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钢制配件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5539发布日期:2018-09-01 03:5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钢制配件淬火装置,属于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汽车配件在热冲压后需对其进行淬火处理,现有的淬火方式常通过机械手直接将高温工件置于冷水中,实现快速降温;但在操作中若无法控制淬火温度,常导致工件断裂或变形严重,增加了生产成本及产品不合格率,影响后续的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钢制配件淬火装置,操作方便,且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将加热工件先通过升淬火池中淬火,使工件表面与心部的温度均匀后,再通过两个冷风机依次对淬火工件进行冷却处理,使之发生马氏体转变,可有效减少内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钢制配件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池,及设置于淬火池上方的缓冲仓,及依次设置于缓冲仓其后侧的风冷仓和清洗仓;所述缓冲仓、风冷仓和清洗仓中安装有后传输带;所述缓冲仓其输入端安装有前传输带;

所述缓冲仓其前后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缓冲仓内安装有升降框架;所述升降框架其顶部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其另一端穿过缓冲仓其顶面并与缓冲仓其外顶面固定;所述缓冲仓其底面及升降框架其底面均设置有多个随动辊;

所述风冷仓其内顶面设置有两风冷口;两所述风冷口分别通过风管连接有冷风机;所述风冷仓其底部设置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通过排液管连接至淬火池,可将淬火溶液进行收集,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清洗仓其内顶面设置有喷淋口;所述喷淋口通过水管连接至清洗液储存罐;所述清洗仓其底部设置有废液收集槽。

进一步地,所述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上可拆卸安装有隔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安装有耐高温挡帘,保温效果好,减少淬火池热量流失。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框架通过液压伸缩杆活动设置于淬火池中。

进一步地,所述淬火池包括温度稍高于马氏体转变温度点的盐浴淬火池或碱浴淬火池。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液储存罐内安装有抽水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钢制配件淬火装置,操作方便,且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将加热工件先通过升降框架送入温度稍高于马氏体转变温度点的淬火池中,保温2-5分钟,待其表面与心部的温度均匀后,再通过两个冷风机依次对淬火工件进行冷却处理,使之发生马氏体转变,可有效减少内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标注为:1-淬火池,2-缓冲仓,3-风冷仓,4-清洗仓,5-传输带,6-前传输带,7-进料口,8-出料口,9-升降框架,10-液压伸缩杆,11-随动辊,12-风冷口,13-集液槽,14-排液管,15-喷淋口,16-废液收集槽,17-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汽车钢制配件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池1,及设置于淬火池1上方的缓冲仓2,及依次设置于缓冲仓2其后侧的风冷仓3和清洗仓4;所述缓冲仓2、风冷仓3和清洗仓4中安装有后传输带5;所述缓冲仓2其输入端安装有前传输带6;

所述缓冲仓2其前后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7和出料口8;所述缓冲仓2内安装有升降框架9;所述升降框架9其顶部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0;所述液压伸缩杆10其另一端穿过缓冲仓2其顶面并与缓冲仓2其外顶面固定;所述缓冲仓2其底面及升降框架9其底面均设置有多个随动辊11;

所述风冷仓3其内顶面设置有两风冷口12;两所述风冷口12分别通过风管连接有冷风机(未图示);所述风冷仓3其底部设置有集液槽13;所述集液槽13通过排液管14连接至淬火池1;

所述清洗仓4其内顶面设置有喷淋口15;所述喷淋口15通过水管连接至清洗液储存罐(未图示);所述清洗仓4其底部设置有废液收集槽16。

所述前传输带6和后传输带5上可拆卸安装有隔板17。

所述进料口7和出料口8上安装有耐高温挡帘(未图示)。

所述升降框架9通过液压伸缩杆10活动设置于淬火池1中。

所述淬火池1包括温度稍高于马氏体转变温度点的盐浴淬火池或碱浴淬火池。

所述清洗液储存罐(未图示)内安装有抽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钢制配件淬火装置,将加热后的工件通过前传输带运输至缓冲仓中,通过随动辊将工件运输至升降框架中,由液压伸缩杆驱动升降框架向下运动,其工件没入淬火池的淬火溶液中,保温2-5分钟,待其表面与心部的温度均匀;通过液压伸缩杆驱动升降框架向上运动,使得升降框架其底面与缓冲仓其底面平齐;接着,由前传输带将下一加热的工件输送至缓冲仓,在下一工件的作用下,淬火后的工件通过随动辊传送至后传输带上;由后传输带运输至风冷仓中,通过两个冷风机依次对淬火工件进行冷却处理,使之发生马氏体转变;冷却后的工件在后传输带的带动下运输至清洗仓,由喷淋口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通过后传输带运送至下一加工工序,依次重复;可有效减少内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