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套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护套组件,解决了现有脆性大的工件加工过程中容易碎裂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保护套组件,包括套设于工件两端的上、下模套,所述上、下模套之间套接有与工件相适配的保护圈,所述上、下模套与工件之间分别设置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圈的两个端面均抵触于保护垫。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主要使用保护套组件套接在脆性材质的工件外,起到防止工件破碎开裂的作用。
【专利说明】
一种保护套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保护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护套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许多模具生产加工企业,根据模具成型出来的不同产品,会生产加工出不同材质的模具。而生产出一个可以应用的模具需要经过多次加工,一些脆性材质的模具,比如金刚石或者光学玻璃等,使用磨床、车床或电火花加工时,现有技术中对于此种脆性较大的工件未采取保护措施,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工件容易发生破碎开裂,从而导致工件损坏;同时对于一种圆柱体的工件,经过高精磨削后,其侧面和端面光滑,假设后续加工处理时未进行较好的保护,表面容易被磨损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套组件,在脆性材质工件进行加工时,使用保护套组件套接在脆性材质的工件外,起到防止工件破碎开裂的作用。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保护套组件,包括套设于工件两端的上模套和下模套,所述上、下模套之间套接有与工件相适配的保护圈,所述上、下模套与工件之间分别设置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圈的两端均抵触于保护垫。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组件套接在脆性材质工件外,对工件具有保护作用,在工件进行冲孔等加工时,起到防止工件破碎开裂的作用,保护圈的上下两端均抵触到保护垫,使得工件侧壁每个部位都能够内保护,同时工件表面光滑,在安装或者拆卸时,工作人员可以握持下模套将工件取下,从而不会破坏工件表面的光洁度。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圈套接工件的一面为光滑面。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电火花加工,工件晃动时会与保护圈内壁发生摩擦,而将保护圈的内壁设置成光滑,因此摩擦系数小,与工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小,工件不会被磨损。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圈外表面设有粗糙面,所述粗糙面与下模套呈抵触设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保护圈与下模套之间的摩擦力,在保证保护圈能够从下模套上拆卸下的情况下,在工件加工产生晃动时,保护圈不会在下模套中上下滑动。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圈的内径为5cm?8cm。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圈内径具有不同的规格尺寸,而外径不变,依旧能够套接在同一个上、下模套之间,但可以对不同直径的工件进行保护,从而提高了保护套组件的灵活性。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套设置有卡槽,靠近所述下模套的保护垫一体成型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呈卡嵌配合。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垫起到保护工件两个端部的效果,而将下发的保护垫通过卡块固定连接在下模套上,使得工件上端面进行加工时,下方保护垫始终对工件的下端面具有保护作用。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圈由高速钢或H13的其中一种制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高速钢或者H13制成的保护圈,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使得当工件碰撞到保护圈时,工件不容易碎裂;同时使用高速钢或者H13制成的保护圈具有一定的光洁度,当保护圈与工件相互摩擦时,产生的摩擦力小,工件表面不会被磨损,因此使用此种材质制成的保护圈能够起到保护工件的作用。
[00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下模套均由锰钢材料制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锰钢材料是一种高强度钢材,在工件加工时,会对下模套产生一定的压力,而锰钢材料下模套可以承受冲击、挤压等恶劣的外界作用力,提高保护套组件的使用寿命。
[00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有:第一为保护圈起到保护工件的作用,工件套接保护圈后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碎裂;第二为保护圈套设在工件外可以保护工件的侧壁,通过保护垫衬垫在工件上、下两端可以保护工件端部的光洁度,因此工件表面不会被磨损;第三为在工件下方套接下模套,同时下模套固定保护垫实现保护垫衬垫在工件的下端,起到保护工件端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用于体现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实施例用于体现保护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实施例用于体现下模套固定保护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中I部的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1、上模套;2、下模套;3、保护圈;31、通孔;4、保护垫;5、光滑面;6、粗糙面;7、卡槽;8、卡块;9、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结合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保护套组件,包括上模套1、下模套2、保护圈3和保护垫4。如图2所示,用于体现工件9的结构示意图,中间为一种所需要被保护的脆性材质工件9,最为常见的是金刚石或者玻璃纤维,现有技术中,对该类工件9进行加工时,无论是采用电火花加工或者采用磨床加工,工件9受到较大压力时容易出现碎裂的状况。
[0027]而本实施例的保护套组件安装在工件9上后对工件9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工件9在加工过程中不容易损坏。结合图3所示,保护圈3呈套筒状,中间为通孔31,保护圈3套接在工件9外时,通孔31与工件9呈间隙配合,保护圈3主要对工件9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碎裂,同时通孔31内为光滑面5,工件9在通孔31发生位置改变与光滑面5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小,因此工件9侧壁不会磨损。
[0028]由于生产加工厂需要生产出不同尺寸的工件9,因此保护圈3有多种,主要是配合不同直径的工件9具有不同通孔31大小,即保护圈3的内径范围在5厘米到8厘米之间,保护圈3的外径大小不变,具有此范围内通孔31大小的保护圈3,可以大部分的脆性材质的工件9
进行套接。
[0029]上模套I与下模套2形状结构相同,上模套I套设在工件9上端,下模套2套接在工件9的下端。上模套I和下模套2同时套接在保护圈3外,对保护圈3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保护圈3外壁接触下模套2部分设置为粗糙面6,因此保护圈3与下模套2难以发生相对运动。保护垫4设置有两块,分别位于工件9的两端,且位于上模套I和下模套2内。
[0030]结合图4和图5所示,保护垫4为圆形其中部也开设有孔,保护垫4沿其直径方向固定连接有卡块8,下模套2的底部沿其直径方向开设有卡块8呈嵌设配合的卡槽7,卡块8卡嵌在卡槽7内时实现对保护垫4固定连接在下模套2内,优选的卡块8由橡胶材质制成,保护垫4可以从下模套2内取出。更为优选的,在上模套I中也开设有相同结构和形状的卡槽7,位于工件9上方的保护垫4能够固定连接在上模套I内,从而能够较好地保护工件9。
[0031 ]在对工件9进行加工时,需要先将上模套I以及位于上模套I内用于保护工件9上端面的保护垫4从工件9拆卸下。
[0032]本实施例中的上模套I和下模套2均使用锰钢材料制成,而保护圈3和保护垫4则采用尚速钢或者Hl3制成,尚速钢是一种具有尚硬度、尚耐磨性和尚耐热性的工具钢,而Hl3也是一种高韧性的钢。使用高速钢或者H13制成的保护圈3,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使得当工件9碰撞到保护圈3时,工件9不容易碎裂;同时使用高速钢或者H13制成的保护圈3具有一定的光洁度,当保护圈3与工件9相互摩擦时,产生的摩擦力小,工件9表面不会被磨损,因此使用此种材质制成的保护圈3能够起到保护工件9的作用。
[003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主权项】
1.一种保护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于工件(9)两端的上模套(I)和下模套(2),所述上、下模套(I,2)之间套接有与工件(9)相适配的保护圈(3),所述上、下模套(I,2)与工件(9)之间分别设置有保护垫(4),所述保护圈(3)的两端均抵触于保护垫(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圈(3)套接工件(9)的一面为光滑面(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圈(3)外表面设有粗糙面(6),所述粗糙面(6)与下模套(2)呈抵触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护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圈(3)的内径为5cm?8cm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套(2)设置有卡槽(7),靠近所述下模套(2)的保护垫(4) 一体成型有卡块(8),所述卡块(8)与所述卡槽(7)呈卡嵌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圈(3)由高速钢或H13的其中一种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模套(I,2)均由锰钢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B28D7/04GK205703748SQ20162055992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1日
【发明人】范艳宾
【申请人】海盐鑫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