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68946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清洁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在进行磷化、钝化、涂装、电镀等表面处理前,首先要将油污去除干净;金属零部件在生产的某个阶段也要出去油污,如某些仪器、仪表和电子设备在装机前需要将油污清洗干净。表面除油是金属制品表面处理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除油不彻底而导致金属制品质量不良比例高达50%。当前市售的金属除油剂的种类很多,但是就整体而言,能真正达到出油率高,污染小的甚少。目前需要的金属除油剂,需要对油脂、污垢有很好的清洗能力,其脱脂、去污净洗能力超强,且对金属基材无任何影响作用,并且在金属除油剂清洗后易漂洗,可避免清洗剂在产品表面的微残留,不影响后序加工、喷漆等。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通过合理的复配,能够常温除油并具有良好的除油效果。

技术方案: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按重量份称取以下成分:松香酸2-10份、油酸钠2-5份、酒石酸1-5份、氨三乙酸2-12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5-12份、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3-8份、甘油单油酸酯5-10份、柠檬酸钠2-6份、二甲苯磺酸钠1-5份、柠檬酸三丁酯1-5份、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2-4份、聚天冬氨酸3-12份、聚丙烯酰胺5-15份、十六胺5-10份、乙醇20-30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按重量份称取以下成分:松香酸4-8份、油酸钠3-5份、酒石酸2-4份、氨三乙酸5-10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8-11份、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4-7份、甘油单油酸酯6-9份、柠檬酸钠3-5份、二甲苯磺酸钠2-4份、柠檬酸三丁酯2-5份、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3-4份、聚天冬氨酸5-8份、聚丙烯酰胺8-12份、十六胺6-9份、乙醇24-28份。

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松香酸、油酸钠、酒石酸和氨三乙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

s2.将椰油胺聚氧乙烯醚、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甘油单油酸酯、柠檬酸钠、二甲苯磺酸钠、柠檬酸三丁酯、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酰胺和十六胺,在温度为28-38℃下混合,搅拌速度为60-120转/min,搅拌10-60min,得到混合溶液b;

s3.将混合溶液b先加入至乙醇中,超声波振荡20-40min,然后再加入混合溶液a,超声波振荡40-80min,然后过滤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中温度为30-35℃,搅拌速度为70-90转/min,搅拌20-35min。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3)中将混合溶液b先加入至乙醇中,超声波振荡30-40min,然后再加入混合溶液a,超声波振荡50-70min,然后过滤即可。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除油剂优于市场常规的除油剂,在常温下既可以除油,并具有优异的除油效果,在常温下除油率均为98%以上,1l除油剂可以除0.66-0.74m2的工件,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按重量份称取以下成分:松香酸2份、油酸钠5份、酒石酸5份、氨三乙酸2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12份、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3份、甘油单油酸酯5份、柠檬酸钠2份、二甲苯磺酸钠5份、柠檬酸三丁酯1份、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2份、聚天冬氨酸3份、聚丙烯酰胺15份、十六胺5份、乙醇20份;

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松香酸、油酸钠、酒石酸和氨三乙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

s2.将椰油胺聚氧乙烯醚、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甘油单油酸酯、柠檬酸钠、二甲苯磺酸钠、柠檬酸三丁酯、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酰胺和十六胺,在温度为28℃下混合,搅拌速度为60转/min,搅拌10min,得到混合溶液b;

s3.将混合溶液b先加入至乙醇中,超声波振荡20min,然后再加入混合溶液a,超声波振荡80min,然后过滤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按重量份称取以下成分:松香酸10份、油酸钠2份、酒石酸1份、氨三乙酸12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5份、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8份、甘油单油酸酯10份、柠檬酸钠6份、二甲苯磺酸钠1份、柠檬酸三丁酯5份、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4份、聚天冬氨酸12份、聚丙烯酰胺5份、十六胺10份、乙醇30份;

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松香酸、油酸钠、酒石酸和氨三乙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

s2.将椰油胺聚氧乙烯醚、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甘油单油酸酯、柠檬酸钠、二甲苯磺酸钠、柠檬酸三丁酯、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酰胺和十六胺,在温度为38℃下混合,搅拌速度为120转/min,搅拌60min,得到混合溶液b;

s3.将混合溶液b先加入至乙醇中,超声波振荡40min,然后再加入混合溶液a,超声波振荡40min,然后过滤即可。

实施例3

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按重量份称取以下成分:松香酸4份、油酸钠5份、酒石酸2份、氨三乙酸10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8份、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4份、甘油单油酸酯6份、柠檬酸钠5份、二甲苯磺酸钠4份、柠檬酸三丁酯5份、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3份、聚天冬氨酸5份、聚丙烯酰胺8份、十六胺6份、乙醇28份;

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松香酸、油酸钠、酒石酸和氨三乙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

s2.将椰油胺聚氧乙烯醚、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甘油单油酸酯、柠檬酸钠、二甲苯磺酸钠、柠檬酸三丁酯、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酰胺和十六胺,在温度为30℃,搅拌速度为70转/min,搅拌20min,得到混合溶液b;

s3.将混合溶液b先加入至乙醇中,超声波振荡32min,然后再加入混合溶液a,超声波振荡50-70min,然后过滤即可。

实施例4

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按重量份称取以下成分:松香酸8份、油酸钠3份、酒石酸4份、氨三乙酸5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11份、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7份、甘油单油酸酯9份、柠檬酸钠3份、二甲苯磺酸钠2份、柠檬酸三丁酯2份、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4份、聚天冬氨酸8份、聚丙烯酰胺12份、十六胺9份、乙醇24份;

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松香酸、油酸钠、酒石酸和氨三乙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

s2.将椰油胺聚氧乙烯醚、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甘油单油酸酯、柠檬酸钠、二甲苯磺酸钠、柠檬酸三丁酯、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酰胺和十六胺,在温度为35℃,搅拌速度为90转/min,搅拌35min,得到混合溶液b;

s3.将混合溶液b先加入至乙醇中,超声波振荡36min,然后再加入混合溶液a,超声波振荡50-70min,然后过滤即可。

实施例5

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按重量份称取以下成分:松香酸6份、油酸钠4份、酒石酸3份、氨三乙酸8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9份、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6份、甘油单油酸酯7份、柠檬酸钠4份、二甲苯磺酸钠3份、柠檬酸三丁酯4份、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3份、聚天冬氨酸7份、聚丙烯酰胺10份、十六胺8份、乙醇26份;

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松香酸、油酸钠、酒石酸和氨三乙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

s2.将椰油胺聚氧乙烯醚、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甘油单油酸酯、柠檬酸钠、二甲苯磺酸钠、柠檬酸三丁酯、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酰胺和十六胺,在温度为32℃,搅拌速度为80转/min,搅拌28min,得到混合溶液b;

s3.将混合溶液b先加入至乙醇中,超声波振荡35min,然后再加入混合溶液a,超声波振荡60min,然后过滤即可。

对比例1

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按重量份称取以下成分:松香酸2份、油酸钠5份、酒石酸5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12份、甘油单油酸酯5份、柠檬酸钠2份、二甲苯磺酸钠5份、柠檬酸三丁酯1份、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2份、聚天冬氨酸3份、聚丙烯酰胺15份、十六胺5份、乙醇20份;

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松香酸、油酸钠和酒石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

s2.将椰油胺聚氧乙烯醚、甘油单油酸酯、柠檬酸钠、二甲苯磺酸钠、柠檬酸三丁酯、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酰胺和十六胺,在温度为28℃下混合,搅拌速度为60转/min,搅拌10min,得到混合溶液b;

s3.将混合溶液b先加入至乙醇中,超声波振荡20min,然后再加入混合溶液a,超声波振荡80min,然后过滤即可。

对比例2

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按重量份称取以下成分:松香酸10份、油酸钠2份、酒石酸1份、氨三乙酸12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5份、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8份、柠檬酸钠6份、二甲苯磺酸钠1份、柠檬酸三丁酯5份、聚天冬氨酸12份、聚丙烯酰胺5份、乙醇30份;

一种常温金属除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松香酸、油酸钠、酒石酸和氨三乙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

s2.将椰油胺聚氧乙烯醚、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柠檬酸钠、二甲苯磺酸钠、柠檬酸三丁酯、聚天冬氨酸和聚丙烯酰胺在温度为38℃下混合,搅拌速度为120转/min,搅拌60min,得到混合溶液b;

s3.将混合溶液b先加入至乙醇中,超声波振荡40min,然后再加入混合溶液a,超声波振荡40min,然后过滤即可。

性能测试:

除油率的测定:(1)取平整不锈钢片,规格为20mm×40mm×1mm,放在市售101除油粉配置的除油剂中,60℃除油10min,取出,洗净烘干,称重记为m0;(2)在钢片表面滴2滴美孚润滑油,用玻璃棒均匀铺开,称重记为m1;(3)让后将钢片放在本发明的除油剂中,10min后取出,洗净烘干记为m2,计算除油率w,w=(m1-m2)/(m1-m0)×100%;

除油面积:

取规格为10cm×12cm×1mm的不锈钢片数块,涂油后置于本发明的除油剂中,记录10min除油率大于98%的不锈钢片数,从而计算1l除油也能够处理的工件总面积。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除油剂优于市场常规的除油剂,在常温下既可以除油,并具有优异的除油效果。

表1本发明除油剂的各项性能指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