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自动喷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0069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单向自动喷砂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砂机,具体涉及一种单向自动喷砂机。



背景技术:

喷砂机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提高了工件的抗疲劳性,增加了它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涂膜的耐久性,也有利于涂料的流平和装饰,把表面的杂质、杂色及氧化层清除掉,同时使介质表面粗化,消除工件残余应力和提高基材表面硬度的作用。

传统的喷砂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喷砂室,喷砂室内排布有喷砂头,当管件从喷砂室一侧推入后,喷砂头对管件喷出石英砂,石英砂与管件外周撞击,从而去除管件外周的污物和锈渍,上述喷砂机存在以下问题:①石英砂在撞击管件以后会产生扬尘,扬尘会污染喷砂机四周的工作环境,扬尘一方面易引起爆炸,另一方面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②石英砂垂直冲击于管件外周,大部分石英砂在冲击后被管件所反弹,致使石英砂的加工效率较低,且石英砂浪费严重;③石英砂在使用之后难以收集,往往是整理后统一废弃,增加了生产成本;④管件进入喷砂室后,不会自动旋转,只能靠多方向设置喷砂头同时喷砂,造成相同机构的重复及内部结构的复杂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英砂加工效率高、避免扬尘污染工作环境的单向自动喷砂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喷砂室,所述的喷砂室内排布有喷砂头,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将管件推入喷砂室的推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位于推入口设置有覆盖推入口的防尘部,该防尘部由沿推入口横向依次设置的若干个防尘单元组成,该防尘单元由软质材料制成且自然下垂,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水幕循环装置,所述的水幕循环装置包括喷水管道及循环水槽,所述的喷水管道与管件相平行并分别设置于喷砂室两侧,且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喷水口,所述的循环水槽位于喷砂室底部,所述的循环水槽其中一端作为循环端延伸至壳体外侧,所述的循环水槽底部随靠近循环端高度逐渐减低,所述的循环水槽与壳体壁的衔接处设置有过滤石英砂的滤网,所述的喷砂头朝向推入口相反方向并与管件轴向相倾斜,所述的喷砂室设置有二次利用喷砂进行研磨的二次研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防尘部,避免粉尘从研磨室内泄露,污染工作环境,防尘单元由软质材料制成避免阻碍管件伸缩的同时无缝阻挡粉尘,喷砂头相对管件轴向倾斜朝向,使喷砂头的喷砂辐射面积更大,使各位置石英砂的撞击量更均匀,从而提高石英砂加工效率高,喷水管道持续滴水,使石英砂遇水后增重下落的同时避免溅到管件,避免石英砂浑浊于空气之中,此外,循环水槽将带水的石英砂接收后,将水与石英砂分别收集,便于循环使用,降低加工成本,二次研磨装置则进一步加强石英砂的利用率,避免石英砂无参与研磨过程即被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二次研磨装置包括管件支撑机构、管件旋转机构及喷砂循环利用机构,所述的管件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及支撑钢珠,所述的支撑座位于管件下方,所述的支撑钢珠转动设置于支撑座且部分伸出支撑座上方,所述的支撑钢珠伸出支撑座上方的部分与管件下方相抵,所述的管件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座、旋转电机、旋转辊及旋转座位移气缸,所述的旋转座位于管件侧面,所述的旋转座位移气缸安装于壳体并驱动旋转座靠近或远离管件,所述的旋转电机安装于旋转座并驱动旋转辊旋转,所述的旋转辊与管件相抵时驱动管件旋转,所述的喷砂循环利用机构包括循环座、循环辊、循环轨道、循环电机及轨道驱动气缸,所述的循环轨道沿靠近或远离管件的方向设置于喷砂室,所述的循环座滑移于循环轨道,所述的轨道驱动气缸驱动循环座沿循环轨道往复滑移,所述的循环电机安装于循环座并驱动循环辊旋转,所述的循环座上设置有将石英砂引导至循环辊的引导斜面,所述的循环辊与管件相抵时利用收集的石英砂将管件外周进行研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钢珠随着管件伸缩或旋转,减少与支撑座之间的摩擦面积,使伸缩或旋转更加顺利,旋转辊的位置及驱动均可由电控实现,在需要旋转管件时才驱动旋转座靠近管件,并带动管件旋转,而循环座则合理利用管件所反弹的石英砂,将其引导并附着于循环辊表面,用于在循环辊与管件相对旋转时进行二次研磨,充分利用所有石英砂,避免了石英砂利用率有限的问题,并大大增加了加工面积及加工均匀性,此外,还大大降低了喷砂头的数量,简化内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提升推送机构,所述的提升推送机构包括提升座、推送辊、推送电机及提升气缸,所述的提升座位于管件下方并设置有放置管件的提升槽,所述的提升气缸驱动提升座升降,所述的推送电机安装于提升座并驱动推送辊旋转,所述的推送辊与管件相抵时沿管件轴向往复推送,所述的提升气缸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的提升气缸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管件的质量较重,较难平衡送入喷砂室,可将管件一端放置于最外端的支撑座,将提升气缸连同提升座移动至管件下方,电控提升气缸,使提升座上升,直至提升槽与管件下方相抵,实现管件的平衡放置,然后,电控推送电机,驱动推送辊转动,进而将管件推入喷砂室,实现便捷、省力操作,管件未伸入喷砂室的一端往往存在加工盲区,可将已加工完成的一端退出喷砂室,手动转动提升座,即可实现管件的换头加工,减免换头加工所带来的搬运的诸多不便,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壳体顶部设置有给喷水管道供水的水箱,所述的循环水槽的循环端设置有与水箱联通的循环管道,该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将水抽离至水箱的循环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后的水被循环水泵抽离至水箱,给予喷水管道以新的水源供应,简化人工补水的工序,使用更加智能、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循环水槽底部设置有振动马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石英砂容易在循环水槽底部堆积造成循环水槽的堵塞,增设振动马达保持石英砂的流动性,使其聚集于滤网处,便于收集后重复利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喷砂室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向自动喷砂机,包括壳体1,图2仅为喷砂室2内部位于管道其中一侧的结构,另一侧该侧关于管件对称设置,壳体1内设置有喷砂室2,喷砂室2内排布有喷砂头3,壳体1上设置有将管件推入喷砂室2的推入口11,壳体1位于推入口11设置有覆盖推入口11的防尘部,该防尘部由沿推入口11横向依次设置的若干个防尘单元12组成,该防尘单元12由软质材料制成且自然下垂,壳体1内设置有水幕循环装置,水幕循环装置包括喷水管道4及及循环水槽5,喷水管道4与管件相平行并分别设置于喷砂室2两侧,且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喷水口,循环水槽5位于喷砂室2底部,循环水槽5其中一端作为循环端51延伸至壳体1外侧,循环水槽5底部随靠近循环端51高度逐渐减低,循环水槽5与壳体1壁的衔接处设置有过滤石英砂的滤网52,喷砂头3朝向推入口11相反方向并与管件轴向相倾斜,喷砂室2设置有二次利用喷砂进行研磨的二次研磨装置,增设防尘部,避免粉尘从研磨室内泄露,污染工作环境,防尘单元12由软质材料制成避免阻碍管件伸缩的同时无缝阻挡粉尘,喷砂头3相对管件轴向倾斜朝向,使喷砂头3的喷砂辐射面积更大,使各位置石英砂的撞击量更均匀,从而提高石英砂加工效率高,喷水管道4持续滴水,使石英砂遇水后增重下落的同时避免溅到管件,避免石英砂浑浊于空气之中,此外,循环水槽5将带水的石英砂接收后,将水与石英砂分别收集,便于循环使用,降低加工成本,二次研磨装置则进一步加强石英砂的利用率,避免石英砂无参与研磨过程即被浪费。

二次研磨装置包括管件支撑机构、管件旋转机构及喷砂循环利用机构,管件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6及支撑钢珠61,支撑座6位于管件下方,支撑钢珠61转动设置于支撑座6且部分伸出支撑座6上方,支撑钢珠61伸出支撑座6上方的部分与管件下方相抵,管件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座7、旋转电机、旋转辊71及旋转座位移气缸72,旋转座7位于管件侧面,旋转座位移气缸72安装于壳体1并驱动旋转座7靠近或远离管件,旋转电机安装于旋转座7并驱动旋转辊71旋转,旋转辊71与管件相抵时驱动管件旋转,喷砂循环利用机构包括循环座8、循环辊81、循环轨道82、循环电机及轨道驱动气缸83,循环轨道82沿靠近或远离管件的方向设置于喷砂室2,循环座8滑移于循环轨道82,轨道驱动气缸83驱动循环座8沿循环轨道82往复滑移,循环电机安装于循环座8并驱动循环辊81旋转,循环座8上设置有将石英砂引导至循环辊81的引导斜面84,循环辊81与管件相抵时利用收集的石英砂将管件外周进行研磨,支撑钢珠61随着管件伸缩或旋转,减少与支撑座6之间的摩擦面积,使伸缩或旋转更加顺利,旋转辊71的位置及驱动均可由电控实现,在需要旋转管件时才驱动旋转座7靠近管件,并带动管件旋转,而循环座8则合理利用管件所反弹的石英砂,将其引导并附着于循环辊81表面,用于在循环辊81与管件相对旋转时进行二次研磨,充分利用所有石英砂,避免了石英砂利用率有限的问题,并大大增加了加工面积及加工均匀性,此外,还大大降低了喷砂头3的数量,简化内部结构,其中,旋转电机驱动旋转辊71转动、循环电机驱动循环辊81转动均为现有技术,故未在附图中表示旋转电机及循环电机。

还包括提升推送机构,提升推送机构包括提升座9、推送辊91、推送电机及提升气缸92,提升座9位于管件下方并设置有放置管件的提升槽93,提升气缸92驱动提升座9升降,推送电机安装于提升座9并驱动推送辊91旋转,推送辊91与管件相抵时沿管件轴向往复推送,提升气缸92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提升气缸92的底部设置有滚轮,由于管件的质量较重,较难平衡送入喷砂室2,可将管件一端放置于最外端的支撑座6,将提升气缸92连同提升座9移动至管件下方,电控提升气缸92,使提升座9上升,直至提升槽与管件下方相抵,实现管件的平衡放置,然后,电控推送电机,驱动推送辊91转动,进而将管件推入喷砂室2,实现便捷、省力操作,管件未伸入喷砂室2的一端往往存在加工盲区,可将已加工完成的一端退出喷砂室2,手动转动提升座9,即可实现管件的换头加工,减免换头加工所带来的搬运的诸多不便,提高实用性,推送电机驱动推送辊91转动为现有技术,故未在附图中表示推送电机。

壳体1顶部设置有给喷水管道4供水的水箱13,循环水槽5的循环端51设置有与水箱13联通的循环管道14,该循环管道14上设置有将水抽离至水箱13的循环水泵15,过滤后的水被循环水泵15抽离至水箱13,给予喷水管道4以新的水源供应,简化人工补水的工序,使用更加智能、便捷。

循环水槽5底部设置有振动马达53,由于石英砂容易在循环水槽5底部堆积造成循环水槽5的堵塞,增设振动马达53保持石英砂的流动性,使其聚集于滤网52处,便于收集后重复利用。

为增加除锈的完整性,会在壳体1内设置伸入管体的旋转喷砂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