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试研磨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3746发布日期:2019-09-29 17:1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试研磨棒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试研磨棒组件,属于机械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中,经常遇到零件孔(如图1所示)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例如,加工后孔的内壁必须光滑,且其内壁是直筒型的,不能倾斜。目前,在加工过程中,将材料通过珩磨机直接加工,由于零件孔机加工无法达到尺寸要求,需要通过手工研磨棒进行研磨,手工研磨是常用到的一种工艺,在机械中孔尺寸要求比较高时,手工研磨工艺更容易保证图纸尺寸。但是研磨棒的寿命短,在长时间使用后(一般在研磨20个零件左右),研磨棒容易磨损,频繁的更换增加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如何增加研磨棒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可调试研磨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棒,研磨棒的四周均布有至少3个倾斜的滑槽,每个滑槽内均设有一个与其相匹配的研磨片,研磨棒上设有两个与其螺纹连接的螺帽,所有的研磨片设于两个螺帽之间,研磨片的外侧边沿与研磨棒的中心轴平行。

优选地,所述的研磨棒包括研磨棒主体,研磨棒主体与一个外侧带有螺纹的圆柱体,所有的滑槽设于研磨棒主体的圆柱面上,研磨棒主体的一端设有手柄。

优选地,所述的滑槽均设于研磨棒主体的半径上。

优选地,所述的滑槽一端的深度大于其另一端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的滑槽位于研磨棒前端的深度大于其位于研磨棒(1)后端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的研磨片包括直边,直边的对面为内斜边,直边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斜边、右斜边;左斜边、右斜边分别与直边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均为钝角。

优选地,所述的左斜边、右斜边分别与研磨棒上两侧的螺帽端口紧贴匹配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内斜边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缺口,缺口的底边与左斜边、右斜边的倾斜方向相反。

优选地,每个所述的滑槽的底面为一个斜面,滑槽的底面与研磨片的内斜边平滑贴合,研磨片的直边与研磨棒的中心轴平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经济实惠,适用于手工研磨高精密零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试研磨棒组件,弥补了现有研磨棒不经济的问题,当研磨棒外侧的研磨片磨损时,可利用两端螺帽将研磨片外侧边沿到研磨棒中心的距离调整至研磨内孔尺寸,既经济又方便,加工出来的零件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针对手工研磨的经济性,通过旋转螺帽,使得研磨片滑动调试到待研磨零件内孔的尺寸即可。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地解决高精密零件,本实用新型将对于企业的部分高精密零件的加工和产品质量将有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待研磨零件的示意图;

图2为研磨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图7为研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可调试研磨棒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9为一种可调试研磨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试研磨棒组件,如图9所示,其包括研磨棒1,研磨棒1的四周均布有6个倾斜的滑槽11,每个滑槽11内均设有一个与其相匹配的研磨片3,研磨棒1上设有两个与其螺纹连接的螺帽(即下螺帽2、上螺帽4),所有的研磨片3设于两个螺帽之间,研磨片3的外侧边沿与研磨棒1的中心轴平行。

如图2-图4所示,研磨棒1包括研磨棒主体12,研磨棒主体12与一个外侧带有螺纹的圆柱体,所有的滑槽11设于研磨棒主体12的圆柱面上,研磨棒主体12的一端设有手柄13。滑槽11均设于研磨棒主体12的半径上。滑槽11一端的深度大于其另一端的深度。滑槽11位于研磨棒1前端的深度大于其位于研磨棒1后端的深度。

如图7所示,研磨片3包括直边c,直边c的对面为内斜边a,直边c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斜边、右斜边;左斜边、右斜边分别与直边c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均为钝角。左斜边、右斜边分别与研磨棒1上两侧的螺帽端口紧贴匹配连接,如图5、图6所示,研磨片3上与直边c连接的左斜边b和右斜边d分别与直边c所形成的角度与下螺帽2、上螺帽4上的角度m互补。内斜边a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缺口,缺口的底边与左斜边、右斜边的倾斜方向相反。与内斜边a的两端连接有两条斜边e,用于下螺帽2、上螺帽4锁紧研磨片3。

每个滑槽11的底面为一个斜面,滑槽11的底面与研磨片3的内斜边a平滑贴合,研磨片3的直边c与研磨棒1的中心轴平行。

一种可调试研磨棒组件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如图8所示,将研磨片3的内斜边插入至研磨棒1的滑槽11内并调整至研磨片3外侧所形成的圆周直径与待研磨零件5的孔直径相匹配,再将位于研磨棒1两端的两个螺帽向内旋紧,直至两个螺帽将研磨片3压紧在滑槽11内,将研磨膏涂抹在研磨片3上,然后将研磨棒1整个放入待研磨零件5的孔内进行研磨;当研磨片3的最外侧磨损后,旋转两个螺帽(即下螺帽2、上螺帽4),使其带动研磨片3向滑槽11的浅处移动,即向手柄13位置移动,直至调整后研磨片3外侧所形成的圆周直径与待研磨零件5的孔直径相匹配,即使得研磨片3外侧边沿到研磨棒1中心的距离调整至待研磨零件5内孔的半径尺寸。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研磨棒1的四周均布有3个倾斜的滑槽11。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