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件表面气化镀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079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件表面气化镀铜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电镀一般分为溅镀和蒸镀,现行蒸镀设备一般只能镀铝锡之类的低熔点金属,而铜具备高的导通性以及特殊的金属光泽,有很高的市场需求。

镀铜的工艺难点:

1)、铜的种类较多,相关特性各异,需要选出一种稳定性高,性能好的铜材料。

2)、铜的熔点1038℃、沸点2567℃,高于普通蒸镀金属的熔点及沸点,设备需要特制。

3)、铜的导电性能要高于普通蒸镀金属,对应的机器需具备高的电流负载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塑件表面气化镀铜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塑件表面气化镀铜设备,特点是:在蒸镀机真空箱体里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左放置架和右放置架,左放置架与右放置架之间设有左电极棒和右电极棒,左电极棒和右电极棒上分别装有铜棒,铜棒上均开有上孔和下孔,左铜棒的上孔与右铜棒的上孔之间连接有钨丝,左铜棒的下孔与右铜棒的下孔之间连接有钨丝,钨丝上设有电镀铜丝。

进一步地,上述的塑件表面气化镀铜设备,其中,所述铜棒呈弯曲向上或向下形状。

进一步地,上述的塑件表面气化镀铜设备,其中,所述电镀铜丝缠绕于钨丝上。

进一步地,上述的塑件表面气化镀铜设备,其中,所述真空箱体上设有氩气口,氩气口通过管路连接氩气供气系统。

进一步地,上述的塑件表面气化镀铜设备,其中,所述管路上设有气体调节阀。

进一步地,上述的塑件表面气化镀铜设备,其中,所述左电极棒和右电极棒置于旋转盘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通过在电极棒上安装弯曲向上和向下的铜棒,铜棒上开孔,构成钨丝支架,电镀铜丝缠绕在钨丝上,电镀铜材料在蒸镀时,容易蒸发,不容易掉落;设定蒸镀机放电电流值、放电时间、真空度、镀架转速等参数,实现蒸镀机上产品蒸镀铜,确保蒸镀一炉产品的镀铜稳定性和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塑件表面气化镀铜设备,在蒸镀机真空箱体11里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左放置架9和右放置架10,左放置架9与右放置架10之间设有左电极1和右电极棒2,左电极棒1和右电极棒2安装于旋转盘上,左电极棒1和右电极棒2上分别装有铜棒,铜棒呈弯曲向上或向下形状,左铜棒5上开有上孔3和下孔4,右铜棒6上开有上孔和下孔,左铜棒5的上孔3与右铜棒6的上孔之间连接有上钨丝7,左铜棒5的下孔4与右铜棒6的下孔之间连接有下钨丝8,上钨丝7和下钨丝8上设有电镀铜丝,电镀铜丝缠绕于钨丝上。

另外,真空箱体11上设有氩气口,氩气口通过管路连接氩气供气系统,管路上设有气体调节阀。

通过在电极棒上安装弯曲向上和向下的铜棒,铜棒上开孔,构成钨丝支架,设定蒸镀机放电电流值、放电时间、真空度、镀架转速参数,导入相适合的工艺条件,实现蒸镀机上产品蒸镀铜,确保蒸镀一炉产品的镀铜稳定性和均匀度。

弯曲向上和向下的铜棒可避开铜棒长度限制,向上和向下做最大延伸,可以最大程度的使电镀炉内电镀层保持均匀;电镀铜丝缠绕在钨丝上,电镀铜材料在蒸镀时,容易蒸发,不容易掉落。

镀铜的电流值从600a,调整至1200a,镀铜效果有明显提升,产品表面显示有黄色电镀层。由于铜的密度要大于锡,密度不一样,真空度也必须调整,调整到5×10-3torr,炉内电镀层上下位置的镀层厚度,较为相同且稳定;自转为100转/分钟,整炉电镀产品的均匀度比较好,且比较稳定。

由于镀铜比较厚,与涂料结合时,产品信赖性与普通的电镀品相比,要稍弱,氩气的加入速度调整为200cc/min,时长30s,信赖性改善较大,满足要求。

本发明在蒸镀机上实现镀铜,并保证了均匀性和稳定性,环保无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专门人士应可明了及实施,因此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申请专利范围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塑件表面气化镀铜设备,在蒸镀机真空箱体里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左放置架和右放置架,左放置架与右放置架之间设有左电极棒和右电极棒,左电极棒和右电极棒上分别装有铜棒,铜棒上均开有上孔和下孔,左铜棒的上孔与右铜棒的上孔之间连接有钨丝,左铜棒的下孔与右铜棒的下孔之间连接有钨丝,钨丝上设有电镀铜丝。通过在电极棒上安装弯曲向上和向下的铜棒,铜棒上开孔,构成钨丝支架,电镀铜丝缠绕在钨丝上,电镀铜材料在蒸镀时,容易蒸发,不容易掉落;设定蒸镀机放电电流值、放电时间、真空度、镀架转速等参数,实现蒸镀机上产品蒸镀铜,确保蒸镀一炉产品的镀铜稳定性和均匀度。

技术研发人员:袁高荣;年夫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川鹏塑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8
技术公布日:2018.0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