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盘浇铸机顶杆自动捶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0595发布日期:2020-05-20 01:05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盘浇铸机顶杆自动捶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盘浇铸机顶杆自动捶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年产40万吨以上的大型铜有色冶炼企业阳极板浇筑设备大多都是使用芬兰奥图泰公司生产制造的双18模圆盘,浇筑能力没小时110吨,其优点是程序控制、机械设计理念突出,设备的稳定性赢得客户好评。

但缺陷是目前进口的伺服控制圆盘中无铜模顶杆自动捶打装置(无论单顶杆还是双顶杆),无捶打装置的缺点是当顶杆与铜模接触面因杂质侵入接合面引起接合面缝隙时,结合面极易灌入铜液,严重时导致顶杆与铜模灌死,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损坏设备,甚至导致本系统停车、影响生产,为此通常的做法是公司配备专门的工人来捶打顶杆,但这样既浪费人力,又会增加安全隐患。申请号201220489232.4的“一种阳极炉铜模顶杆自动捶打装置”的专利,其包括顶杆装置和自动捶打装置,特征是顶杆装置为单顶杆,捶打装置上电磁阀一端依次连接气动三大件、球阀、气源,电磁阀另一端连接气缸,气缸活塞杆通过钢丝绳与重锤连接,钢丝绳支撑在滑轮上。此专利虽然解决了人工捶打顶杆造成的人员浪费和安全问题,但由于重锤处于顶杆的正上方,从而给更换顶杆造成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盘浇铸机顶杆自动捶打装置,其不但能够大幅度降低铜模顶杆灌死的故障,同时也便于顶杆的更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盘浇铸机顶杆自动捶打装置,包括门型支架和捶打装置,所述门型支架固定在浇铸机圆盘的一侧,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门型支架靠近所述圆盘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水平托架和定位移位装置;所述捶打装置设置在所述水平托架上,所述捶打装置包括气缸、连接绳、柱形的重锤和用于控制所述气缸动作的操控系统,所述气缸竖直固定在所述水平托架上,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端朝下,所述重锤位于所述气缸的正下方,所述连接绳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塞杆伸出端,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重锤上,所述重锤轴线与所述活塞杆轴线共线;所述定位移位装置包括活动连杆、柱形导套、定位板和用于将所述活动连杆固定的定位销;所述柱形导套活动套接在所述重锤上,所述活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门型支架上,所述活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柱形导套固定连接,且所述活动连杆靠近所述门型支架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所述活动连杆下方的门型支架上,所述通孔正下方的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通孔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孔中,以实现所述活动连杆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水平托架上设有两个所述的捶打装置,所述门型支架上铰接有两个定位移位装置,且所述的两个定位移位装置分别与两个所述的捶打装置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操控系统包括电磁阀和气源,所述电磁阀一端依次连接快速排气阀和所述气缸,所述电磁阀另一端依次连接油雾器、减压阀、空气过滤器、球阀和所述气源。

优选地,所述连接绳为钢丝绳。

优选地,所述活动连杆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门型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活动连杆和所述门型支架的铰接处在所述定位板上形成投影点,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插孔、所述投影点和所述第一插孔的中心后所形成的夹角至少为3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通过操控系统、气缸与重锤的配合,代替人工实现了对顶杆的自动捶打操作,解放生产力,同时,杜绝了因人工漏打灌死顶杆引起的设备隐患事故,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绝了人工操作干预可能引起的人身事故,提高了安全生产性能;

2)定位移位装置的设置,一方面由于导套始终活动套接在重锤上,在重锤下落捶打下方的顶杆时,导套能够防止重锤向侧面歪斜,从而防止连接绳对气缸活塞杆产生向侧面的拉扯力对气缸造成损伤、防止重锤摆动,缩短工序时间和延续气缸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因为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端与重锤连接为软连接,在更换重锤正下方的顶杆时,通过水平转动活动连杆和缓慢放长气缸的活塞杆,轻易能够使重锤偏离顶杆正上方,满足原有设计的更换顶杆需求,方便顶杆的更换;

3)门型支架上设置两个捶打装置和两个定位移位装置,能够适应具有双顶杆的圆盘浇铸机,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操控系统与气缸的连接控制图。

其中:1-门型支架、2-水平托架、3-气缸、4-连接绳、5-重锤、6-定位移位装置、61-活动连杆、611-通孔、62-柱形导套、63-定位板、631-第一插孔、632-第二插孔、633-投影点、64-定位销、7-圆盘、8-顶杆、101-电磁阀、102-油雾器、103-减压阀、104-空气过滤器、105-球阀、106-气源、107-快速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圆盘浇铸机顶杆自动捶打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门型支架1和捶打装置,所述门型支架1固定在浇铸机圆盘7的一侧,所述门型支架1靠近所述圆盘7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水平托架2和定位移位装置6;所述水平托架2固定在所述门框支架1的顶部;所述捶打装置设有两个,均设置在所述水平托架2上,且这两个捶打装置均包括气缸3、连接绳4、柱形的重锤5和用于控制所述气缸3动作的操控系统,所述气缸3竖直固定在所述水平托架2上,且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伸出端朝下,所述重锤5位于所述气缸3的正下方,所述连接绳4为钢丝绳,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塞杆伸出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重锤5上,所述重锤5轴线与所述活塞杆轴线共线;所述定位移位装置6在门型支架1上安装有两个,且这两个定位移位装置6分别与设置在水平托架2上的两个捶打装置配合,且配合方式相同,这两个定位移位装置6均包括活动连杆61、柱形导套62、定位板63和用于将所述活动连杆61固定的定位销64;所述柱形导套62用于对重锤5进行定位,所述柱形导套62活动套接在所述重锤5上,且重锤5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导套62始终套接在重锤5上,所述活动连杆61的一端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门型支架1上,所述活动连杆61的另一端与所述柱形导套62固定连接,且所述活动连杆61靠近所述门型支架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611;所述定位板63固定在所述活动连杆61下方的门型支架1上,所述通孔611正下方的所述定位板63上开设有第一插孔631,所述定位销64穿过所述通孔611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孔631中,以实现所述活动连杆61的固定。

本专利通过操控系统、气缸3与重锤5的配合,代替人工实现了对顶杆8的自动捶打操作,解放生产力,同时,杜绝了因人工漏打灌死顶杆8引起的设备隐患事故,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绝了人工操作干预可能引起的人身事故,提高了安全生产性能;定位移位装置6的设置,一方面由于柱形导套62始终活动套接在重锤5上,在重锤5下落捶打下方的顶杆8时,柱形导套62能够防止重锤5向侧面歪斜,从而防止连接绳4对气缸活塞杆产生向侧面的拉扯力对气缸3造成损伤,延续气缸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更换重锤5正下方的顶杆时,通过转动活动连杆61和缓慢放长气缸活塞杆,能够使重锤5偏离顶杆8正上方,以便于顶杆8更换工作的展开。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参阅图4所示,所述操控系统包括电磁阀101和气源106,所述电磁阀101一端依次连接快速排气阀107和所述气缸3,所述电磁阀101另一端依次连接油雾器102、减压阀103、空气过滤器104、球阀105和所述气源106,圆盘浇铸机的自动控制系统与电磁阀101电性联接,并控制电磁阀的通断电。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参阅图3所示,所述定位板63上开设有第二插孔632,所述活动连杆61和所述门型支架1的铰接处在所述定位板63上形成投影点633,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插孔632、所述投影点633和所述第一插孔631的中心后所形成的夹角为45度。当处在重锤5正下方的顶杆8需要更换时,通过缓慢放长气缸活塞杆的同时转动活动连杆61,将重锤偏离顶杆8正上方,将活动连杆61转动到通孔611与第二插孔632上下对齐的位置,通过定位销64可将活动连杆61固定住,避免其来回晃动,影响更换顶杆8的工作,同时也防止其碰撞到其他设备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捶打装置设置在圆盘7的铜模喷涂前的一个铜模模位的正上方,这样能够避开在喷涂位置增设捶打装置,避免影响喷涂摆架运动轨迹和喷涂面积,导致影响脱模效果,进而影响阳极板质量。

工作方式及原理:当浇铸机的圆盘7转动到规定位置时,待捶打的顶杆8恰好处在重锤5的正下方位置,此时圆盘7停止转动,圆盘浇铸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向电磁阀101发出信号,电磁阀得电101,快速排气阀107迅速排气,迅速释放气缸活塞杆,重锤5自由下落,完成对顶杆8的捶打,使顶杆8能够与圆盘7上的铜模完美接合。而当需要更换重锤5正下方的顶杆8时,先将定位销64从第一插孔631和通孔611中拔出,然后控制气缸3伸长活塞杆,同时转动活动连杆61,使活动连杆61上的通孔611与第二插孔632上下对齐,然后把定位销64插入到通孔611和第二插孔632中,将活动连杆62固定住,此时,重锤5在活动连杆61和柱形导套62的带动下偏离顶杆正上方,以方便更换顶杆8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