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中间包重复利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33166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连铸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重复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面临钢铁行业持续低迷的市场形势,眼睛向内,苦练内功,降本增效成为各大钢铁企业唯一出路。传统的连铸中间包仅仅只能利用一次,中间包使用一次后便将中间包内衬工作层、塞棒、中包上水口等耐火材料翻包倒出耐火材料,重新更换新的耐火材料,造成成本浪费,尤其随着耐火材料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中间包耐火材料的寿命已经大大延长,传统的中间包一次利用方法导致中间包实际使用时间远远小于耐火材料寿命,不仅造成耐火材料成本的极大浪费,而且重新更换新的中间包后还需要重新进行加热烘烤,造成燃气等能源消耗成本增加。

在已经公开的专利中,还未见连铸中间包重复利用方面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中间包重复利用方法,解决了中间包耐火材料、燃气能源成本浪费问题。实现了连铸中间包热态情况下的直接重复利用。

一种连铸中间包重复利用方法,具体步骤及参数如下:

1、连铸中间包内腔结构改进:

(1)中间包内钢包浇注区域湍流器采用“平板加厚”型湍流器,避免钢水浇注过程中对中间包包底的冲击,同时可以实现热态钢渣混合物的顺利排出。湍流器长:300mm‐800mm;宽:300mm‐800mm;厚:50mm‐300mm;

(2)中间包挡渣坝采用“底部开孔”型挡渣坝,开孔数量为1—5个,开孔半径为10mm‐50mm,有利于钢包浇注区域钢渣混合物的顺利排出;

(3)中间包底部高度从钢包浇注区域到塞棒浇注区域均匀降低,高度降低值70mm‐100mm。

2、前一连铸浇次结束后,将塞棒关闭,然后将连铸中间包移开连铸浇注位,移动至中间包准备位;

3、将钢渣箱运送至中间包水口正下方;

4、打开中间包塞棒,放出中间包内残留钢渣混合物;

5、钢渣混合物放出后,用氧气吹扫中间包内塞棒下方中包水口上部,将残留物吹扫干净;

6、关闭塞棒;

7、将清扫干净的热态中间包重新移动至连铸浇注位,等待再次开浇,实现连铸中间包的重复利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真正摒弃了传统的连铸中间包单次利用方法,实现了连铸中间包热态情况下的重复利用,实现了中间包内衬工作层、塞棒、水口等耐火材料的重复利用,避免了耐材资源的浪费,同时,可以有效节约烘烤连铸中间包耐材的燃气成本,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为连铸中间包内腔结构示意图。其中,中包水口1,湍流器2,挡渣坝3,挡墙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某钢厂对250mm厚板坯连铸机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其连铸中间包内腔长:3780mm,宽1100mm:“平板加厚”型湍流器尺寸700mm*700mm*100mm:挡坝高度80mm:底部开三个圆孔,半径为:30mm;底部坡度h=80mm。

前一浇次一共浇注15炉,钢种q235,浇注时长452min。浇次结束后,关闭塞棒,将中间包移动至中间包准备位置,然后将钢渣箱运送至中间包水口下方;打开塞棒,并开至最大开度,最大限度的将中间包内残留的液态钢渣混合物从中包水口排放入钢渣箱内。钢渣液态混合物排放干净后,用氧气吹扫中间包上水口周围残留的固态钢渣,吹扫清楚干净后,关闭塞棒。

下一浇次第一炉钢水坐入接收位后,将已经清扫干净准备好的热态中间包重新开回连铸浇注位,再次开浇。下一次浇次一共浇注了12炉,钢种q345b,浇注时长372min。

连铸中间包实现了热态重复利用,中间包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并节约了加热烘烤中间包的燃气,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连铸中间包重复利用方法,属于连铸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先进行连铸中间包内腔结构改进,采用“平板加厚”型湍流器和“底部开孔”型挡渣坝;前一连铸浇次结束后,将塞棒关闭,将连铸中间包移动至中间包准备位;将钢渣箱运送至中间包水口正下方;打开中间包塞棒,放出钢渣混合物;将残留物吹扫干净;关闭塞棒,等待再次开浇。优点在于,实现了连铸中间包热态情况下的重复利用,避免了耐材资源的浪费,有效节约烘烤连铸中间包耐材的燃气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曹磊;王国连;史志强;秦登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8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