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砂板更换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7758发布日期:2020-06-09 19:3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射砂板更换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领域,具体涉及射砂板更换工装。



背景技术:

在射砂板射砂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砂从射砂板中喷出,落入坑道内、过道中,这些砂也随之浪费了,不能再次使用,同时还需求工作人员定期爬入坑道中清理废砂,这个清理过程费时费力,而且还必须机器停止作业,严重影响工厂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全面覆盖于坑道,便于收集芯砂的射砂板更换工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射砂板更换工装,其包括拼接组装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多个长条状第一板材拼接形成只空余一个第一板材位置的水平的环状底板;所述第二部分由多个长条状第二板材拼接形成竖直的环状内侧板,所述环状内侧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环状底板的环状内侧边缘上部;所述第三部分由多个长条状第三板材拼接形成竖直的环状外侧板,所述环状外侧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环状底板的环状外侧边缘上部;所述第四部分包括锥形物料收集斗和物料斗,所述锥形物料收集斗的大端与所述第一板材拼的轮廓相同,所述锥形物料收集斗的大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空余的第一板材位置对接,所述锥形物料收集斗的小端位于所述物料斗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和第三板材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材和第三板材的长度长度相等、厚度相等,第二板材的宽度小于第三板材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围合成槽状结构,其中第一部分覆盖于坑道上,避免芯砂落入坑道内;

2.本实用新型第一部分预留有一个第一板材位置,这个位置的下部可拆卸固定锥形物料收集斗,锥形物料收集斗下方放置物料斗,物料斗放置于坑道内,平时只需要把芯砂扫入物料斗内,在物料斗盛满后取出。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各自采用拼接的方式连接,具体长度可以实际需求增减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和第三板材数量,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坑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射砂板更换工装,其包括拼接组装的第一部分10、第二部分20、第三部分30和第四部分40;所述第一部分10由多个长条状第一板材11拼接形成只空余一个第一板材11位置的水平的环状底板,环状底板覆盖于坑道5上,同时环绕射砂机6的周围。

所述第二部分20由多个长条状第二板材21拼接形成竖直的环状内侧板,所述环状内侧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环状底板的环状内侧边缘上部;所述第三部分30由多个长条状第三板材31拼接形成竖直的环状外侧板,所述环状外侧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环状底板的环状外侧边缘上部;所述第四部分40包括锥形物料收集斗41和物料斗42,所述锥形物料收集斗41的大端与所述第一板材11拼的轮廓相同,所述锥形物料收集斗41的大端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空余的第一板材11位置对接,所述锥形物料收集斗41的小端位于所述物料斗42的正上方。

所述第一板材11、第二板材21和第三板材31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相同。

所述第二板材21和第三板材31的长度长度相等、厚度相等,第二板材21的宽度小于第三板材31的宽度。



技术特征:

1.射砂板更换工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拼接组装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多个长条状第一板材拼接形成只空余一个第一板材位置的水平的环状底板;所述第二部分由多个长条状第二板材拼接形成竖直的环状内侧板,所述环状内侧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环状底板的环状内侧边缘上部;所述第三部分由多个长条状第三板材拼接形成竖直的环状外侧板,所述环状外侧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环状底板的环状外侧边缘上部;所述第四部分包括锥形物料收集斗和物料斗,所述锥形物料收集斗的大端与所述第一板材拼的轮廓相同,所述锥形物料收集斗的大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空余的第一板材位置对接,所述锥形物料收集斗的小端位于所述物料斗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砂板更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和第三板材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砂板更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材和第三板材的长度长度相等、厚度相等,第二板材的宽度小于第三板材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射砂板更换工装,其包括拼接组装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由多个长条状第一板材拼接形成只空余一个第一板材位置的水平的环状底板;第二部分由多个长条状第二板材拼接形成竖直的环状内侧板,环状内侧板垂直固定于环状底板的环状内侧边缘上部;第三部分由多个长条状第三板材拼接形成竖直的环状外侧板,环状外侧板垂直固定于环状底板的环状外侧边缘上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围合成槽状结构,第一部分覆盖于坑道上,避免芯砂落入坑道内,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各自采用拼接的方式连接,具体长度可以实际需求增减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和第三板材数量,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坑道。

技术研发人员:于鹏;郭文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东鑫衡隆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