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感应式铜线退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848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退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磁感应式铜线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企业现有退火装置主要采用热管式退火和接触式电刷传输大电流式退火,前者直接加热加热不均匀,且加热效率低,基本已经淘汰,后者由于靠电刷传输电流,电极轮转动使的阻力较大,单丝和电极轮间有时会产生火花,影响电线的表面质量,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式铜线退火装置,为克服上述的不足,采用电磁感应退火的方式,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达到给电线退火的目的,工作时阻力较小,退火效率更高,能够实现退火速度自动跟踪,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感应式铜线退火装置,包括放线轮、第一导轮、感应线圈、保温棉底座、保温棉、第二导轮、第三导轮、冷却池、第四导轮、第五导轮、收线轮、从动带轮、电机、主动带轮、传动带、机体;其中:放线轮、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第四导轮、第五导轮、收线轮依次与机体连接,保温棉上绕有感应线圈,保温棉与保温棉底座连接,保温棉底座与机体连接,第三导轮与第五导轮之间设有冷却池,冷却池与机体连接,冷却池底部设有第四导轮、电机与机体连接,电机与主动带轮同轴连接,主动带轮通过传动带与从动带轮连接,从动带轮与收线轮同轴连接。

一种电磁感应式铜线退火装置,其中:感应线圈连接有电磁加热控制器。

一种电磁感应式铜线退火装置,其中:保温棉为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采用电磁感应退火的方式,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达到给电线退火的目的,工作时阻力较小,退火效率更高,能够实现退火速度自动跟踪,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放线轮1、第一导轮2、感应线圈3、保温棉底座4、保温棉5、第二导轮6、第三导轮7、冷却池8、第四导轮9、第五导轮10、收线轮11、从动带轮12、电机13、

主动带轮14、传动带15、机体1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电磁感应式铜线退火装置,包括放线轮1、第一导轮2、感应线圈3、保温棉底座4、保温棉5、第二导轮6、第三导轮7、冷却池8、第四导轮9、第五导轮10、

收线轮11、从动带轮12、电机13、主动带轮14、传动带15、机体16;其中:放线轮1、第一导轮2、第二导轮6、第三导轮7、第四导轮9、第五导轮10、收线轮11依次与机体16连接,保温棉5上绕有感应线圈3,保温棉5与保温棉底座4连接,保温棉底座4与机体16连接,第三导轮7与第五导轮10之间设有冷却池8,冷却池8与机体16连接,冷却池8底部设有第四导轮9、电机13与机体16连接,电机13与主动带轮14同轴连接,主动带轮14通过传动带15与从动带轮12连接,从动带轮12与收线轮11同轴连接。

实施例2、一种电磁感应式铜线退火装置,其中:感应线圈3连接有电磁加热控制器,电磁加热控制器对电线加热温度进行控制,同时对退火速度自动跟踪。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电磁感应式铜线退火装置,其中:保温棉5为圆柱形,将热能集中在铜线上,同时让包裹在保温棉5外层的感应线圈3保持较低温度。其余同实施例1。

工作原理:

启动电机13,电机13带动主动带轮14转动,主动带轮14通过传动带15带动从动带轮12转动,从动带轮12带动收线轮11转动进行收线,同时收线轮11对电线施加拉力使放线轮1放线,电磁加热控制器控制感应线圈3对保温棉5内的电线加热,加热后的电线通过第三导轮7和第四导轮9进入冷却池8,电线接触冷却液进行退火,工作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