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防锈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0647发布日期:2018-07-18 00:2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防锈蚀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金属切削加工而成的工件放置一段时间后,工件都存在锈蚀现象。若产品加工工序流程多、周期长,则容易造成工件锈蚀。特别是在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极易造成工件锈蚀。已经锈蚀的工件在工序流转过程中需要除锈,因此若生产周期长,工件在生产周期内需要反复除锈,造成生产进度缓慢,延长了加工周期,增加成本,给生产调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工件因放置时间长而容易锈蚀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工件防锈蚀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件防锈蚀装置,包括储油箱和隔板,所述储油箱设有放置防锈油的储油池,所述储油池的上方设有放入工件的放入口,所述隔板盖在所述储油池的放入口上,所述隔板上设有放置所述工件的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上具有多个漏油孔,所述漏油孔将所述储油池与外部空间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放入口的内表面沿周向设有一圈凸边,所述隔板放置在所述凸边上。

较佳地,所述工件防锈蚀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储油箱固定,所述挡板沿所述隔板的周向将所述隔板的一半围住。

较佳地,所述工件防锈蚀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储油箱固定。

较佳地,多个所述漏油孔在所述放置平台上均匀分布。

较佳地,所述储油箱为长方体。

较佳地,所述工件防锈蚀装置还包括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分布于所述储油箱的四个角,四个所述支撑柱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储油箱的下表面固定,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位于同一平面内。

较佳地,所述储油池为长方体,所述隔板为长方体平板。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工件防锈蚀装置,在工件需长时间放置时,可将工件放入储油池中,使储油池的防锈油浸没工件,可避免工件生锈;当需要将工件取出进行下一步加工时,还可以先把工件放置在放置平台上,让工件表面上的多余的防锈油流回储油池,实现了防锈油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工件防锈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放置于工件防锈蚀装置中的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工件放置于工件防锈蚀装置的放置平台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储油箱 1

隔板 2

放置平台 21

漏油孔 22

储油池 3

放入口 31

挡板 4

支撑柱 5

工件 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件防锈蚀装置,包括储油箱1和隔板2,储油箱1设有放置防锈油的储油池3,储油池3的上方设有放入工件6的放入口31,隔板2盖在储油池3的放入口31上,隔板2上设有放置工件6的放置平台21,放置平台21上具有多个漏油孔22,漏油孔22将储油池3与外部空间相连通。

如图2所示的工件6加工完成后,放入储油池3中,储油池3的防锈油浸没工件6,对工件6进行保护,使工件6长时间放置也不会生锈。同时,当需要将工件6取出进行下一步加工时,可以先把工件6放置在放置平台21上,工件6表面上的多余的防锈油可以从漏油孔22流回储油池3内,实现了防锈油的循环利用。

隔板2,一方面,盖住放入口31,起到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储油池3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将工件6放置于隔板2上,用于工件6的放置和控油。

放入口31的内表面沿周向设有一圈凸边,隔板2放置在凸边上。隔板2搁在该凸边上,将储油池3的放入口31盖住。

多个漏油孔22在放置平台21上均匀分布。由于放置平台21上均匀分布有漏油孔22,工件6可以放置于放置平台21上的任何位置,不用考虑漏油孔22的位置。

如图1和图3所示,该工件防锈蚀装置还包括位于隔板2上方的挡板4,挡板4与储油箱1固定,挡板4沿隔板2的周向将隔板2的一半围住。当工件6放置于放置平台21上时,挡板4可以防止工件6掉落。同时,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挡板4只将隔板2的一半围住,操作人员可以从没有被挡板4围住的区域取放工件6。

该工件防锈蚀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柱5,支撑柱5与储油箱1固定。储油箱1通过支撑柱5支撑于地面上。若储油箱1为长方体,支撑柱5的数量可为四个,四个支撑柱5分布于储油箱1的四个角,四个支撑柱5相互平行,支撑柱5的上端与储油箱1的下表面固定,支撑柱5的下端位于同一平面内。

储油池3也可设计为长方体,隔板2可相应地设计为长方体平板。长方体的设计,便于该工件防锈蚀装置的放置,占用的空间较规则。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