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抛丸机的清洗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0639发布日期:2020-06-02 19:35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履带抛丸机的清洗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履带抛丸机的清洗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履带式抛丸机是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广泛应用于铸件生产过程中,在抛丸过程中抛丸会带走铸件表面上的氧化物、灰尘等物质;长此以往,抛丸表面会依附大量的氧化物或灰尘,易造成抛丸回收箱内堵塞的情况,且会大大降低对铸件表面的清理效果,所以需要定期对抛丸机内的抛丸进行清理。

目前,针对抛丸的清理设备中大多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抛丸在清洗箱内完成清洗后不易被全部输送出来,导致一部分的抛丸滞留在清洗箱内;第二,清洗后的抛丸表面还残留大量的水渍,易使抛丸被氧化,影响二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履带抛丸机的清洗烘干装置,能够对抛丸机内的抛丸进行清洗并及时的烘干,避免抛丸的表面残留氧化物、灰尘后被氧化掉的情况;并且清洗完成后的抛丸能够被完全输送出来,避免抛丸一直浸泡在废水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清洗桶和烘干桶,所述清洗桶和机架之间通过可调组件连接,所述可调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调节板、转轴和弹性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板固接在机架上,所述第二支撑板固接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二支撑板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向上延伸出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一体成型,两个所述第四支撑板分别固接在第二支撑板上,并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三支撑板平行布置,第三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与之平行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上端通过转轴与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转动连接,调节板的下端具有多个弧形布置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设置在第四支撑板上的弹性组件配合使用,所述清洗桶固接在调节板上。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清洗桶与烘干桶之间,滑轨上设置有能够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一端与清洗桶的出料口相对,导料槽的另一端与烘干桶的进料口相对。

进一步,所述滑块与导料槽接触的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的高端靠近清洗桶,该倾斜面的低端靠近烘干桶。

进一步,所述清洗桶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毛刷盘。

进一步,所述烘干桶内设置有烘干灯。

进一步,所述清洗桶的桶身上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第四支撑板和调节板的下部均为弧形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第一,通过清洗桶上的导料口使待清理的抛丸进入到清洗桶内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烘干桶对抛丸及时的烘干处理,防止原有的氧化物、灰层等仍残留在抛丸表面上,并且避免由于残留的水渍而使抛丸表面被空气等氧化;

第二,在完成清洗后,通过调节组件的调节板带动清洗桶转动,使得弹性组件在多个调节孔内穿进-穿出-穿进,从而能够改变清洗桶的倾斜角度,便于将清洗完成后的抛丸完全的输送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机架;2.清洗桶;3.烘干桶;4.可调组件;401.第一支撑板;402.第二支撑板;403.第三支撑板;404.第四支撑板;405.调节板;406.转轴;407.弹性组件;5.调节孔;6.滑轨;7.滑块;8.导料槽;9.旋转轴;10.毛刷盘;11.烘干灯;12.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履带抛丸机的清洗烘干装置,包括有前后并列布置的机架1,机架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竖向的清洗桶2和卧式的烘干桶3,清洗桶2上具有用于使抛丸进入到清洗桶2内的导料口、用于输送清洗液的清洗口、用于排出废液的废液排出口和出料口,烘干桶3上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卧式的烘干桶3能够防止抛丸被输送进来时堵塞烘干桶3的进料口;以上所有进料口、出料口等均通过阀门控制其开闭。

清洗桶2和机架1之间通过可调组件4连接,可调组件4包括有第一支撑板401、第二支撑板402、第三支撑板403、第四支撑板404、调节板405、转轴406和弹性组件407,第一支撑板401固接在机架1上,第二支撑板402固接在第一支撑板401上,第二支撑板402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向上延伸出第三支撑板403,第三支撑板403与第二支撑板402一体成型,两个第四支撑板404分别固接在第二支撑板402上,并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三支撑板403平行布置,第三支撑板403与第四支撑板404之间设置有与之平行的调节板405,调节板405的上端通过转轴406与第三支撑板403和第四支撑板404转动连接,调节板405的下端具有多个弧形布置的调节孔5,调节孔5与设置在第四支撑板404上的弹性组件407配合使用,清洗桶2固接在调节板405上。调节板405能够通过转轴406在第三支撑板403与第四支撑板404之间摆动,使得弹性组件407能够在多个调节孔5内穿进穿出,当弹性组件407穿进调节孔5内时,调节板405被固定进而将清洗桶2固定住;反之,调节板405摆动进而使清洗桶2倾斜一定角度,清洗桶2倾斜便于倾倒废液和抛丸,避免抛丸长时间的滞留在废液中。

机架1上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滑轨6,滑轨6位于清洗桶2与烘干桶3之间,滑轨6上设置有能够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7,滑块7上可拆卸的设置有导料槽8,导料槽8的一端与清洗桶2的出料口相对,导料槽8的另一端与烘干桶3的进料口相对。为了避免导料槽8影响清洗桶2摆动弧度,将导料槽8设置成在机架1上可滑动的,导料槽8能够将清洗完成后的抛丸输送进烘干桶3内进行烘干,避免人工搬运。

滑块7与导料槽8接触的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的高端靠近清洗桶2,该倾斜面的低端靠近烘干桶3,由于滑块7的上表面为倾斜面所以导料槽8也随之倾斜,便于快速导料;为了防止导料速度过快使抛丸冲进烘干桶3内损伤烘干桶3的桶身,在导料槽8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并列布置的减速条。

清洗桶2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未图示),清洗桶2内设置有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的旋转轴9,旋转轴9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三个用于清洗抛丸表面污渍的毛刷盘10。

烘干桶3内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抛丸表面污渍进行烘干的烘干灯11,防止抛丸的表面被氧化。

清洗桶2的桶身上设置有过滤网12,该过滤网12位于废液排出口上,该过滤网12与清洗桶2出料口相对布置,当需要倒出废液时,打开废液排出口的阀门,向左倾斜清洗桶2即可;反之需要倒出抛丸时,打开清洗桶2的出料口向右倾斜清洗桶2即可。

由于调节板405的下端摆动的轨迹为弧形,所以将第四支撑板404和调节板405的下部均设置成弧形结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将待清洗的抛丸和清洗液输送进清洗桶2内,启动电机使毛刷盘10对抛丸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打开清洗桶2上的废液排出口上的阀门,向左倾斜清洗桶2并使弹性组件407穿进靠左边的调节孔5内进行倾倒废液;完成后再向右倾斜清洗桶2并使弹性组件407穿进靠右边的调节孔5内,同时打开清洗桶2上的出料口和烘干桶3上的进料口的阀门,抛丸通过导料槽8进入到烘干桶3内,烘干灯11对其进行烘干;最后通过烘干桶3上的出料口将清理完成后的抛丸输送出来。

本实施例通过清洗桶2对抛丸进行清洗,烘干桶3能够对清洗完成后的抛丸及时的烘干,避免抛丸表面残留污渍或被氧化;同时清洗桶2能够左右摆动,便于快速的倾倒废液和完全将抛丸输送出去,防止抛丸长时间的滞留在清洗桶2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