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铜车酸洗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3152发布日期:2018-09-05 01:0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辅助清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镀铜车酸洗辊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家高精尖电子产业的发展,其相关配套零部件有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对于相应的生产设备的要求也渐渐的逐步提高。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64182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酸洗挤干辊传动装置,它包括挤干机组和传动装置,所述挤干机组包括通过轴承座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的尺寸、规格相同的上挤干辊和下挤干辊,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和连轴器,电机的输出轴与连轴器相连,带动挤干辊转动完成清洗表面的工作。

但是在酸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所需预处理酸洗的线材上靠近液面的表面出现除杂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导致预处理之后的线材达不到生产所需的质量要求,需要换向之后再次进行预处理的过程满足进行后续工序的条件,预处理周期长并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镀铜车酸洗辊架,其优点在于酸洗和辅助酸洗同时进行,避免出现线材表面处理不均匀的情况,提高了预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镀铜车酸洗辊架,包括酸洗辊架,所述酸洗辊架固定在酸洗槽的侧壁,所述酸洗辊架设有辅助酸洗槽,所述辅助酸洗槽位于酸洗槽的正上方,所述辅助酸洗槽设有若干用于压紧线材的从动辊,所述从动辊与辅助酸洗槽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酸洗辊架固定于酸洗池的上方,工作时经过酸洗池完成初步酸洗的线材,进入到固定在酸洗辊架的上辅助酸洗槽中对线材的表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处理;工作时从动辊主要用于将线材压入辅助酸洗槽的液面下,保证线材与酸溶液充分接触,使线材表面的氧化物和锈蚀物清楚干净。

进一步设置:酸洗辊架的一端设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与辅助酸洗槽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辊在工作时位于所需预处理线材的下方,所述主动辊主要用于对线材进行张力调节,保证线材始终处于拉直并绷紧,保证线材与酸溶液保证最大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设置: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箱与主动辊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箱方便于在工作时驱动电机调节主动辊的转速,方便于主动辊根据不同的张力状态进行转速的变化。

进一步设置:主动辊开有和线材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主动辊轴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槽主要用于方便线材卡接在第一卡槽之中,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不同束的线材相互缠绕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设置:酸洗辊架设有毛刷辊,所述毛刷辊设置于背离主动辊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毛刷辊主要用于当线材经过辅助酸洗的过程后,线材避免难以其表面附着有辅助酸洗槽中的酸溶液,毛刷辊转动将线材表面附着的酸溶液小液滴剥离。

进一步设置:毛刷辊的顶部设有挡液板,所述挡液板设置于线材运动的方向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挡液板主要用于避免当毛刷辊工作时液滴飞溅到工作车间中,提高了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

进一步设置:从动辊与辅助酸洗槽转动连接处套设有固定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轴承一方用于限制固定从动辊、避免工作时从动辊径向抖动的发生;另一方面有利于润滑从动辊的转动。

进一步设置:从动辊开有和线材相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沿从动辊轴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线材与第二卡槽抵接,防止在工作时相邻的线材出现接触并缠绕的事故出现。

进一步设置:辅助酸洗槽的深度小于酸洗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辅助酸洗槽的深度满足将线材上未充分与酸溶液接触的部分淹没即可,在辅助酸洗的过程并不需要大量的酸溶液,有效了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设置:辅助酸洗槽的内部开有若干浸洗槽,所述浸洗槽沿线材运动方向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线材与酸溶液有效接触面积一样的前提下,线材处于浸洗槽内进行酸洗,减少了整体的容积,在工作之中也就减少了酸溶液的用量,同时浸洗槽也起到辅助导向的作用避免线材在运动中偏离原有的方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酸洗和辅助酸洗同时进行,避免出现线材表面处理不均匀的情况,提高了预处理效率;

2、同时减少生产中酸溶液的用量,有利生产成本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镀铜车酸洗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镀铜车酸洗辊架中用于体现排液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酸洗槽;2、酸洗辊架;21、辅助酸洗槽;211、注液管;212、排液管;213、溢液管;214、浸洗槽;22、主动辊;221、驱动电机;222、传动箱;223、第一卡槽;23、从动辊;231、固定轴承;232、第二卡槽;24、毛刷辊;241、挡液板;25、安装座;251、轴承;3、辊卷装置;31、卷辊;32、机架;33、输出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镀铜车酸洗辊架,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对于线材进行处理酸洗槽1和酸洗辊架2,所述酸洗辊架2固定在酸洗槽1的侧壁,所述酸洗辊架2位于酸洗槽1的正上方。

如图1所示,所述酸洗辊架2设有辅助酸洗槽21,所述通过螺纹固定的方式与酸洗辊架相连,因为线材在酸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所需预处理酸洗的线材上靠近液面的表面出现除杂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导致表面不同区域内表面光滑程度不一样,所述辅助酸洗槽21主要用于进一步对线材进行表面的优化处理。所述辅助酸洗槽21的深度小于酸洗槽1深度,辅助酸洗槽21的深度满足将线材上未充分与酸溶液接触的部分淹没即可,在辅助酸洗的过程并不需要大量的酸溶液,有效了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辅助酸洗槽21设有若干注液管211,所述注液管211设置于辅助酸洗槽21的外边缘,工作时通过注液管211向辅助酸洗槽21中加入所需的酸溶液。所述辅助酸洗槽21设有若干排液管212,所述排液管212的一端设置于辅助酸洗槽21的地面,其另一端指向酸洗槽1,当全部的酸洗进行时,使用塞子将排液管212堵死,之后酸洗完成后,打开塞子辅助酸洗槽21内的酸溶液经过排液管212流入到酸洗槽1中,最后从酸洗槽1一起排出。所述辅助酸洗槽21还设有溢液管213,所述溢液管213设置于辅助酸洗槽21的侧面,其主要用于防止添加酸溶液漫出辅助酸洗槽21的情况发生,过量的溶液会流入溢液管213排出。所述辅助酸洗槽21设有若干浸洗槽214,所述浸洗槽214位于辅助酸洗槽21的底面上,所述浸洗槽214沿线材运动方向平行分布,酸洗时线材位于浸洗槽214之中。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所述酸洗辊架2转动连接有主动辊22,所述主动辊22位于辅助酸洗槽21的进线的一端,所述酸洗辊架2设有安装座25,所述主动辊22插入到安装座25中,两端转动连接处安装有用于润滑转动的轴承251,所述主动辊22连接有驱动电机221,所述驱动电机221固定于辅助酸洗槽21的外侧一面,所述主动辊22与驱动电机221设有传动箱222,所述主动辊22表面开有若干第一卡槽223,所述第一卡槽223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一卡槽223沿轴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卡槽223尺寸与线材尺寸相配合。工作时线材经过主动辊22的上部并且线材卡接在第一卡槽223中,所述主动辊22主要用于对线材进行张力调节,避免线材在工作时过于绷紧或过于松弛的情况出现。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所述酸洗辊架2设有若干从动辊23,所述从动辊23沿线材运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从动辊23与辅助酸洗槽21的侧壁转动连接,其两者连接处设有固定轴承231,所述固定轴承231一方面用于润滑从动辊23转动;另一方面用于固定从动辊23避免在转动时发生径向的抖动。所述从动辊23表面开有若干第二卡槽232,所述第二卡槽232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二卡槽232沿轴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卡槽232尺寸与线材尺寸相配合,防止在工作时相邻的线材出现接触并缠绕的事故出现。工作时,所述从动辊23主要用于将线材压入辅助酸洗槽21中,使线材位于液面下方提高线材与酸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线材表面处理效果。

如图1所示,所述辅助酸洗槽21转动连接有毛刷辊24,所述毛刷辊24位于辅助酸洗槽21出线的一端,所述毛刷辊24主要用于当线材经过辅助酸洗的过程后,线材避免难以其表面附着有辅助酸洗槽21中的酸溶液,毛刷辊24转动将线材表面附着的酸溶液小液滴剥离。所述毛刷辊24设有挡液板241,所述挡液板241设置于毛刷辊24的上方,所述挡液板241主要用于避免当毛刷辊工作时液滴飞溅到工作车间中,提高了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

如图1所示,所述酸洗槽1设有辊卷装置3,所述辊卷装置3通过螺栓固定的连接方式固定于酸洗槽1的侧壁上,所述辊卷装置3包括卷辊31和机架32,所述机架32焊接固定在酸洗槽1所述在的工作台上,所述机架32转动连接有卷辊31,所述卷辊31主要用于收卷需要加工的线材,所述卷辊31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其运动的输出电机33,所述输出电机33主要用于驱动卷辊31绕其中心轴转动即带动线材运动。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