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5#钢的双筒同步送粉熔化沉积复合熔覆层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35821发布日期:2020-11-06 16:2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激光熔化沉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35#钢的双筒同步送粉熔化沉积,实现表面改性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35#钢除了作为建筑材料外,大量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但在构件的使用过程中暴露出强度不高、耐腐蚀性差的问题,构件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因此,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改性,以提高其抗耐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基于35#钢的双筒同步送粉(ni50、ni60/316)熔化沉积实现表面改性的工艺方法,可有效提升构的整体强度、耐腐蚀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35#钢的双筒同步送粉熔化沉积复合熔覆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选取合金粉末,所述合金粉末包括ni50或ni60金属粉末,以及316奥氏体不锈钢金属球形粉末;

对待熔覆工件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500-690℃;

设定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待熔覆工件表面进行激光熔覆,形成复合熔覆层;

其中,所述工艺参数中:激光功率为3500-4500w、离焦量为13-17mm、激光扫描速度为800-1000mm/min、激光光斑为边长3mm的方形光斑;单道熔覆层的搭接率为30%~50%,单道熔覆层的厚度为0.2-0.8mm;316奥氏体不锈钢金属球形粉末的载气流量为3-5l/min、送粉速率为8-15g/min,ni50或ni60金属粉末的载气流量为5-8l/min、送粉速率为8-15g/min;316奥氏体不锈钢金属球形粉末和ni50或ni60金属粉末同步送粉;

对待熔覆工件完成激光熔覆后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200-500℃,以消除激光熔覆产生的热应力。

进一步地,所述ni50或ni60金属粉末,以及316奥氏体不锈钢金属球形粉末需满足的技术要求为:外观呈均匀银灰色、粒径53~89μm、流动性大于等于35s/50g、球形度大于95%、卫星粉含量小于等于0.5%、含氧量小于等于300ppm。

进一步地,在激光熔覆前,对合金粉末进行真空烘干处理,避免金属粉末吸潮。

进一步地,在对待熔覆工件进行预热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待熔覆工件的待熔覆区域进行机械加工、打磨,以去除待熔覆工件表面的毛刺、损伤部位。

进一步地,在去除待熔覆工件表面的毛刺、损伤部位之后,激光熔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采用无水乙醇或者丙酮对待熔覆工件的待熔覆区域表面进行清洗,以去除油脂、脏污。

进一步地,在进行激光熔覆时,先吹送金属粉末,并采用纯度为99.99%的氩气进行保护,然后在设定时间后,开启激光器,对待熔覆区域进行激光熔覆;

对修复冷却区域,采用纯度为99.95%的氮气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在激光熔覆之后,完成热处理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熔覆区域进行无损检测;若熔覆区域存在气孔、夹杂类缺陷,去除熔覆层,重新进行激光熔覆。

进一步地,在激光熔覆之后,完成热处理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工件熔覆区域进行打磨抛光,以满足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

对熔覆工件的熔覆区域选取样本,进行耐磨、金相、盐雾试验。

进一步地,对激光熔覆过程中,夹持待熔覆工件的工装进行表面清洗,避免污染待熔覆工件。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采用采用方向性、相干性及亮度较好的高能密度激光束作为能量输入,实现整个加工过程的快冷快热,在35#钢基材上实现微冶金熔覆改性;

由于快冷快热的加工方式,基材表面熔化量较小,熔覆层的稀释度较低,熔覆层完全消除了气孔、粉末残留、异物夹杂等缺陷,充分保证了质量及性能,且与整个基材的结合度较好;

采用双筒同步式送粉设备,同步吹送ni50或ni60及316金属粉末(利用316金属粉末的耐蚀性以及ni50或ni60粉末的高强度、一定的耐蚀性等特点),通过工艺控制,可灵活控制单层熔覆层在0.2-0.6mm左右的范围内,形成一层高强度、高耐蚀性的熔覆层;熔覆后,整个构件的强度提升了10%-30%,耐蚀性大大优于原构件,预计可延寿使用不低于3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借助激光增材制造设备,采用基于35#钢的双筒同步送粉(ni50或ni60金属粉末;316奥氏体不锈钢金属合金粉末)熔化沉积实现表面改性的工艺方法,熔覆层单层为0.2-0.6mm自主可控,可实现35#钢基材表面的改性,提升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35#钢工件的图纸,对工件待熔覆区域进行记录、分析,熔覆设备经拓扑优化,形成最优的熔覆路线及方案。

第二步:在激光熔覆加工前,工件待熔覆区域需要完成所有的机械加工或打磨,如:去除毛刺、去除损伤部位。

第三步:采用无水乙醇或者丙酮对待熔覆区域表面进行清洗,保证熔覆区域表面无油脂、脏污。待熔覆区域的激光熔覆加工应在清洗完成8h内完成,否则需重新进行表面清洗。因为,若清洗完成后,长时间不进行激光熔覆加工,工件表面易形成氧化层、脏污等,影响激光熔覆效果。

第四步:熔覆装夹用的工装应用机械或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特别是靠近熔覆区域20-50mm范围内,工装表面不可有油污、锈斑、易熔金属等影响熔覆质量或过程的污染物。选取适合的工装将待熔覆构件装夹在工作台上,装夹时应注意不要擦伤、磕碰零件。

第五步:选用气雾化法制备的镍基合金(本实施例,选用ni50或ni60金属粉末)及316奥氏体不锈钢金属球形粉末。上述金属粉末的技术要求如下:外观呈均匀银灰色、化学成分满足材料技术标准、粒径53~89μm、流动性≥35s/50g、球形度大于95%、卫星粉含量≤0.5%,含氧量≤300ppm。金属粉末的粒径均匀性和粒径大小、流动性等与激光熔覆层的厚度均匀性、缺陷多少正相关。

第六步:激光熔覆前对选取的两种合金粉末进行真空烘干处理(120℃,1h),以减少粉末吸潮对熔覆质量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七步:根据35#钢基体材料的牌号对零件选择合适的温度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应保证材料组织不发生变化,并且尽量减少局部受热产生热应力的影响。预热温度选择在500-690℃,保温时间不少于10min,激光熔覆前取出待加工构件。

第八步:设定激光熔覆工艺参数:激光功率为3500-4500w、激光离焦量15±2mm、扫描速度为800-1000mm/min、光斑为边长3mm的方形光斑、保护气体流量为5-8l/min;单道熔覆层的搭接率为30%~50%,单道熔覆层厚度为0.2-0.8mm可控;其中ni50或ni60的载气流量5-8l/min、送粉速率8-20g/min,316奥氏体不锈钢金属球形粉末的载气流量为3-5l/min、送粉速率为8-20g/min,实现两种金属粉末按一定比例吹送。

第九步:运行程序进行熔覆:首先采用同步送粉方式,先吹送选取的两种金属粉末,采用纯度为99.99%的氩气进行保护,在距离同轴5~8mm的侧面增加使用纯度为99.95%的氮气对修复冷却区域进行保护(气体流量为5-8l/min),8-15秒后开启激光器(激光设备的功率输出要求为:50%~100%,实际输出功率稳定性不小于3%)对待熔覆区域进行激光熔覆。

第十步:完成激光熔覆后2h内对工件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200-500℃,目的是消除修复应力。

第十一步:对工件的待熔覆区域进行无损检测(包括荧光、磁粉、x射线或超声波等),熔覆部位应无气孔、夹杂等缺陷;如果发现缺陷,需将熔覆部位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去除,重新进行熔覆。

第十二步:将熔覆完的构件通过打磨抛光的方式加工,满足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第十三步:从熔覆后的工件中选取样件进行力学、金相、盐雾等检测试验,满足要求后验收入库;如不符合要求,需将熔覆部位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去除,重新进行熔覆,只允许重复熔覆1次。

第十四步:构件完成熔覆、热处理、打磨抛光后检验合格,应对整个构件进行表面防护处理,做好熔覆记录并存档,内容包括:数量、尺寸、位置、熔覆工艺参数、熔覆次数、检验结论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