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表面修复抛光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5737发布日期:2019-08-23 22:11阅读:7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表面修复抛光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表面抛光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表面修复抛光布。



背景技术:

金属亮面在电极抛光之后,阳极表面极为脆弱,很容易染上印记或被划伤,从而引起产品表面光洁度较差,质量不能满足要求而被淘汰,影响产品质量优良率。而这些被划伤的金属表面,在后期修复过程中,需要重复两三道基础工序才能彻底去掉划伤,成为合格产品,导致修复成本高。

因此,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表面修复抛光布,通过该抛光布的设计使用,对大多数轻微划伤和所有印记能够一次清除,超细无纺面料结合油性蜡作为基础,该抛光布结合特殊处理的软性磨料进行抛光修复,能够保持适量的切削力,通过采用适当力度擦拭工件,将划伤去除,可以获得细腻、光泽明亮的表面。并结合机械使用特点和包裹工件的要求固定粘接了高弹海绵作为缓冲层,可以方便修复产品,大大提高产品优良率,减少产品资源浪费和修复成本。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金属表面修复抛光布,通过该抛光布的设计使用,对大多数轻微划伤和所有印记能够一次清除,超细无纺面料结合油性蜡作为基础,该抛光布结合特殊处理的软性磨料进行抛光修复,能够保持适量的切削力,通过采用适当力度擦拭工件,将划伤去除,可以获得细腻、光泽明亮的表面。并结合机械使用特点和包裹工件的要求固定粘接了高弹海绵作为缓冲层,可以方便修复产品,大大提高产品优良率,减少产品资源浪费和修复成本。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属表面修复抛光布,包括超细无纺面料、背胶、高弹海绵;所述超细无纺面料的内表面固定粘接一层背胶;所述超细无纺面料上阵列开设有多个圆形蜡孔;所述背胶与超细无纺面料固定粘接贴合的一面开设有与所述蜡孔相对应的储蜡槽,所述蜡孔以及所述储蜡槽内部均填充满油性蜡;所述超细无纺面料的表面设置有一层油性蜡膜;所述背胶的另一面固定粘接高弹海绵。

优选的,所述超细无纺面料的厚度为2mm-3mm,超细无纺面料上开设的蜡孔孔径为2μm-3μm,相邻蜡孔之间的孔心间隔距离为3μm-5μm。

优选的,所述背胶的厚度为2mm-3mm,背胶内开设的储蜡槽为圆形凹槽或球形凹槽结构,所述储蜡槽的直径大于所述蜡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高弹海绵的厚度为3mm-4mm。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油性蜡,可以采用固体油性蜡或液体油性蜡。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超细无纺面料的材质为涤纶或尼龙超细无纺面料,该超细无纺面料的纤维直径为1μm-2μ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对金属表面修复的过程中,通过结合软质磨料的使用,能够对表面存在划痕、印记等缺陷的抛光金属表面进行打磨修复,将表面缺陷进行修复,恢复金属抛光表面的光洁度,且修复成本相对现有技术来说,也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通过油性蜡和超细无纺面料的结合,能够将抛光布对金属表面抛光产生划痕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提高抛光过程中抛光布与抛光金属表面之间的光滑度,方便擦拭抛光操作。

再一方面,通过蜡孔以及储蜡槽的设置,能够方便在抛光过程中不断补充油性蜡,如此保证抛光过程中的抛光布表面光滑度。结合高弹海绵的作用,可以使抛光布整体具有一定弹性,同时也方便抛光布固定和安装操作;也利于人为手动操作抛光布进行金属表面抛光修复。另外,相对于传统的硬性修复技术来说,高弹海绵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能够尽可能减少修复过程中产生表面二次划伤,利于保证修复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性蜡;2、超细无纺面料;3、背胶;4、高弹海绵;5、蜡孔;6、储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

一种金属表面修复抛光布,包括超细无纺面料2、背胶3、高弹海绵4;所述超细无纺面料2的内表面固定粘接一层背胶3;所述超细无纺面料2上阵列开设有多个圆形蜡孔5;所述背胶3与超细无纺面料2固定粘接贴合的一面开设有与所述蜡孔5相对应的储蜡槽6,所述蜡孔5以及所述储蜡槽6内部均填充满油性蜡1;所述超细无纺面料2的表面设置有一层油性蜡1膜;所述背胶3的另一面固定粘接高弹海绵4。

优选的,所述超细无纺面料2的厚度为2mm-3mm,超细无纺面料2上开设的蜡孔5孔径为2μm-3μm,相邻蜡孔5之间的孔心间隔距离为3μm-5μm。

优选的,所述背胶3的厚度为2mm-3mm,背胶3内开设的储蜡槽6为圆形凹槽或球形凹槽结构,所述储蜡槽6的直径大于所述蜡孔5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高弹海绵4的厚度为3mm-4mm。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超细无纺面料2的材质为涤纶或尼龙超细无纺面料2,该超细无纺面料2的纤维直径为1μm-2μm。

首先,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对金属表面修复的过程中,通过结合软质磨料的使用,能够对表面存在划痕、印记等缺陷的抛光金属表面进行打磨修复,将表面缺陷进行修复,恢复金属抛光表面的光洁度,且修复成本相对现有技术来说,也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通过油性蜡1和超细无纺面料2的结合,能够将抛光布对金属表面抛光产生划痕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提高抛光过程中抛光布与抛光金属表面之间的光滑度,方便擦拭抛光操作。

再一方面,通过蜡孔5以及储蜡槽6的设置,能够方便在抛光过程中不断补充油性蜡1,如此保证抛光过程中的抛光布表面光滑度。结合高弹海绵4的作用,可以使抛光布整体具有一定弹性,同时也方便抛光布固定和安装操作;也利于人为手动操作抛光布进行金属表面抛光修复。另外,相对于传统的硬性修复技术来说,高弹海绵4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能够尽可能减少修复过程中产生表面二次划伤,利于保证修复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