通过螺栓连接设置在机架8上,所述限位开关12应当设置有一对,以限制模座9的摆动幅度,使用过程中模座9的摆动方式应当是匀速的摆动且模座9的摆动速度应当进行使理的选择,即根据铸液的注入速度进行使理的选择;
[0021]所述上模具I与下模具2之间设有便于取下上模具I的弹簧,所述上模具I上设有用于容纳弹簧的容纳孔13,所述容纳孔13的直径与弹簧相适配,所述下模具2上设有用于取下产品的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模腔5的底壁上。
[0022]所述弹簧与顶板的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设置方式相同。
[0023]可选的,所述下模具2上还设有在上模具I和下模具2装配时用于对上模具I和下模具2进行校正的校正块14,所述校正块14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校正块14至少有一个侧面与下模具2侧面平齐,所述上模具I上设有与校正块14相适配的校正槽15。
[0024]可选的,所述砂芯定位腔包括设置在上模具I上的上半部16和设置在下模具2上的下半部17,所述下半部17的深度大于上半部16的深度。
[0025]可选的,所述容纳孔13内还设有用于对弹簧进行导向的导向柱18,所述导向柱18的长度大于容纳孔13的深度,所述下模具2上设有用于容纳导向柱18的盲孔19,所述下模具2上还设有用于定位弹簧的弹簧槽20,所述弹簧槽20的直径与弹簧相适配,所述弹簧槽20与盲孔19相通。
[0026]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先将下模具2固定在模座9上,然后再将砂芯固定在下模具2上,最后将上模具I固定在下模具2上,上模具I和下模具2固定完成后,向模具内浇注铸液,在浇注铸液的同时使马达带动上模具I和下模具2做匀速转动,铸液浇注完成后,待铸液冷却;铸液凝固后使模座9复位并打开上模具I和下模具2,在弹簧的作下,上模具I取下操作十分方便,上模具I取下后利用顶板将产品顶出;通过将模具分为上模具I和下模具2并模座9转动连接设置在机架8上,由驱动马达10驱动模座9带动上模具I和下模具2 —起摆动,铸液在浇注时由于上模具1、下模具2 —起由与水平面平行的角度向与水平面呈30度到40度的夹角位置摆动,铸液在模腔5内分配均匀,可以铸造结构复杂的产品;另外,上模具I和下模具2均由模具钢制造,成型产品表面粗糙度良好,可以达到Ra:
12.5、产品生产效率高且一致性良好、模具使用寿命长可达到70000模次到100000模次、产品尺寸精度闻。
[002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旨在体现本发明的突出技术效果和优势,并非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的是,一切基于本发明技术内容所做出的修改、变化或者替代技术特征,皆应涵盖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主张的技术范畴内。
【权利要求】
1.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模具钢制造的上模具(I)和下模具(2),所述上模具(I)上设有用于将上模具(I)和下模具(2)固定在一起的定位销(3),所述下模具(2)上设有与定位销(3)相适配的定位孔(4),所述上模具(I)和下模具(2)之间均设有用于浇铸产品的模腔(5),所这所述上模具(I)、下模具(2)上还设有用于储存铸液在铸液冷却时用于对产品进行补缩的补缩帽口(6),所述补缩帽口(6)与模腔(5)相通,所述上模具(I)或下模具(2)上还设有用于模腔(5)与外界相通的浇道(7); 还包括用于形成产品上腔体的砂芯,所述上模具(I)和下模具(2)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砂芯的砂芯定位腔; 还包括用于驱动上模具(I)、下模具(2)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机架(8)、转动连接设置在机架(8)上用于固定上模具(I)、下模具(2)的模座(9)和设置在机架(8)上用于驱动模座(9)摆动的驱动马达(10),所述模座(9)由销轴(11)连接设置在机架(8)上,所述销轴(11)由驱动马达(10)驱动,所述模座(9)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模座(9)摆动幅度的限位开关(12),所述驱动马达(10)由限位开关(12)控制,所述模座(9)的摆幅度为从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摆动到与水平面呈30度到40度夹角的位置上; 所述上模具(I)与下模具(2)之间设有便于取下上模具(I)的弹簧,所述上模具(I)上设有用于容纳弹簧的容纳孔(13),所述容纳孔(13)的直径与弹簧相适配,所述下模具(2)上设有用于取下产品的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模腔(5)的底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上还设有在上模具(I)和下模具(2)装配时用于对上模具(I)和下模具(2)进行校正的校正块(14),所述校正块(14)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校正块(14)至少有一个侧面与下模具(2)侧面平齐,所述上模具(I)上设有与校正块(14)相适配的校正槽(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芯定位腔包括设置在上模具(I)上的上半部(16)和设置在下模具(2)上的下半部(17),所述下半部(17)的深度大于上半部(16)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温器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13)内还设有用于对弹簧进行导向的导向柱(18),所述导向柱(18)的长度大于容纳孔(13)的深度,所述下模具(2)上设有用于容纳导向柱(18)的盲孔(19),所述下模具(2)上还设有用于定位弹簧的弹簧槽(20),所述弹簧槽(20)的直径与弹簧相适配,所述弹簧槽(20)与盲孔(19)相通。
【文档编号】B22C9/22GK203944801SQ201420433269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日
【发明者】李义, 李丽雯, 刘国喜, 吴晓佳 申请人:浙江振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