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圆锥滚子连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0354发布日期:2018-11-07 11:4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滚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型圆锥滚子连线。

背景技术

滚子分厂现有两台球基面、超精机,根据项目的需求,后续将采购三台无心磨和若干辅助设备,需将热处理后的磨削设备及辅助设备实行连线生产,从而达到热处理向后到成品包装实现不落地生产,同时达到整线3~4人完成操作的人员配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型圆锥滚子连线,设计合理,实现滚子热处理向后到成品包装实现不落地生产,同时达到整线3~4人完成操作的人员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型圆锥滚子连线,它包括上料系统、两台球基面磨床、超精机、以及三台无心磨,上料系统通过第一滚子泵连接第一台无心磨、第一台无心磨通过第一输送装置连接第二台无心磨,第二台无心磨连接第二滚子泵,第二滚子泵通过分料装置分别连接第一台球基面磨床、第二台球基面磨床,第一台球基面磨床、第二台球基面磨床分别连接第二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连接第三台无心磨,第三台无心磨连接超精机;它还包括若干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分别穿插连接在圆锥滚子连线中。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辅助设备为超声波清洗机、光电外观机、管式包装机,第三台无心磨连接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连接光电外观机,光电外观机通过第三输送装置连接超精机,超精机通过第四输送装置连接管式包装机。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上料系统为贝英旋转式上料机,上料机的料盘部分采用快换式料盘,且在上料机的两个理料辊中间设置有压料机构,压料机构位于上料机的出料管前,采用快换式料盘,在更换型号时,无需更换整体料盘,只需更换其中的料套即可,增加压料机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大小头倒置的产品进入滚子泵,压料机构可根据不同型号的滚子尺寸大小进行前后、上下调整。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第一输送装置由一段传送带构成;第二输送装置由依次连接的三段传送带构成;第三输送装置由依次连接的两端传送带构成,虑到中型滚子使用滚子泵高位上料时,滚子下降过程中对球基面造成的磕碰伤影响,因此还是考虑使用传送带连接超精机。;第四输送装置由一段传送带构成,便于对待包装前的产品进行外观抽检,防止批量性缺陷的产生。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在第一输送装置的传送带上设置有两个防大头装置,下方设置有接水盘;在第二输送装置的第三段传送带上设置有两个防大头装置;在第三输送装置的第二段传送带上设置有两个防大头装置;在第四输送装置的传送带上依次设置有防锈喷淋装置、热空气烘干装置,下方设置有防锈油收集槽;防大头装置的设置用于防止滚子大小头倒置进入机床,造成机床的损坏了;接水盘的设置用于防止滚子自身或凹穴内部携带的磨削液长时间累计滴落在地面。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在第一台无心磨、第三台无心磨的出料侧分别设置有气压反吹装置;在第一台球基面机床、第二台球基面机床出料侧连接设置有加长理料辊;在超精机的出料侧设置有涡流探伤装置以及高压清洗装置。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分料装置包括无缝钢管、弹簧管以及分料器,无缝钢管连接第二滚子泵出口,无缝钢管连接弹簧管,分料器上设置有两个分料口,分料口通过pvc管分别连接第一球基面磨床、第二球基面磨床,在弹簧管侧设置有分料气缸,分料气缸驱动连接弹簧管,分料气缸驱动弹簧管在分料器的两个分料口之间切换,弹簧管与分料口间隙接触连接;滚子进入滚子泵,由滚子泵对其进行提升,当滚子提升至最高点处时,进入无缝钢管,使用无缝钢管主要目的是为了移动弹簧管时有足够的刚性保持管子不动,分料气缸驱动弹簧管对接对应的pvc管进行分料。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在第四输送装置的传送带与管式包装机之间设置有快接接头;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可使用快换接头快速转接管式包装或散装。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在第一台无心磨与第二滚子泵连接处设置有快接接头,且在快接接头前侧设置有用于测量抓取的敞口,在第三台无心磨出料侧设置有用于测量抓取的敞口;敞口用作正常生产过程中取样检测外径尺寸,快接接头方便调机时将不合格的产品完全隔离出来。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在圆锥滚子连线上还分布设置有若干感应开关,感应开关分别电连接圆锥滚子连线的部分设备以及若干对应连接气缸的电磁阀,气缸驱动连接圆锥滚子连线的对应设备,实现生产的自动化运行。

本发明优点是,设计合理,实现滚子热处理向后到成品包装实现不落地生产,同时达到整线3~4人完成操作的人员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型圆锥滚子连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中型圆锥滚子连线的局部示意图(1)。

图3是中型圆锥滚子连线的局部示意图(2)。

图4是中型圆锥滚子连线的局部示意图(3)。

图5是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分料装置的分料动作关系图。

图7是中型圆锥滚子连线的局部示意图(4)。

图8是中型圆锥滚子连线的局部示意图(5)。

图9是中型圆锥滚子连线的局部示意图(6)。

图10是中型圆锥滚子连线的局部示意图(7)。

图11是中型圆锥滚子连线的局部示意图(8)。

图中上料系统1第一台无心磨2第二台无心磨3第一台球基面磨床4第二台球基面磨床5第三台无心磨6超声波清洗机7光电外观机8超精机9管式包装机10第一滚子泵11第一输送装置12第二滚子泵13第二输送装置14第三输送装置15第四输送装置16压料机构17防大头装置18气压反吹装置19感应开关20气缸21分料装置23无缝钢管24弹簧管25分料器26pvc管27分料气缸28涡流探伤装置29高压清洗装置30防锈喷淋装置31热空气烘干装置32防锈油收集槽3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1所示,一种中型圆锥滚子连线,它包括上料系统1、两台球基面磨床、超精机9、三台无心磨、超声波清洗机7、光电外观机8以及管式包装10,上料系统1通过第一滚子泵11连接第一台无心磨2、第一台无心磨2通过第一输送装置12连接第二台无心磨3,第二台无心磨3连接第二滚子泵13,第二滚子泵13通过分料装置23分别连接第一台球基面磨床4、第二台球基面磨床5,第一台球基面磨床4、第二台球基面磨床5分别连接第二输送装置14,第二输送装置14连接第三台无心磨6,第三台无心磨6连接超声波清洗机7,超声波清洗机7连接光电外观机8,光电外观机8通过第三输送装置15连接超精机9,超精机9通过第四输送装置16连接管式包装机10;所述的上料系统1为贝英旋转式上料机,上料机的料盘部分采用快换式料盘,且在上料机的两个理料辊中间设置有压料机构17,压料机构17位于上料机的出料管前,采用快换式料盘,在更换型号时,无需更换整体料盘,只需更换其中的料套即可,增加压料机构17,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大小头倒置的产品进入滚子泵,压料机构17可根据不同型号的滚子尺寸大小进行前后、上下调整;第一输送装置12由一段传送带构成;第二输送装置14由依次连接的三段传送带构成;第三输送装置15由依次连接的两端传送带构成,虑到中型滚子使用滚子泵高位上料时,滚子下降过程中对球基面造成的磕碰伤影响,因此还是考虑使用传送带连接超精机9;第四输送装置16由一段传送带构成,便于对待包装前的产品进行外观抽检,防止批量性缺陷的产生;在第一输送装置12的传送带上设置有两个防大头装置18,下方设置有接水盘;在第二输送装置14的第三段传送带上设置有两个防大头装置18;在第三输送装置15的第二段传送带上设置有两个防大头装置18;在第四输送装置16的传送带上依次设置有防锈喷淋装置31、热空气烘干装置32,下方设置有防锈油收集槽33;防大头装置18的设置用于防止滚子大小头倒置进入机床,造成机床的损坏了;接水盘的设置用于防止滚子自身或凹穴内部携带的磨削液长时间累计滴落在地面;在第一台无心磨3、第三台无心磨4的出料侧分别设置有气压反吹装置19;在第一台球基面机床4、第二台球基面机床5出料侧连接设置有加长理料辊;在超精机9的出料侧设置有涡流探伤装置29以及高压清洗装置30;所述的分料装置23包括无缝钢管24、弹簧管25以及分料器26,无缝钢管24连接第二滚子泵13出口,无缝钢管24连接弹簧管25,分料器26上设置有两个分料口,分料口通过pvc管27分别连接第一球基面磨床4、第二球基面磨床5,在弹簧管25侧设置有分料气缸28,分料气缸28驱动连接弹簧管25,分料气缸28驱动弹簧管25在分料器26的两个分料口之间切换,弹簧管25与分料口间隙接触连接;滚子进入滚子泵,由滚子泵对其进行提升,当滚子提升至最高点处时,进入无缝钢管24,使用无缝钢管24主要目的是为了移动弹簧管25时有足够的刚性保持管子不动,分料气缸28驱动弹簧管26对接对应的pvc管27进行分料;在第四输送装置16的传送带与管式包装机10之间设置有快接接头22;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可使用快换接头22快速转接管式包装或散装;在第一台无心磨2与第二滚子泵13连接处设置有快接接头22,且在快接接头22前侧设置有用于测量抓取的敞口,在第三台无心磨6出料侧设置有用于测量抓取的敞口,用作正常生产过程中取样检测外径尺寸,快接接头方便调机时将不合格的产品完全隔离出来;在圆锥滚子连线上还分布设置有若干感应开关20,感应开关20分别电连接圆锥滚子连线的部分设备以及若干对应连接气缸21的电磁阀,气缸21驱动连接圆锥滚子连线的对应设备,实现生产的自动化运行。

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