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锁紧功能的跑步机电机壳体压铸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243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具有锁紧功能的跑步机电机壳体压铸件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了具有锁紧功能的跑步机电机壳体压铸件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安装在压铸机上,一般采用的是若干压板加T型螺栓和螺母固定。但由于模具尤其是大型模具比较沉重,在模具的频繁开合中,容易造成压板螺母松动,从而导致模具的动、定模的导向部件(导柱与导套)损坏。另外,对于带有多滑块的模具,压伤滑块及其附件的概率就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安装方式固定性不强的缺点,提供了具有锁紧功能的跑步机电机壳体压铸件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具有锁紧功能的跑步机电机壳体压铸件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动模上安装有动模板,定模上安装有定模板,动模和定模上均设有定位槽,还包括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动模板和定模板通过定位块分别固定在动模和定模上,定位槽内设有第一锯齿,还包括锁紧扣,锁紧扣包括滑块,滑块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一锯齿配合的第二锯齿,滑块的上表面还安装有弹簧,弹簧上安装有上板,定位槽靠近槽口处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相对的上板槽,上板在上板槽中滑动,上板上设有螺杆孔,还包括螺杆,螺杆的一头为球体,滑块上设有与球体配合并卡扣住球体的球形孔,螺杆上设有插销孔,上板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上板上,伸缩杆通过插入插销孔来限定螺杆在螺 杆孔内的上下位移。通过锁紧扣的设置,配合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使动模板和定模板在动模和定模上的固定不会因为机器的振动而松脱,在原有的安装基础上,增加了锯齿锁定的强化,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动模板和定模板。

作为优选,第一锯齿包括多个由第一直面和第一斜面组成齿形,第一斜面背向动模板或定模板的安装位置设置。

作为优选,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40°。

作为优选,第二锯齿包括多个由第二直面和第二斜面组成齿形,第二斜面朝向动模板或定模板的安装位置设置。第一直面和第二直面的相对设置,使锁紧扣锁定后,通过两个直面的推压进行二次固定,防止现有技术中的定位块的松脱。

作为优选,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1°-43°。第一斜面的角度略小于第二斜面的角度,使锁紧扣在安装的过程中能顺利滑入指定位置进行锁紧。

作为优选,上板的宽度大于定位槽的宽度,定位槽与定位槽槽壁两侧的上板槽所形成的合并宽度大于上板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锁紧扣的设置并配合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使动模板和定模板在动模和定模上的固定不会因为机器的振动而松脱,在原有的安装基础上,增加了锯齿锁定的强化,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动模板和定模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定位槽与锁紧扣的横向剖面图。

图3是图1的定位槽与锁紧扣的纵向剖面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动模、2—定模、3—定位槽、4—定位块、5—滑块、6—弹簧、7—上板、8—锁紧扣、9—螺杆、10—伸缩杆、11—动模板、21—定模板、31—第一锯齿、32—上板槽、51—第二锯齿、52—球形孔、71—螺杆孔、91—球体、92—插销孔、311—第一直面、312—第一斜面、511—第二直面、512—第二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具有锁紧功能的跑步机电机壳体压铸件模具,如图所示,包括动模1和定模2,动模1上安装有动模板11,定模2上安装有定模板21,动模1和定模2上均设有定位槽3,还包括与定位槽3配合的定位块4,动模板11和定模板21通过定位块4分别固定在动模1和定模2上,定位槽3内设有第一锯齿31,还包括锁紧扣8,锁紧扣8包括滑块5,滑块5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一锯齿31配合的第二锯齿51,滑块5的上表面还安装有弹簧6,弹簧6上安装有上板7,定位槽3靠近槽口处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相对的上板槽32,上板7在上板槽32中滑动,上板7上设有螺杆孔71,还包括螺杆9,螺杆9的一头为球体91,滑块5上设有与球体91配合并卡扣住球体91的球形孔52,通过球体91和球形孔52的配合,使得螺杆9能带动滑块5上下移动,螺杆9上设有插销孔92,上板7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伸缩杆10,伸缩杆10的一端固定在上板7上,伸缩杆10通过插入插销孔92来限定螺杆9在螺杆孔71内的上下位移。

第一锯齿31包括多个由第一直面311和第一斜面312组成齿形,第一斜面312背向动模板11或定模板21的安装位置设置。

第一斜面31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8°。

第二锯齿51包括多个由第二直面511和第二斜面512组成齿形,第二斜面512朝向动模板11或定模板21的安装位置设置。

第二斜面51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2°。

上板7的宽度大于定位槽3的宽度,定位槽3与定位槽3槽壁两侧的上板槽32所形成的合并宽度大于上板7的宽度。

先将动模板11或定模板21放置在动模1或定模2上,然后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定位块4与定位槽3的配合将动模板11或定模板21固定在动模1或定模2上,但是由于在压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振动使定位板4上的螺钉松动,因此为了防止定位块4的滑动,本申请在定位块4的后方安装有锁紧扣8,在安装时,锁紧扣8上的滑块5和上板7分别对应滑入定位槽3和上板槽32中,由于第一锯齿31上的第一斜面312和第二锯齿51上的第二斜面512的配合,使锁紧扣8一直滑动并至贴紧在定位块4一侧进行锁定,当需要滑动锁紧扣8时,由于螺杆9可在螺杆孔71内上下滑动,因此第二锯齿51的第二斜面512在第一锯齿31的第一斜面311上滑行,当锁紧扣8移动至贴近定位块4一侧时,向下按压螺杆9并使螺杆9伸入定位槽3的深度达到最长,接着,伸长伸缩杆10并使伸缩杆10穿过插销孔92并对螺杆9进行竖直方向上的定位,从而使第一锯齿31与第二锯齿51相互压紧且无法滑动,此时的第一直面311和第二直面511贴合,对锁紧扣8起到了横向的压紧力,因此当定位块4松脱时,也能对动模板11和定模板21起到固定、锁紧的作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