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接触网接头及其浇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0412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铁接触网接头及其浇注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铁接触网接头及其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高铁接触网的接头在应用过程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现有的生产工艺通常采用铝合金材料进行加工,该种生产方式加工过程会产生诸多的边角料,浪费原材料,另一方面生产效率低,采用现有的生产方式生产高铁接触网的接头,成本高,效率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高铁接触网接头及其生产设备,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铁接触网接头及其浇注模具,生产高铁接触网接头的效率高,成本低,高铁接触网接头一体成型,性能优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铁接触网接头及其浇注模具,生产高铁接触网接头的效率高,成本低,高铁接触网接头一体成型,性能优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铁接触网接头的浇注模具,包括料柄、与所述料柄相连通的流道、位于所述流道两侧且与所述流道相连通的模具以及与所述模具相连通的回收包;

所述料柄呈壳状,包括注液口,所述注液口位于所述料柄的末端;

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模具及所述料柄,包括注入端和若干输出端,所述注入端与所述料柄相连通,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模具相连接;

所述模具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流道的两侧,一个模具与至少两个所述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模具包括柱状壳体、设置于柱状壳体上的连接孔形成部件以及尾部壳体。

优选地,所述输出端设置有4个,分别为两个位于模具底部的第一输出端和两个位于模具侧面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一输出端呈柱状壳体结构;

所述第二输出端板状壳体结构,其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模具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回收包与所述输出端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流道呈壳状,所述流道与所述料柄呈一体结构,由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料柄由金属材料制成。

一种由所述的高铁接触网接头的浇注模具生产的高铁接触网接头,呈一体结构,其包括柱状主体、设置于所述柱状主体上的至少一个连接孔以及设置于所述柱状主体底部的两个尾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铁接触网接头的浇注模具,所述输出端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模具的不同位置相连通,便于液态原材料从多个不同的位置注入所述模具内部,保证液态原材料均匀的注入所述模具内部,并在所述模具内部均匀成型,采用浇注模具浇注高铁接触网接头,生产效率高,节约成本,高铁接触网接头一体成型,性能优越。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铁接触网接头的浇注模具,所述回收包与所述模具相连通,其与所述输出端相对设置,便于回收过量的液态原材料,保证液态原材料充满整个模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铁接触网接头的浇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铁接触网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铁接触网接头的浇注模具,包括料柄1、与所述料柄1相连通的流道2、位于所述流道2两侧且与所述流道2相连通的模具3以及与所述模具3相连通的回收包4;

所述料柄1呈壳状,包括注液口11,所述注液口11位于所述料柄1的末端;

所述流道2连通所述模具3及所述料柄1,包括注入端21和若干输出端22,所述注入端21与所述料柄1相连通,所述输出端22与所述模具3相连接;

所述模具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流道2的两侧,一个模具3与至少两个所述输出端22相连通,所述模具3包括柱状壳体31、设置于柱状壳体31上的连接孔形成部件32以及尾部壳体33。

所述料柄1呈壳状,包括注液口11,所述注液口11位于所述料柄1的末端。所述料柄1的可以由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材质的料柄,本实施例中,所述料柄1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注液口11位于所述料柄1的末端,浇注时,通过注液口11注入液态原材料,用以形成高铁接触网接头。

所述流道2连通所述模具3及所述料柄1,包括注入端21和若干输出端22,所述注入端21与所述料柄1相连通,所述输出端22与所述模具3相连接。所述流道2呈壳状,其可以由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材质的流道,本实施例中,所述流道2与所述料柄1呈一体结构,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输出端22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模具3的不同位置相连通,便于液态原材料从多个不同的位置注入所述模具3内部,保证液态原材料均匀的注入所述模具3内部,并在所述模具3内部均匀成型。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端22设置有4个,分别为两个位于模具底部的第一输出端和两个位于模具侧面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呈柱状壳体结构,所述第二输出端板状壳体结构,其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模具的高度。

所述模具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流道2的两侧,一个模具3与至少两个所述输出端22相连通。所述模具3的形状根据实际需要生产的高铁接触网接头的形状进行设置。所述模具包括柱状壳体31、设置于柱状壳体31上的连接孔形成部件32以及尾部壳体33,用以形成所述高铁接触网接头。

所述回收包4与所述模具3相连通,其与所述输出端22相对设置,便于回收过量的液态原材料,保证液态原材料充满整个模具。

相应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由所述高铁接触网接头浇注模具生产的高铁接触网接头,呈一体结构,其包括柱状主体100、设置于所述柱状主体100上的至少一个连接孔200以及设置于所述柱状主体100底部的两个尾部3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铁接触网接头的浇注模具,所述输出端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模具的不同位置相连通,便于液态原材料从多个不同的位置注入所述模具内部,保证液态原材料均匀的注入所述模具内部,并在所述模具内部均匀成型,采用浇注模具浇注高铁接触网接头,生产效率高,节约成本,高铁接触网接头一体成型,性能优越。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铁接触网接头的浇注模具,所述回收包与所述模具相连通,其与所述输出端相对设置,便于回收过量的液态原材料,保证液态原材料充满整个模具。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