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2499发布日期:2020-11-27 12:4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齿轮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金属零件的生产中,特别在铁质、钢制作的零件,例如:齿轮,在生产加工成型后,还需要对齿轮进行热处理。而现有的利用高频机进行热处理的设备,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人工将齿轮放置在热处理位置,通过高频机进行热处理,齿轮热处理后,通过管道浇淋的方式进行冷却,而浇淋管道通常固定在热处理位置的上方,即齿轮经热处理后等待齿轮浇淋冷却至一定温度后才能将齿轮取出,因此工作效率低。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解决现有的生产线对齿轮的热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包括高频机、固定在高频机架上的冷却槽、设在冷却槽前方的第一传送结构、设在冷却槽后方的第二传送结构,第一传送结构与冷却槽之间设有可沿y、z轴方向移动的第一桁架机械手,第二传送结构与冷却槽之间设有可沿x、z轴方向移动的第二桁架机械手,冷却槽在第一传送结构的一端设有升降结构,升降结构的悬臂末端置于冷却槽内部,且置于高频机的工作台的下方,冷却槽的内壁面设有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直线导轨,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有置物板,升降结构的悬臂末端处于最低位置时,置物板置于悬臂末端与高频机的工作台之间。

所述的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中,第一、第二传送结构均为皮带传送结构,其包括支架、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两根传动辊和置于传动辊上的皮带,其中一根传动辊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的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中,第一、第二传送结构在传送方向的后端固定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在支架上且置于皮带下方的双向同步伸缩结构,置于双向同步伸缩结构的活塞杆末端的夹板,夹板的末端置于皮带的上方,还包括设在第一、第二传送结构的传送方向且在夹板后方的挡板,挡板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且在皮带的上方。

所述的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中,第一传送结构在传送方向且在夹板的前方还设有限高板,限高板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且设在皮带的上方。

所述的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中,第一传送结构前端设有上料转盘和上料机械手,上料转盘设在第一传送结构的一侧,上料机械手置于上料转盘和第一传送结构的上方,并将上料转盘上的齿轮夹取至第一传送结构上,上料机械手为可沿y、z轴方向移动的第三桁架机械手。

所述的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中,上料转盘包括底座、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一转盘、驱动第一转盘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一转盘上的多根立柱;还包括固定在底座侧面的丝杆滑块导轨,丝杆滑块导轨的滑块上固定有带有u型开口的推板,推板的u型开口对应立柱位置设置,上料机械手的桁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传送结构的支架和/或丝杆滑块导轨的顶板上。

所述的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中,升降结构包括固定在冷却槽外壁面的且竖向设置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有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一、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悬臂上,且第二转轴的末端固定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置于高频机的工作台的正下方。

所述的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中,转动连接为齿轮传动,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沿x轴方向设置,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之间设有第三转轴,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均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的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中,悬臂为“凵形”的管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均转动连接在悬臂内部。

所述的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中,第二传送结构后端设有卸料机械手,卸料机械手为可沿x、y、z轴方向移动的第四桁架机械手。

有益效果:通过在高频机架上固定冷却槽,在冷却槽前方设置第一传送结构,在冷却槽后方设置第二传送结构,第一传送结构与冷却槽之间设有可沿y、z轴方向移动的第一桁架机械手,第二传送结构与冷却槽之间设有可沿x、z轴方向移动的第二桁架机械手,冷却槽在第一传送结构的一端设有升降结构,升降结构的悬臂末端置于冷却槽内部,且置于高频机的工作台的下方,冷却槽的内壁面设有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直线导轨,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有置物板,升降结构的悬臂末端处于最低位置时,置物板置于悬臂末端与高频机的工作台之间。使用时,第一传送结构将高频机前方设备加工的齿轮传送至高频机前,并通过第一桁架机械手将齿轮夹取至升降结构的悬臂末端,通过升降结构将齿轮调整至高频机的工作台位置,对齿轮进行加热。热处理结束后,升降结构下降,由于置物板与升降结构的悬臂配合设置,使得齿轮落在置物板上,并通过直线导轨传送至冷却槽的另一端,并被第二桁架机械手夹取至第二传送结构上,第二传送结构将齿轮传送只后方的设备。其中,冷却槽内盛装有冷却液,高频机的工作台位置位于冷却液上方,而置物板置于冷却液内部,因此,齿轮在热处理后的下降过程中进入冷却液内部,实现齿轮的快速冷却,提高了高频机的处理效率。并且齿轮在冷却过程中,置于冷却液内部,即齿轮被冷却液包围,换热面积大,也能提高了换热效率。

在第一传送结构的前端设置上料转盘和上料机械手,将齿轮预先放置在上料转盘的立柱上,并利用上料机械手抓取到第一传送结构上,而在第二传送结构后端设置卸料机械手,并利用卸料机械手将热处理后的齿轮依次夹取到放置平台上进行堆放,因此形成全自动热处理生产线。

在第一、第二传送结构在传送方向的后端固定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第一桁架机械手和第四桁架机械手抓取齿轮前对齿轮进行定位,提高齿轮抓取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的俯视图,其中,箭头指示的方向是生产线的运行方向。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升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升降结构与直线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传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传送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上料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上料转盘,1.1-底座,1.2-第二驱动电机,1.3-托盘,1.4-立柱,1.5-第一转盘,1.6-丝杆,1.7-底板,1.8-电机,1.9-顶板,1.10-第一导向立柱,1.11-推板,2.0-限位结构,2.1-夹板,2.2-挡板,2.3-安装座,2.31-第二槽型通孔,2.4-连接板,2.41-螺钉通孔,2.5-双向同步伸缩结构,3.0-第一桁架机械手,4.0-升降结构,4.1-第二气缸,4.2-连接板,4.3-第三驱动电机,4.4-悬臂,4.5-第三转轴,4.6-第一转轴,4.7-第二转轴,4.8-第二转盘,4.9-第二导向立柱,4.10-连接块,5.0-高频机,5.1-工作台,6.0-冷却槽,7.0-第二传送结构,8.0-第一传送结构,8.1-支架,8.2-第二传动辊,8.3-皮带,8.4-第一传动辊,8.5-第一槽型通孔,8.6-张紧调节结构,8.7-第一驱动电机,9.0-第二桁架机械手,10.0-上料机械手,11.0-直线导轨,11.1-置物板,11.2-直线导轨的滑块,13.0-卸料机械手,14.0-限高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齿轮为例子进行阐述,并不表示本申请的结构仅应用齿轮的热处理,其也可以对其他产品进行热处理。

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全自动的齿轮热处理生产线,包括高频机5.0、固定在高频机5.0架上的冷却槽6.0、设在冷却槽6.0前方的第一传送结构8.0、设在冷却槽6.0后方的第二传送结构7.0,第一传送结构8.0与冷却槽6.0之间设有可沿y、z轴方向移动的第一桁架机械手3.0,第二传送结构7.0与冷却槽6.0之间设有可沿x、z轴方向移动的第二桁架机械手9.0。其中,x、z轴方向和y、z轴方向只是根据生产线布局而形成的方向,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适当调整第一传送结构8.0、第二传送结构7.0与冷却槽6.0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第一桁架机械手3.0也可以在x、z轴方向移动、第二桁架机械手9.0也可以在y、z轴方向移动。换而言,第一桁架机械手3.0和第二桁架机械手9.0为能实现平面移动的桁架机械手。

在使用时,通过执行控制程序,第一桁架机械手3.0和第二桁架机械手9.0以抓取齿轮位置的上方为原点,抓取齿轮前,第一桁架机械手3.0和第二桁架机械手9.0置于对应的齿轮位置的上方,执行动作时,第一桁架机械手3.0和第二桁架机械手9.0驱动对应的机械手竖向下降到齿轮位置,进行抓取动作,进而竖向上升到原点位置,再进行水平移动,直至需要放置齿轮位置的上方,再竖向下降,放下齿轮,最后通过竖向上升和水平移动进行复位。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桁架机械手9.0上固定有喷水管,喷水管连接水箱,喷水管的出水端设置喷头且朝向夹取齿轮位置。当第二桁架机械手9.0夹取齿轮并上升到原点位置时,喷水管开始对齿轮进行冲洗,冲洗后在进行水平移动,避免齿轮上带有杂质。

参阅图4和图5,冷却槽6.0在第一传送结构8.0的一端设有升降结构4.0,升降结构4.0的悬臂4.4末端置于冷却槽6.0内部,且置于高频机5.0的工作台5.1的下方,冷却槽6.0的内壁面设有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直线导轨11.0,直线导轨的滑块11.2上设有置物板11.1,升降结构4.0的悬臂4.4末端处于最低位置时,置物板11.1置于悬臂4.4末端与高频机5.0的工作台5.1之间。

上述中,高频机5.0用于对齿轮的轮齿进行热处理,即对齿轮的轮齿进行加热。在使用时,第一传送结构8.0将高频机5.0前方设备加工的齿轮传送至高频机5.0前,并通过第一桁架机械手3.0将齿轮夹取至升降结构4.0的悬臂4.4末端,通过升降结构4.0将齿轮调整至高频机5.0的工作台5.1位置,对齿轮进行加热。热处理结束后,升降结构4.0下降,由于置物板11.1与升降结构4.0的悬臂4.4配合设置,使得齿轮落在置物板11.1上,并通过直线导轨11.0传送至冷却槽6.0的另一端,并被第二桁架机械手9.0夹取至第二传送结构7.0上,第二传送结构7.0将齿轮传送只后方的设备。

其中,冷却槽6.0内盛装有冷却液,高频机5.0的工作台5.1位置位于冷却液上方,而置物板11.1置于冷却液内部,因此,齿轮在热处理后的下降过程中进入冷却液内部,实现齿轮的快速冷却。其中,将置物板11.1置于冷却液中,使得在置物板11.1的传送过程中,齿轮也处于冷却过程,增长了冷却时间,确保齿轮降温到合适的温度。换言之,升降结构4.0的悬臂4.4将热处理后的齿轮置于置物板11.1上后,置物板11.1移走一定位置,升降结构4.0即可驱动悬臂4.4上升进行下一个齿轮的处理,提高了高频机5.0的处理效率。

上述的“置物板11.1与升降结构4.0的悬臂4.4配合设置”,是指置物板11.1上设有u型开口,置物板11.1移动至高频机5.0的工作台5.1位置下方时,升降结构4.0的悬臂4.4置于该u型开口内,使得升降结构4.0的悬臂4.4下降后,齿轮的中心落在指置物板11.1的中部,避免齿轮在置物板11.1的移动过程中掉落。

参阅图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直线导轨11.0固定在冷却槽6.0的内壁面的上端,置物板11.1呈l形且下端置于冷却液中,u型开口开设在下端的水平位置,上端露出在冷却液外面并固定在直线导轨11.0的滑块上。即直线导轨11.0置于冷却液上方,不与冷却液接触,避免冷却液中带有杂质进入直线导轨11.0,影响其运行。直线导轨11.0可以为丝杆1.6直线导轨11.0,当然也可以采用无杆气缸结构代替。

参阅图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第二传送结构均为皮带8.3传送结构,其包括支架8.1、转动连接在支架8.1上的两根传动辊和置于传动辊上的皮带8.3,其中一根传动辊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8.7,第一驱动电机8.7固定在支架8.1上。第一驱动电机8.7驱动其中一根传动辊转动,从而带动皮带8.3移动,使得置于皮带8.3上的齿轮被传送到另一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两根传动辊之间增设传动辊结构,用于支撑皮带8.3,避免其下悬。

具体的,两根传动辊分别为第一传动辊8.4和第二传动辊8.2,第一驱动电机8.7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辊8.4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以皮带8.3传送方向后端的传动辊为第一传动辊8.4,因此,在传送时,皮带8.3的上端面为被拉紧的面。

支架8.1在连接第二传动辊8.2位置设有沿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一槽型通孔8.5,且在支架8.1的侧面设有张紧调节结构8.6,张紧调节结构8.6固定在第一槽型通孔8.5远离第一传动辊8.4的一侧,第二传动辊8.2的两端穿过第一槽型通孔8.5且转动连接在张紧调节结构8.6上。其中,第一槽型通孔8.5的宽度与第二传动辊8.2两端的直径相等,第二传动辊8.2两端穿过第一槽型通孔8.5后,第二传动辊8.2与第一槽型通孔8.5的上下面抵接。张紧调节结构8.6为自行车链条张紧器,其一端套在第二传动辊8.2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架8.1上,在调节皮带8.3张紧时,拧动张紧调节结构8.6上的螺母,使得第二传动辊8.2沿第一槽型通孔8.5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皮带8.3的张紧调节。

传送结构在传送方向的后端固定有限位结构2.0,该限位结构2.0包括固定在支架8.1上且置于皮带8.3下方的双向同步伸缩结构2.5、置于双向同步伸缩结构2.5的伸缩杆末端的夹板2.1,夹板2.1的末端置于皮带8.3的上方,还包括设在第一、第二传送结构7.0的传送方向且在夹板2.1后方的挡板2.2,挡板2.2置于皮带8.3的上方。在使用时,皮带8.3将置于其上方的齿轮传送置挡板2.2处,并且利用双向同步伸缩结构2.5驱动挡板2.2对齿轮的位置进行限位,使得齿轮传送到固定的位置,使得机械手可以准确的夹取齿轮。其中,用于对齿轮进行定位时,两块夹板2.1在与齿轮接触的面设置为与改件表面圆形表面配合的圆弧面,使得可以防止夹板2.1在推动齿轮到固定位置过程中,齿轮往其他方向移动。当然,在另一技术方案中,可以将两块夹板2.1与齿轮接触的面组成v型,结合挡板2.2时,两块夹板2.1与挡板2.2对应的边的延长线形成三角形,进而可以将齿轮推动至固定位置,使得机械手可以准确的夹取齿轮。

参阅图7,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支架8.1在皮带8.3的下方固定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下方固定有安装座2.3,双向同步伸缩结构2.5固定在安装座2.3上。其中,连接板2.4上设有螺钉通孔2.41,安装座2.3在对应螺钉通孔2.41位置设有第二槽型通孔2.31,安装座2.3与连接板2.4通过螺栓穿过第二槽型通孔2.31和螺钉通孔2.41连接。通过安装座2.3以及安装座2.3上的第二槽型通孔2.31设置,使得两块夹板2.1之间的中心与机械手的位置对应时,可以拧松螺栓在第二槽型通孔2.31长度范围内进行微调,使得两块夹板2.1与挡板2.2限定的齿轮的中心对应机械手的位置,使得机械手夹取位置准确。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挡板2.2的两端固定在安装座2.3上;第二槽型通孔2.31沿双向同步伸缩结构2.5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设置,螺钉通孔2.41为沿传送方向设置的槽型孔,使得双向同步伸缩结构2.5在第二槽型通孔2.31和槽型孔所在的平面上调节。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不可微调、只设置第二槽型通孔2.31或只设置槽型孔。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双向同步伸缩结构2.5包括反向设置的两个气缸,该两个气缸优选为型号相同的气缸,并且两个气缸的活塞杆移动方向相反,因此形成“双向同步伸缩”。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双向同步伸缩结构2.5包括气缸缸体,气缸缸体内部设有两个腔体,每个腔体对应设置有一个活塞杆,且每个活塞杆穿过气缸缸体对应的一端,气缸缸体在每个腔体之间设有与每个腔体连通的第一气孔,在气缸缸体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气孔。

上述中,气缸优选为带有导杆的气缸,使得夹板2.1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传送结构8.0在传送方向且在夹板2.1的前方还设有限高板14.0,限高板14.0的两端固定在支架8.1上且设在皮带8.3的上方,该限高板14.0用于限制一次能一个齿轮经过,避免齿轮堆叠。

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传送结构8.0前方没有连接其他加工设备时,在第一传送结构8.0前端设有上料转盘1.0和上料机械手10.0,上料转盘1.0设在第一传送结构8.0的一侧,上料机械手10.0置于上料转盘1.0和第一传送结构8.0的上方,并将上料转盘1.0上的齿轮夹取至第一传送结构8.0上,上料机械手10.0为可沿y、z轴方向移动的第三桁架机械手。

参阅图8,具体的,上料转盘1.0包括底座1.1、转动连接在底座1.1上的第一转盘1.5、驱动第一转盘1.5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2、固定在第一转盘1.5上的多根立柱1.4;还包括固定在底座1.1侧面的丝杆滑块导轨(包括底板1.7、顶板1.9、支撑柱、滑块、丝杆1.6和电机1.8),丝杆1.6滑块导轨的滑块上固定有带有u型开口的推板1.11,推板1.11的u型开口对应立柱1.4位置设置。其中,第二驱动电机1.2可以通过齿轮啮合或同步带传动,其为现有传动结构相同,在此不作细述。

上述中第一转盘1.5水平放置,在第一转盘1.5的边沿固定多根立柱1.4,多根立柱1.4绕着第一转盘1.5的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在使用时,齿轮先预套设在立柱1.4上。上料机械手10.0吸取套在立柱1.4上的齿轮后,丝杆滑块导轨驱动推板1.11上下移动,推板1.11推动立柱1.4上的其他齿轮上升,填补上一个齿轮为位置,使得上料机械手10.0下一次吸取齿轮时,可以准确且稳定的吸取到齿轮。在第一转盘1.5对应立柱1.4的正下方设有空隙,推板1.11位置最低位置时,处于该空隙中,使得第一转盘1.5在转动时,不受到推板1.11的干涉。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推板1.11直接碰撞齿轮,可以在上立柱1.4上先放置一个托盘1.3,齿轮置于托盘1.3上方,推板1.11推动齿轮上下移动,因此,避免推板1.11将齿轮碰花。

具体的,丝杆滑块导轨包括底板1.7、顶板1.9、连接底板1.7与顶板1.9四角的支撑柱,底板1.7与顶板1.9之间设有滑块,推板1.11固定在滑块侧面,推杆也可以与滑块为一体结构,底板1.7与顶板1.9的中心转动连接有穿过滑块的丝杆1.6,丝杆1.6与滑块通过滚珠螺母连接。丝杆1.6下端传动连接有驱动丝杆1.6转动的电机1.8,电机1.8固定在底板1.7上,该电机1.8与丝杆1.6之间的传动连接可以为同步带传动或齿轮传动。

在实际应用中,在底板1.7与顶板1.9之间还可以设有穿过滑块的第一导向立柱1.10,第一导向立柱1.10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板1.7和顶板1.9上,中部与滑块滑动连接,通过增加第一导向立柱1.10的限位,使得滑块移动的更加稳定。

上料机械手10.0的桁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传送结构8.0的支架8.1和/或丝杆1.6滑块导轨的顶板1.9上。其中,上料机械手10.0的桁架可以固定在丝杆1.6滑块导轨的顶板1.9和/或第一传送结构8.0的支架8.1。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升降结构4.0包括固定在冷却槽6.0外壁面的且竖向设置的第二气缸4.1,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安装板4.2,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三驱动电机4.3,第三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6,第一转轴4.6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7,第一、第二转轴4.7转动连接在悬臂4.4上,且第二转轴4.7的末端固定有第二转盘4.8,第二转盘4.8的直径小于置物板11.1的u型开口的宽度,齿轮的直径大于u型开口的宽度。第二转盘4.8置于高频机5.0的工作台5.1的正下方,悬臂4.4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板上。在使用时,第二气缸4.1驱动安装板4.2升降,实现悬臂4.4及悬臂4.4末端的第二转盘4.8升降,第三驱动电机4.3通过第一、第二转轴4.7以及对应的传动结构驱动第二转盘4.8转动。热处理的齿轮置于第二转盘4.8上,第三驱动电机4.3驱动第二转盘4.8转动,使得齿轮的热处理更加均匀。

在一优选方案中,上述的转动连接为齿轮传动,第三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和第一转轴4.6沿x轴方向设置,第三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4.6之间设有第三转轴4.5,第三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与第三转轴4.5、第三转轴4.5与第二转轴4.7、第二转轴4.7与第一转轴4.6之间均通过齿轮啮合连接,该齿轮优选为锥形齿轮。其中,悬臂4.4由三根管道组成的“凵”形状,第一转轴4.6、第二转轴4.7与第三转轴4.5均转动连接在悬臂4.4内部。因此第一转轴4.6、第二转轴4.7、第三转轴4.5以及第三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形成勺子形,并通过齿轮形成传动。因此,第三驱动电机4.3可以置于冷却槽6.0外,并且不用直接穿过冷却槽6.0的底部,避免冷却液泄漏。

在一优选方案中,在冷却槽6.0外壁面还设有连接块4.10,连接块4.10上固定有第二导向立柱4.9,第二导向立柱4.9与安装板4.2滑动连接,使得第二气缸4.1驱动安装板升降时,运行更加稳定。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传送结构7.0后端设有卸料机械手13.0,卸料机械手13.0为可沿x、y、z轴方向移动的第四桁架机械手。在第二传送结构7.0后方设有热处理后的齿轮放置平台,卸料机械手13.0夹取第二传送结构7.0上的齿轮,并依次堆叠在放置平台上的对应位置上。

上述中,所述第一桁架机械手3.0、第二桁架机械手9.0、第三桁架机械手和第四桁架机械手可以为吸盘机械手或卡爪式机械手。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桁架机械手3.0、第三桁架机械手和第四桁架机械手为吸盘机械手,第二桁架机械手9.0为卡爪式机械手。

本申请中,通过在高频机5.0架上固定冷却槽6.0,在冷却槽6.0前方设置第一传送结构8.0,在冷却槽6.0后方设置第二传送结构7.0,第一传送结构8.0与冷却槽6.0之间设有可沿y、z轴方向移动的第一桁架机械手3.0,第二传送结构7.0与冷却槽6.0之间设有可沿x、z轴方向移动的第二桁架机械手9.0,冷却槽6.0在第一传送结构8.0的一端设有升降结构4.0,升降结构4.0的悬臂4.4末端置于冷却槽6.0内部,且置于高频机5.0的工作台5.1的下方,冷却槽6.0的内壁面设有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直线导轨11.0,直线导轨11.0的滑块上设有置物板11.1,升降结构4.0的悬臂4.4末端处于最低位置时,置物板11.1置于悬臂4.4末端与高频机5.0的工作台5.1之间。使用时,第一传送结构8.0将高频机5.0前方设备加工的齿轮传送至高频机5.0前,并通过第一桁架机械手3.0将齿轮夹取至升降结构4.0的悬臂4.4末端,通过升降结构4.0将齿轮调整至高频机5.0的工作台5.1位置,对齿轮进行加热。热处理结束后,升降结构4.0下降,由于置物板11.1与升降结构4.0的悬臂4.4配合设置,使得齿轮落在置物板11.1上,并通过直线导轨11.0传送至冷却槽6.0的另一端,并被第二桁架机械手9.0夹取至第二传送结构7.0上,第二传送结构7.0将齿轮传送只后方的设备。其中,冷却槽6.0内盛装有冷却液,高频机5.0的工作台5.1位置位于冷却液上方,而置物板11.1置于冷却液内部,因此,齿轮在热处理后的下降过程中进入冷却液内部,实现齿轮的快速冷却,提高了高频机5.0的处理效率。

在第一传送结构8.0的前端设置上料转盘1.0和上料机械手10.0,将齿轮预先放置在上料转盘1.0的立柱1.4上,并利用上料机械手10.0抓取到第一传送结构8.0上,而在第二传送结构7.0后端设置卸料机械手13.0,并利用卸料机械手13.0将热处理后的齿轮依次夹取到放置平台上进行堆放,因此形成全自动热处理生产线。

在第一、第二传送结构在传送方向的后端固定有限位结构2.0,限位结构2.0用于第一桁架机械手3.0和第四桁架机械手抓取齿轮前对齿轮进行定位,提高齿轮抓取的准确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