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屈服强度≥960Mpa高强度中厚板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3824发布日期:2019-01-05 08:5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厚钢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屈服强度≥960mpa高强度中厚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工程机械制造行业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需求量逐渐增加。随着工程机械设备向大型化、轻量化发展,用钢强度逐渐向屈服强度690mpa以上超高强度性能发展,屈服强度≥960mpa超高强度钢板已广泛应用于大型工程机械结构件。目前国内外主流钢厂生产屈服强度960mpa以下钢板的制造工艺包括控轧控冷+回火(tmcp+t)和调质(q+t)两种,但屈服强度≥960mpa级别钢板多采用离线调质工艺生产,采用tcmp+t生产工艺生产屈服强度≥960mpa级别中厚板的报道较少,为提高钢板的淬透性还要加入大量的贵重合金元素,如cr、v、ni、cu等,合金成本较高,且离线调质工艺流程长,热处理成本高。

经检索对比文件1(授权号:cn103233183a),其化学成分:c:0.06~0.11%,si:0.10~0.50%,mn:1.20~1.60%,p:<0.015%,s:<0.005%,cr:0.20~0.50%,ni:0.10~0.30%,mo:0.10~0.30%,nb:0.02~0.05%,v:0.02~0.06%,ti:0.008~0.03%,b:0.0005~0.003%,al:0.02~0.05%,余为fe。该发明专利通过两阶段控制轧制、直接淬火和回火,获得细化的回火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克服了传统调质工艺流程长、能耗高、合金加入量大等不足,钢板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冷弯性能。但是该专利加入了过多的合金元素,如cr、ni、v等,合金成本高。另外,该专利采用低c成分设计,低c导致强度的损失,势必得通过其它合金元素的加入来弥补,同时低c成分设计,对冶炼过程要求也较为严格。

对比文件2(授权号:cn104328350a),公开了一种屈服强度960mpa级调质钢及其制造方法,钢坯在均/加热炉中加热到1100~1250℃后轧成钢板,终轧温度为820~880℃,终轧后使用50~100℃/s超快冷却和10~25℃/s层流冷却,在500~700℃卷成钢卷,后续将钢卷横切矫直成钢板,并通过850~880℃/20~60min淬火及在500~700℃/90~180min回火。该专利通过离线淬火+回火工艺,并加入了cr、v及较高含量的mo元素,生产出厚度规格在4.0mm~25.0mm的卷板,工序比较复杂,涉及到钢板的卷取、开平、离线淬火等一系列工序,同时其合金成本也较高。

对比文件3(授权号:cn101935810a),屈服强度960mpa以上超高强度钢板,其化学成分为(重量百分比):c0.12~0.14;si0.3~0.4;mn1.45~1.6;p≤0.01;s≤0.002;al0.02~0.04;cr0.38~0.42;ni0.28~0.32;cu0.35~0.41;mo0.35~0.45;ti0.015~0.025;nb0.02~0.03;b0.0012~0.002;n≤0.004;o≤0.002,余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直接轧制和控制轧制工艺,通过在线淬火或离线淬火+高温回火、低温回火等工艺,可生产屈服强度960mpa低成本超高强度钢。该专利采用较高的合金设计,添加过多的ni、cr、mo、cu,合金成本偏高。其实施例中,在轧制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轧制工艺及水冷工艺,在热处理过程中采用高温及低温回火,生产工序过于复杂,要求过于宽泛。实施中,部分钢板的性能并未达到960mpa级。总体上看,该专利从成分设计到工艺控制,均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tmcp+回火”工艺的低成本屈服强度≥960mpa高强度中厚板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生产工序简单,合金元素少,即不含cr、v、ni、cu等元素,钢板综合力学性能优良,尤其是-40℃纵向冲击功≥80j,性能符合gb/t16270-2009标准中q960e的要求。

一种低成本屈服强度≥960mpa高强度中厚板,其化学成分要求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13-0.16%,si:0.20-0.40%,mn:1.65-1.80%,p:≤0.020%,s:≤0.005%,alt:0.02-0.06%,nb:0.02-0.04%,ti:0.008-0.025%,mo:0.20-0.30%,b:0.0010-0.0025%,碳当量cev(%):≤0.5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元素。

一种低成本屈服强度≥960mpa高强度中厚板的生产方法,生产步骤如下:

(1)钢水冶炼及板坯浇铸:在冶炼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元素含量及碳当量符合成分控制要求;冶炼工艺路线: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炉精炼—rh炉精炼;浇铸过程做好保护浇铸,严格控制坯料的内外部质量,坯料厚度≥250mm;

(2)坯料加热:均热温度1180-1250℃,控制均热时间0.15-0.20min/mm;

(3)通过高压水除鳞箱除鳞后采用两阶段轧制法进行轧制,第一阶段在980℃以上轧制开坯,中间坯厚度t0不低于2.5倍成品厚度;

(4)第二阶段在不高于tnr-0.45×t0(mm)℃的温度下进行轧制,单道次压缩变形比按≥10%控制,其中tnr=887+464×c+890×ti+363×al-357×si+6445×nb-644×nb1/2+(732×v-230×v1/2

(5)钢板轧制后快速进入“ufc+acc”联合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并控制入水温度≥780℃,冷却速度≥25℃/s,返红温度≤350℃。利用自身设备优势,在冷却过程中,通过合理调节超快冷设备及层流冷却设备集管数量、水量、辊道速度及加速度,可以达到“大冷速、冷却均匀、钢板横纵向温差小、钢板表面质量好”的目的。

(6)钢板水冷结束后,空冷至室温,再进入热处理炉中进行回火热处理。回火保温温度范围控制在500-650℃,回火保温时间为(2.0-3.0min)×成品钢板厚度(mm)。

本发明主要合金元素作用和范围说明如下:

c:保证钢板淬透性的重要元素,可显著提高钢材的强度,但对韧性、塑性、冷成型性及焊接性能不利。在综合考虑强韧性能及焊接性的情况下,本发明c含量为0.13-0.16%;

mn:钢中重要的固溶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提高淬透性,同时降低贝氏体转变温度,促进组织细化,mn含量过高,对焊接及韧性不利,本发明mn含量为1.65-1.80%;

nb:显著抑制奥氏体再结晶,扩大未再结晶区,为实施未再结晶区控制轧制提供了很宽的温度窗口,利于钢板在较低的温度下轧制以提高奥氏体内部位错密度,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细化组织,本发明nb含量为0.02-0.04%;

mo:与b元素共同作用,推迟先共析铁素体相变,增加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促进细小的贝氏体或贝氏体+马氏体形成,是高强钢中必要的合金元素。本发明mo含量为0.20-0.30%;

b:可以显著提高钢材淬透性,是高强钢常见的添加强化元素,以固溶状态存在于钢中才能发挥作用。本发明b含量为0.0010-0.0025%;

ti: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可以固定钢中的n,使b以固溶状态存在于钢中,以抑制平衡转变,同时tin可以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本发明中ti含量为0.008-

0.025%;

al:强脱氧元素和细化奥氏体的元素,本发明中添加其是为了保障ti的元素在钢中的收得率,本发明中alt含量为:0.020-0.060%。

cev:本发明中,有效元素除上述元素外,也可以添加cu和ni元素。在本发明中,需要保障cev=c+mn/6+(cr+mo+v)/5+(ni+cu)/15在0.47%到0.50%之间,低于0.47%,则屈服及抗拉强度容易不足,高于0.50%,影响焊接性能及韧性。

本发明主要制造工艺参数控制的原因如下:

本发明含有较高的nb\ti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控制均热温度在1180-1250℃,均热时间在0.15-0.20min/mm,是为了使这些元素的析出相充分固溶到奥氏体中,以使其在第二阶段轧制中抑制再结晶的作用充分发挥,为获得最终的细晶和亚结构组织作准备。低于所选定的温度和时间下限,固溶将不充分,影响最终钢板强度;高于所选定的时间和温度上限,则钢坯氧化严重,且易产生晶粒长大风险,不利于钢板韧性控制。

本发明通过采用两阶段轧制法进行轧制,第一阶段在980℃以上轧制开坯,是期望此阶段在完全再结晶区完成变形,获得均一的原始奥氏体晶粒。第一阶段低于980℃变形,容易发生混晶现象,对最终产品的韧性不利。

本发明中中间坯厚度t0不低于2.5倍成品厚度,是为了使在第二阶段的未再结晶区累计变形量≥60%,使奥氏体晶粒进一步细化,位错密度增加,为最终的相变强化创造所需的条件。

本发明第二阶段需要完全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即tnr以下轧制,以获得变形奥氏体和累积尽可能大的位错密度,待温后中间坯心部温度和表面温度之差大约为0.45×t0(mm)℃,因此控制在tnr-0.45×t0(mm)℃的温度下进行第二阶段的轧制,可保障全断面均在变形后较长时间不发生再结晶,从而为最终的组织状态均匀一致创造条件。本发明中tnr=887+464×c+890×ti+363×al-357×si+6445×nb-644×nb1/2+(732×v-230×v1/2

本发明中第二阶段的单道次压缩变形比按10-20%控制,目的是也是使整个断面协同变形,位错累积密度趋于一致。低于10%,内部组织的奥氏体变形状态和表面的差异大;高于20%,影响最终的组织转变一致性。

本发明中钢板轧后需快速入水冷却,控制入水温度≥780℃,冷却速度≥25℃/s是为了获得贝氏体转变所需的足够的过冷度,最大程度抑制先共析铁素体转变,促进组织中的贝氏体及马氏体比例提升,提高轧态的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入水温度低于780℃,以及冷却速度低于25℃,强度有不足的风险。

本发明中需控制返红温度在≤350℃,是为了得到足够细化的板条贝氏体及少量马氏体组织,为后续回火处理提供良好的组织基础,温度高于350℃,获得的贝氏体组织比例降低,板条宽度细化程度不足,将使钢板强度不足,韧性变差。

钢板的回火保温温度范围控制在580~650℃,回火保温时间为(2.0-3.0)min×成品钢板厚度(mm)。目的是控制回火过程中细小碳化物的析出,降低强度损失;同时马氏体分解,韧性得到一定改善。回火保温温度低于500℃以及保温时间低于2.0min/mm,钢板的韧性不足,强度偏高。回火保温温度高于650℃,强度明显不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控轧控冷+回火方式生产屈服强度≥960mpa超高强度钢板,较常规的调质工艺工序简单,生产流程短,工序成本低;碳当量控制在≤0.50%,焊接敏感性低;同时不采用cr、v、cu、ni等微合金化元素,合金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轧制钢板成品厚度为15mmq960e超高强钢,其化学成分(wt%)如下:c:0.14%,si:0.25,mn:1.66%,p:0.015%,s:0.002%,alt:0.032%,nb:0.030%,ti:0.013%,mo:0.18%,b:0.0016%,cev:0.4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元素,其生产工艺包含转炉冶炼、lf炉精炼、连铸、轧制、水冷及回火处理工序。钢水冶炼浇铸连铸坯厚度为250mm,钢坯进入蓄热式加热炉再加热到1200℃,在均热段保温时间为40min,进入粗轧机开轧温度为1020℃,经展宽及纵向轧制,中间坯厚度为70mm,粗轧终轧温度为995℃,进入精轧机开轧温度为923℃,有效变形道次为6道,单道次压缩变形比为10~20%,精轧终轧温度为840℃,轧制结束后立即进入控冷装置冷却,开冷温度为792℃,冷却速度30℃/s,返红温度为200℃,钢板经矫直后冷却至室温。随后钢板进入热处理炉中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650℃,保温时间为30min,出炉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此成分及工艺下,钢板综合力学性能见下表1所示。

实施例2

轧制钢板成品厚度为22mmq960e超高强钢,其化学成分(wt%)如下:c:0.15%,si:0.28%,mn:1.70%,p:0.018%,s:0.003%,alt:0.045%,nb:0.028%,ti:0.012%,mo:0.23%,b:0.0014%,cev:0.48%,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元素,其生产工艺包含转炉冶炼、lf炉精炼、连铸、轧制、水冷及回火处理工序。钢水冶炼浇铸连铸坯厚度为250mm,钢坯进入蓄热式加热炉再加热到1195℃,在均热段保温时间为38min,进入粗轧机开轧温度为1012℃,经展宽及纵向轧制,中间坯厚度为75mm,粗轧终轧温度为988℃,进入精轧机开轧温度为886℃,有效变形道次为6道,单道次压缩变形比为10~20%,精轧终轧温度为852℃,轧制结束后立即进入控冷装置冷却,开冷温度为815℃,冷却速度28℃/s,返红温度为220℃,钢板经矫直后冷却至室温。随后钢板进入热处理炉中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580℃,保温时间为45min,出炉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此成分及工艺下,钢板综合力学性能见下表1所示。

实施例3

轧制钢板成品厚度为30mmq960e超高强钢,其化学成分(wt%)如下:c:0.16%,si:0.32%,mn:1.68%,p:0.012%,s:0.004%,alt:0.03%,nb:0.025%,ti:0.016%,mo:0.24%,b:0.0013%,cev:0.49%,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元素,其生产工艺包含转炉冶炼、lf炉精炼、连铸、轧制、水冷及回火处理工序。钢水冶炼浇铸连铸坯厚度为250mm,钢坯进入蓄热式加热炉再加热到1208℃,在均热段保温时间为45min,进入粗轧机开轧温度为1004℃,经展宽及纵向轧制,中间坯厚度为80mm,粗轧终轧温度为991℃,进入精轧机开轧温度为864℃,有效变形道次为6道,单道次压缩变形比为10~20%,精轧终轧温度为851℃,轧制结束后立即进入控冷装置冷却,开冷温度为820℃,冷却速度25℃/s,返红温度为150℃,钢板经矫直后冷却至室温。随后钢板进入热处理炉中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500℃,保温时间为60min,出炉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此成分及工艺下,钢板综合力学性能见下表1所示。

表1钢板综合力学性能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并不代表本发明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