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1445阅读:28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不锈钢”一词不仅仅是单纯指一种不锈钢,而是表示一百多种工业不锈钢,所开发的每种不锈钢都在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性能。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弄清用途,然后再确定正确的钢种。和建筑构造应用领域有关的钢种通常只有六种。它们都含有17~22%的铬,较好的钢种还含有镍。添加钼可进一步改善大气腐蚀性,特别是耐含氯化物大气的腐蚀。不锈钢广泛的应用在生产生活中,手机充电插口、笔记本挂钩、汽车零部件等都是不锈钢零件,这些零件需要的不锈钢不仅密度需要均匀,而且尺寸精度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配料:将粘结剂与不锈钢粉配制成混料,置于捏合机中,在160-180℃温度下混合4小时,其中,所述粘结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聚甲醛80-90%、抗氧化剂2-5%、硬脂酸1-5%、聚乙烯2-5%和醋酸乙烯聚物1-5%;

B)注射成形:将步骤A形成的配料置于注射成形机内,在温度为170-200℃,注射压力为40-120MPa,模温60-140℃条件下,加工成坯件;

C)脱脂:将坯件放于硝酸和氮气中加热至110-125℃,滞留4-6h,去除粘结剂中的聚甲醛;

D)烧结:步骤C脱脂后的坯件加热至800-900℃做预烧,去除剩余的粘结剂,然后置于烧结炉中,使用氩气烧结,温度为1200-1400℃,烧结150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混料由以下原料按照体积百分比组成:粘结剂40-48%、不锈钢粉末52-60%,且粘结剂的体积百分比与不锈钢的体积百分比之和为10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结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聚甲醛85-90%、抗氧化剂3-5%、硬脂酸2-5%、聚乙烯3-5%和醋酸乙烯聚物3-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结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聚甲醛85%、抗氧化剂4%、硬脂酸3%、聚乙烯4%和醋酸乙烯聚物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混料由以下原料按照体积百分比组成:粘结剂45%、不锈钢粉末5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本发明生产的不锈钢零件内部组织均匀,密度可达到99.5-100%,机械性能好,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一次成形,无需后加工,大大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配料:将粘结剂与不锈钢粉配制成混料,置于捏合机中,在160℃温度下混合4小时,其中,混料中粘结剂占体积百分比的40%、不锈钢粉末占体积百分比的60%;所述粘结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聚甲醛80%、抗氧化剂2%、硬脂酸1%、聚乙烯2%和醋酸乙烯聚物1%;

B)注射成形:将步骤A形成的配料置于注射成形机内,在温度为170℃,注射压力为40MPa,模温60℃条件下,加工成坯件;

C)脱脂:将坯件放于硝酸和氮气中加热至110℃,滞留4h,去除粘结剂中的聚甲醛;

D)烧结:步骤C脱脂后的坯件加热至800℃做预烧,去除剩余的粘结剂,然后置于烧结炉中,使用氩气烧结,温度为1200℃,烧结150min。

实施例2

一种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配料:将粘结剂与不锈钢粉配制成混料,置于捏合机中,在165℃温度下混合4小时,其中,混料中粘结剂占体积百分比的42%、不锈钢粉末占体积百分比的58%;所述粘结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聚甲醛83%、抗氧化剂3%、硬脂酸2%、聚乙烯3%和醋酸乙烯聚物2%;

B)注射成形:将步骤A形成的配料置于注射成形机内,在温度为180℃,注射压力为60MPa,模温80℃条件下,加工成坯件;

C)脱脂:将坯件放于硝酸和氮气中加热至115℃,滞留4.5h,去除粘结剂中的聚甲醛;

D)烧结:步骤C脱脂后的坯件加热至830℃做预烧,去除剩余的粘结剂,然后置于烧结炉中,使用氩气烧结,温度为1250℃,烧结150min。

实施例3

一种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配料:将粘结剂与不锈钢粉配制成混料,置于捏合机中,在170℃温度下混合4小时,其中,混料中粘结剂占体积百分比的44%、不锈钢粉末占体积百分比的56%;所述粘结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聚甲醛85%、抗氧化剂3%、硬脂酸3%、聚乙烯3%和醋酸乙烯聚物3%;

B)注射成形:将步骤A形成的配料置于注射成形机内,在温度为185℃,注射压力为70MPa,模温100℃条件下,加工成坯件;

C)脱脂:将坯件放于硝酸和氮气中加热至120℃,滞留5h,去除粘结剂中的聚甲醛;

D)烧结:步骤C脱脂后的坯件加热至850℃做预烧,去除剩余的粘结剂,然后置于烧结炉中,使用氩气烧结,温度为1300℃,烧结150min。

实施例4

一种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配料:将粘结剂与不锈钢粉配制成混料,置于捏合机中,在175℃温度下混合4小时,其中,混料中粘结剂占体积百分比的46%、不锈钢粉末占体积百分比的54%;所述粘结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聚甲醛88%、抗氧化剂4%、硬脂酸4%、聚乙烯4%和醋酸乙烯聚物4%;

B)注射成形:将步骤A形成的配料置于注射成形机内,在温度为190℃,注射压力为100MPa,模温120℃条件下,加工成坯件;

C)脱脂:将坯件放于硝酸和氮气中加热至123℃,滞留5.5h,去除粘结剂中的聚甲醛;

D)烧结:步骤C脱脂后的坯件加热至870℃做预烧,去除剩余的粘结剂,然后置于烧结炉中,使用氩气烧结,温度为1350℃,烧结150min。

实施例5

一种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配料:将粘结剂与不锈钢粉配制成混料,置于捏合机中,在180℃温度下混合4小时,其中,混料中粘结剂占体积百分比的48%、不锈钢粉末占体积百分比的52%;所述粘结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聚甲醛90%、抗氧化剂5%、硬脂酸5%、聚乙烯5%和醋酸乙烯聚物5%;

B)注射成形:将步骤A形成的配料置于注射成形机内,在温度为200℃,注射压力为120MPa,模温140℃条件下,加工成坯件;

C)脱脂:将坯件放于硝酸和氮气中加热至125℃,滞留6h,去除粘结剂中的聚甲醛;

D)烧结:步骤C脱脂后的坯件加热至900℃做预烧,去除剩余的粘结剂,然后置于烧结炉中,使用氩气烧结,温度为1400℃,烧结150min。

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