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模数齿轮感应加热的辅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838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大模数齿轮感应加热的辅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装置是属于感应加热领域的一种用于大模数齿轮感应加热的辅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各种机械设备的参数不断提高,相应的齿轮承载能力、运行品质及体积大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对齿轮感应加热工艺有了更巨大的挑战,传统仿形线圈感应加热装置的淬火工艺,实现了齿面淬火,提高了齿面硬度,但该淬火后的硬化层在齿面分布不均匀,由于在感应加热时,齿轮轮廓与仿形线圈之间的间距并不能一定保证均匀分配,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使得齿轮在同一圆周上各点温度存在受热不相同现象,因而齿轮的淬硬层深度不一致,在实际应用中轮齿会产生后续问题,例如齿轮硬度不均匀导致齿轮的耐磨性降低,产生齿轮提前失效,不能满足现代齿轮零件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一种定位盘通过定位螺栓与托盘紧固,将齿轮紧固在仿形线圈中,使齿轮轮廓与仿形线圈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的一种用于大模数齿轮感应加热的辅助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要包括仿形线圈、固定板、定位盘、齿轮凸键轴、托盘、定位螺栓、紧定螺钉、升降支柱、冷却池,仿形线圈均匀的分布在齿轮轮廓外侧,使得齿轮同一圆周上各点在感应加热时受热温度保持一致,齿轮通过固定板支撑,与齿轮凸键轴形成配合,固定板通过焊接与定位盘连接,齿轮凸键轴又通过焊接与固定板相连接,定位盘通过定位螺栓与托盘定位紧固,托盘可以通过调节紧定螺钉与固定板紧固,升降支柱置于冷却池内部,待齿轮加热到900度左右后,升降支柱通过操控装置控制齿轮升降,使齿轮进入冷却池进行淬火冷却。

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如下技术方案:首先将齿轮放置于装有三个定位螺栓的定位盘上,通过齿轮凸键轴与齿轮键槽的间隙配合,固定在定位盘上的固定板上,再将定位盘同齿轮一同拿起,从仿形线圈上方通过与下面托盘中的三个螺栓孔相配合,这里定位螺栓的长度L一定要大于图2中所示齿轮距离托盘的长度D,只有保证了L>D时,才能避免仿形线圈在齿轮放入过程中不被磕碰或剐蹭,如果在齿轮放入过程中定位盘与托盘不相匹配时,通过调节紧定螺钉,旋转托盘,直到定位盘和托盘通过定位螺栓完全配合为止,最后将紧定螺钉紧固,这样就可以保证了齿轮轮廓与仿形线圈其中任意两点的间距a与b相等(如图1中所示),从而保证了齿轮轮廓与仿形线圈间距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装置比现有感应加热装置带来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通过定位盘和托盘的相互配合,使得齿轮能够精准的定位在仿形线圈中,既避免仿形线圈在齿轮放入过程受到的磕碰或剐蹭现象,起到了保护仿形线圈的作用,又可以保证齿轮与仿形线圈间距的一致性,使得齿轮表面受热均匀,淬硬层深度达到一致,提高齿轮的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

2、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并且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装置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装置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装置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工作视图;

图3是本实用装置一个优选实例的定位盘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装置一个优选实例的托盘俯视图。

图中1、正极连接端;2、进水管;3、齿轮;4、仿形线圈;5、出水管;6、负极连接端;7、固定板;8、定位螺栓;9、升降支柱;10、冷却池;11、定位盘;12、托盘;13、紧定螺钉;14、固定板;15、齿轮凸键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4中,仿形线圈(4)均匀的分布在齿轮(3)轮廓外侧,仿形线圈(4)两侧分别连接进水管(2)和出水管(5),同时又连接正极连接端(1)和负极连接端(6),齿轮(3)通过与齿轮凸键轴(15)配合,固定在固定板(14)上,固定板(14)固定在定位盘(11)上,定位盘(11)通过定位螺栓(8)与托盘(12)紧固,定位盘(11)固定在固定板(7)上方,托盘(12)通过紧定螺钉(13)固定,升降支柱(9)放置于冷却池(10)内部。

在图1-图2实施中,正极连接端(1)和负极连接端(6)接通电源,进水管(2)接通水管通水给加热的仿形线圈(4)冷却降温,通过出水管(5)排出,将齿轮(3)放置于装有三个定位螺栓(8)的定位盘(11)上,通过齿轮(3)键槽与齿轮凸键轴(15)的间隙配合,固定在定位盘(11)上的固定板(14)上,再将定位盘(11)同齿轮(3)一同拿起,通过调节紧定螺钉(13)使得定位盘(11)从仿形线圈(4)上方通过与下面托盘(12)中的三个螺栓孔相互配合,待齿轮(3)加热至900度左右时,升降支柱(9)通过操控装置将齿轮(3)送入去冷却池(10)中进行淬火冷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