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出现铅漏空现象的灌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1361阅读:1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出现铅漏空现象的灌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出现铅漏空现象的灌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材料铅和钨均具有良好的防辐射功能。其中,铅是人类较早提炼出来的一种金属,是最软的重金属,也是密度大的金属之一,其延展性良好,易与其他金属制成合金,铅合金大量用于制造铅酸蓄电池的极板,铅管和铅板用作防护材料。而金属钨是一种比较稀有的金属,是最难熔的金属,熔点高达3410℃。在相同体积下,与金属材料铅相比,金属材料钨具有质量高、成本高的缺点,因而铅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但是,由于铅比较难于加工,目前大多采用模具灌铅工艺来对铅进行加工,即将铅先加热使其融化后再灌入模具中,这种传统的工艺容易出现漏空现象,难以保证所灌入铅的密实性,大大影响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出现铅漏空现象的灌铅方法,有效减少漏空现象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出现铅漏空现象的灌铅方法,包括:

将待加工铅块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将第一部分铅块装入盛放装置中;

对盛放装置加热,直至其中的第一部分铅块融化后停止加热;

待盛放装置内的第一部分铅冷却下沉后,在其表面加入第二部分铅块,并在表面进行加热,直至铅块融化后停止加热。

其中,所述盛放装置为镂空铸铁。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部分铅块的分量多于第二部分铅块的分量。

其中,在所述对盛放有第一部分铅块的盛放装置加热的步骤中,采用中频感应电炉来对盛放装置加热。

其中,在所述待盛放装置内加入第二部分铅块并在表面进行加热的步骤中,采用氧气烧的方式对表面的第二部分铅块进行加热。

其中,还包括步骤:待盛放装置内的第一部分铅块和第二部分铅块经加热融化、冷却后,对盛放装置内的铅块进行捶打。

其中,还包括步骤:在捶打之后,对盛放装置的各个面进行加工,将其铣成薄壁。

其中,经加工之后,所述盛放装置的各个面的厚度余量为0.5mm~1mm。

其中,所述对盛放装置内的铅块进行捶打的方法为:先通过夹具夹紧盛放装置,在盛放装置的灌铅口上方放置一铁块,再用铁锤捶打。

其中,在所述待盛放装置内加入第二部分铅块并在表面进行加热的步骤中,待铅高出盛放装置的灌铅口2mm~3mm时停止冷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灌铅工艺,将铅块分批放入镂空铸铁中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加热,还对镂空铸铁中经加热冷却后的铅块进行捶打,可有效较少灌铅漏空现象,且易于加工,降低了加工难度,这样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可放心采用同样具有防辐射作用但相对质量轻、成本低的金属材料铅来替代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防止出现铅漏空现象的灌铅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盛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防止出现铅漏空现象的灌铅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出现铅漏空现象的灌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待加工的铅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分量较多、第二部分的分量较少,这两部分在后续流程中将会分别进行不同处理。

步骤102、将分量较多的第一部分铅块装入盛放装置中。

本实施例中,盛放装置采用镂空铸铁,如图2所示,其上表面开设有灌铅口,镂空铸铁的具体结构、大小以及灌铅口的具体位置、大小和形状均不限于图2中所示,可以根据当前需要进行相应设计。

步骤103、将盛放有铅块的漏空铸铁放置于加热炉中进行加热,直至其中的铅块融化后停止加热、冷却。

本实施例中对铅块采用的是加热融化方式,为保证加热效果和加热速度,可采用中频感应电炉(以下简称中频炉)来进行加热。中频炉是一种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变为中频(300HZ以上至1000HZ)的电源装置,把三相工频交流电,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变为可调节的中频电流,供给由电容和感应线圈里流过的中频交变电流,在感应圈中产生高密度的磁力线,并切割感应圈里盛放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产生很大的涡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金属。中频炉的工作频率在50~10Hz之间,广泛用于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熔炼。与其他铸造设备相比较,中频炉具有热效率高、熔炼时间短、合金元素烧损少、熔炼材质广、对环境污染小、能精确控制金属液的温度和成分等优点。

步骤104、待盛放装置内的铅冷却下沉后,在其表面加入少量的第二部分铅块,并在表面进行氧气烧。

在前一步骤103中,铅块被加热融化后再冷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少量的漏空现象,因而本步骤104中通过氧气烧的方式使得第二次加入的少量铅块融化,以填补漏空的地方,待铅略高于灌铅口时(如2mm~3mm)停止冷却。通过此步骤,可进一步减少漏空现象,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步骤105、对盛放装置内的冷却后的铅进行捶打,减小铅块的内部空隙,使其更加结实。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捶打的力度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可先通过夹具稳稳夹紧盛放装置的两侧,在灌铅口上方放置一铁块,再用12磅铁锤捶打。在捶打过程中,铁块仅起到辅助作用,因而其大小可根据铅块的大小来进行选择,适中即可,另外尽量选择平面结构,以方便捶打。

至此,完成整个灌铅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较,本实施例中的灌铅工艺有以下不同:

1、工序相反:在传统工艺中,采用的方式为先将铅块加热融化,再将其倒入模具中,在倒入过程中,由于铅的温度不够均匀、冷却时间不一致,夹杂有空气,从而会出现较多的漏空现象;而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方式为现将铅块放置于镂空铸铁中,再对其加热融化,在此过程中铅受热均匀,冷却过程相对较为统一,因而会减少漏空现象。

2、对铅的处理方法不同:在传统工艺中,对所有铅块进行统一加热融化处理,一次性完成灌铅;而在本实施例中,将铅块分成两部分,通过先后两次加热融化处理,后次操作可克服前次操作所产生的缺陷,进一步减少漏空现象。

3、本实施例还增加了些以减少铅块空隙的辅助性操作,如对铅块进行捶打,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出现铅漏空现象的灌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将待加工的铅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分量较多、第二部分的分量较少,这两部分在后续流程中将会分别进行不同处理。

步骤302、将分量较多的第一部分铅块装入盛放装置中。

本实施例中,盛放装置采用镂空铸铁,如图2所示,其上表面开设有灌铅口,镂空铸铁的具体结构、大小以及灌铅口的具体位置、大小和形状均不限于图2中所示,可以根据当前需要进行相应设计。

步骤303、将盛放有铅块的漏空铸铁放置于加热炉中进行加热,直至其中的铅块融化后停止加热、冷却。

步骤304、待盛放装置内的铅冷却下沉后,在其表面加入少量的第二部分铅块,并在表面进行氧气烧。

步骤305、对盛放装置内的冷却后的铅进行捶打,减小铅块的内部空隙,使其更加结实。

步骤306、对盛放装置进行加工。

经过捶打后,即可对镂空铸铁的各个面进行加工,将铸铁铣成薄壁,留余量0.5~1mm,这样可使两个灌铅铸铁相连时仍具有防辐射作用。

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二增加了对灌铅后铸铁进行加工的步骤,使得铸铁铣成薄壁,这样可以在应用过程中保持其较强的防辐射效果。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