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851发布日期:2019-03-27 09:5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磨削补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磨削加工,在机械加工隶属于精加工,加工量少、精度高。其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的砂轮等磨具切削工件表面。磨削用于加工各种工件的内外圆柱面、圆锥面和平面,以及螺纹、齿轮和花键等特殊、复杂的成形表面。

近几年来,磨削加工有了很大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轴承等工业部门。随着机械制造精度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磨削工艺水平,往往也反映了该国家机械制造的工艺水平。所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是重中之重,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大多着眼于改善机床上加工仪器的布局、采用更高精度的加工仪器等角度来寻求精度的提高,很少对机床床身进行改进。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ZL 201710128505.X,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06月27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数控丝杆进给装置,该申请案的数控系统与进给电机连接并控制进给电机工作;进给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电机安装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床床身上,进给电机与滚珠丝杆传动连接;滚珠丝杆靠近进给电机一端通过轴承组件与丝杆指标轮连接,丝杆指标轮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床床身上;轴承组件包括用于支撑丝杆的第一角接触轴承和第二角接触轴承以及将第一角接触轴承轴向固定丝杆指标轮上的轴承端盖,轴承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丝杆指标轮;丝杆远离进给电机一端螺纹配合有丝杆副,丝杆副上安装有注油接头,丝杆副通过螺钉固定丝杆副固定座上,丝杆固定座通过螺钉固定机床下滑板上。该申请案不足之处在于电机轴和丝杆的中心线会由于机床长时间使用带来的磨损,导致无法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进而导致精度下降,丝杆导轨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机床本身存在装配误差,导致机床加工工件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本实用新型从细节入手,将伺服电机座与轴承端盖设为一体,降低因装配而产生的误差,使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滚珠丝杆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提高加工精度,此外将滚珠丝杆副和螺母座通过间隙配合,可以防止滚珠丝杆扭曲,进而导致精度下降,并且将托板的螺孔设置在托板的上方,方便安装和拆卸。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滚珠丝杆、滚珠丝杆副和托板,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和滚珠丝杆通过联轴器相连,滚珠丝杆外套设有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轴器外部设置有端座,该端座装配于伺服电机与固定件之间;滚珠丝杆上设置滚珠丝杆副,滚珠丝杆副垂直滚珠丝杆的一侧通过固定螺栓与螺母座相连,滚珠丝杆副与滚珠丝杆平行的一侧与螺母座之间留有缝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端座内还包括轴承,轴承套在滚珠丝杆上,轴承采用DF配对角接触球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滚珠丝杆副与螺母座之间的缝隙大小H取值范围在0.20mm~0.30mm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滚珠丝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螺母座与托板相连,且托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螺母座上,螺栓竖直向下拧入托板上的螺纹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端座的外部设置有防水盖板,该防水盖板通过紧定螺钉与端座固定。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其在联轴器的外部设有端座,该端座为一整体结构,直接装配于伺服电机与固定件之间,相对于传统的分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端座设计能将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和滚珠丝杆的中心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而满足前后孔的同轴度,加工精度更高。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其滚珠丝杆上的轴承采用DF配对角接触球轴承,轴承经过事先配对好,保证精度,防止装配误差。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滚珠丝杆副垂直滚珠丝杆的一侧通过固定螺栓与螺母座相连,滚珠丝杆副与滚珠丝杆平行的一侧与螺母座之间留有缝隙,只通过固定螺栓将滚珠丝杆副和螺母座之间进行端面固定即达到装配要求,装配简化,无需重复定位。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由于滚珠丝杆副长时间使用滚珠发生磨损,修复后,导轨组合尺寸缩小,导致伺服电机与螺母座同轴度无法保证,致使精度下降,通过将滚珠丝杆副与螺母座之间留有缝隙,滚珠磨损修复后重新组装,保证了电机轴与螺母座同轴度。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滚珠丝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使滚珠丝杆副在有效行程内运动。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采用螺栓从托板上方将托板固定在螺母座上,该结构设计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在端座的外部设置有防水盖板,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水进入到端座内部,影响设备的运行,保证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伺服电机;2、电机轴;3、端座;4、防水盖板;5、紧定螺钉;6、联轴器;7、滚珠丝杆;8、轴承;9、固定件;10、滚珠丝杆副;11、螺母座;12、固定螺栓;13、限位件;14、托板;1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和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滚珠丝杆7、滚珠丝杆副10和托板14,伺服电机1的电机轴2和滚珠丝杆7通过联轴器6相连,滚珠丝杆7外套设有固定件9,所述的联轴器6外部设置有端座3,该端座3为一整体结构,直接装配于伺服电机1与固定件9之间,相对于传统磨床上伺服电机座与轴承端盖分别安装,端座3设计能将伺服电机1的电机轴2和滚珠丝杆7的中心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而满足电机轴2和滚珠丝杆7的安装孔的同轴度,使得磨床加工精度得到提高,并在端座3的外部设置有防水盖板4,该防水盖板4通过紧定螺钉5与端座3固定,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水进入到端座3内部,影响设备的运行,保证精度;如图3,在端座3内还包括轴承8,轴承8套在滚珠丝杆7上,轴承8采用DF配对角接触球轴承,该轴承8经过事先配对好,保证精度,防止在装配过程中产生误差。

结合图1和图4,在滚珠丝杆7上设置滚珠丝杆副10,滚珠丝杆副10垂直滚珠丝杆7的一侧通过固定螺栓12与螺母座11相连,滚珠丝杆副10与滚珠丝杆7平行的一侧与螺母座11之间留有缝隙,通过间隙配合,可以防止滚珠丝杆扭曲,进而导致精度下降,将缝隙大小H设为0.25mm,该结构设计只通过固定螺栓12将滚珠丝杆副10和螺母座11之间进行端面固定即达到装配要求,装配简化,无需重复定位;当滚珠丝杆副10长时间使用,使得滚珠发生磨损,修复后,导轨组合尺寸缩小,导致伺服电机1与螺母座11同轴度无法保证,致使精度下降,通过将滚珠丝杆副10与螺母座之间留有缝隙11,滚珠磨损修复后重新进行组装,保证了电机轴2与螺母座11同轴度;在滚珠丝杆7远离伺服电机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13,该限位件13使滚珠丝杆副10在有效行程内运动。

结合图1和图2,螺母座11与托板14相连,且托板14通过螺栓15固定在螺母座11上,螺栓15竖直向下拧入托板14上的螺纹孔中,采用螺栓15从托板14上方将托板14固定在螺母座11上,该结构设计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实施例2

结合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基本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滚珠丝杆副10与螺母座11之间的缝隙大小H为0.20mm。

实施例3

结合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多功能磨床的工件磨削进给补偿装置,基本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滚珠丝杆副10与螺母座11之间的缝隙大小H为0.30mm。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