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轮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2306发布日期:2021-06-01 23:18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轮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轮制造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轮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砂轮是磨削加工中最主要的一类模具,是模具中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的一种,使用时高速旋转,可对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的外圆、内圆、平面和各种型面等进行粗磨、半精磨和精磨以及开槽和切断等。现有的砂轮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基材、磨料、砂轮网,也就是通常所称的砂轮的三要素。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砂轮生产设备采用分段式设备对处于阶段的砂轮制品进行加工;然而,利用传统的这种方式制成的砂轮,其生产效率交底、资源消耗大、劳动力消耗多;具有一定的生产力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轮生产系统,能够提高砂轮制品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砂轮生产系统,包括传输平台,所述传输平台上安装有沿传输平台输入端向输出端布置的砂轮成型模具;所述传输平台上设有沿输入端向输出端布置的一对放网组件,传输平台对应两放网组件之间还设有投料组件;所述放网组件和投料组件用于向位于砂轮成型模具成形腔内的基材表面投放砂轮网和成型料;所述传输平台对应放网组件的下游还设有打标组件,所述打标组件用于向砂轮表面贴合商标;所述传输平台的输出端还设有孔环组件,所述孔环组件用于向砂轮中心孔固定砂轮环。

本技术方案中:用于成型砂轮的各个砂轮成型模具布置在传输平台,砂轮生产基材可放置在各个砂轮成型模具的成形腔中随传输平台的输入端向输出端传输,在传输过程中能够通过放网组件、投料组件、打标组件和孔环组件依次进行第一次砂轮网投放、成型料投放、第二次砂轮网投放、商标贴合以及孔环操作;通过三合一操作设备的连续处理最终可输出砂轮成品。本技术方案采用连续操作的方式完成砂轮成品生产制造,相比现有技术中分阶段处理的方式生产具有生产效率更高,更容易操作等特点。

优选的,所述砂轮成型模具下方设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模具安装座,所述模具安装座与传输平台的传送链相连;所述模具安装座上设有驱动砂轮成型模具周向转动的电机驱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放网组件包括位于传输平台外侧的砂轮网存放台,所述砂轮网存放台上方设有向传输平台上方延伸布置的放网轨道,所述放网轨道上设能够沿放网轨道往复移动的第一取放机械手,所述第一取放机械手与滑动设于放网轨道上的第一滑动座相连。

优选的,所述投料组件包括位于传输平台上方的投料仓,所述投料仓连接有向砂轮成型模具延伸的投料导槽,所述投料导槽末端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上设有用于开闭投料口的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传输平台对应投料组件下游还设有成型料均匀机构,成型料均匀机构包括位于砂轮成型模具上方的回收仓,所述回收仓下端套有与砂轮模具的成型腔半径相适应的刮平板,所述刮平板外侧面设有若干与回收仓内腔相通的吸料孔,所述回收仓还连接有使回收仓内产生负压的负压机构,所述回收仓上方还相连有气缸总成,当所述气缸总成运行时能够带动所述回收仓下端的刮平板伸入或退出砂轮成型模具的成型腔。

优选的,所述负压机构包括与回收仓内腔连通的负压管和回收管路,所述负压管连接有负压泵;所述回收管路连接至投料仓内。

优选的,所述打标组件包括位于传输平台外侧的打标存放台,所述打标存放台上方设有向传输平台上方延伸布置的打标轨道,所述打标轨道上设能够沿打标轨道往复移动的第二取放机械手,所述第二取放机械手与滑动设于打标轨道上的第二滑动座相连。

优选的,所述孔环组件包括位于传输平台外的砂轮环存放仓,所述砂轮环存放仓上方设有向传输平台上方延伸布置的第一孔环轨道,所述第一孔环轨道上设能够沿打标轨道往复移动的第三取放机械手,所述第三取放机械手与滑动设于打标轨道上的第三滑动座相连。

优选的,所述孔环组件还包括位于传输平台对应第三取放机械手下游的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向砂轮成型模具成形腔内投放下压模具的第四取放机械手,所述第四取放机械手与设于传输平台上方第二孔环轨道滑动适配,所述传输平台对应第四取放机械手下游还设有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能够向下压模具施加压力使砂轮环固定在基材上。

优选的,还包括位于传输平台对应下压气缸下游的成品堆叠台,所述成品堆叠台上方设有向传输平台延伸的成品取放轨道,所述成品取放轨道上滑动设有用于将砂轮成型模具内砂轮成品抓取至成品堆叠台的第五取放机械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砂轮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砂轮生产系统的负压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传输平台100、砂轮成型模具200、砂轮网存放台300、放网轨道400、第一取放机械手500、投料仓600、投料导槽700、成型料均匀机构800、回收仓820、刮平板810、吸料孔811、气缸总成850、负压管830、回收管路900、打标存放台1000、打标轨道1100、第二取放机械手1200、砂轮环存放仓1300、第一孔环轨道1400、第三取放机械手1500、第四取放机械手1600、第二孔环轨道1700、下压气缸1800、成品堆叠台1900、成品取放轨道2000、第五取放机械手2100、砂轮基材220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砂轮生产系统,该生产设备为多合一集成生产设备,能够在砂轮生产过程中连续完成砂轮网投放、成型料投放、商标贴合以及孔环操作,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该生产设备具体包括传输平台100,所述传输平台100上安装有沿传输平台100输入端向输出端布置的砂轮成型模具200;用于成型砂轮的各个砂轮成型模具200布置在传输平台100,砂轮生产基材可放置在各个砂轮成型模具200的成形腔中随传输平台100的输入端向输出端传输,传输平台100选用链式传输,用于承载砂轮基材2200的砂轮成型模具200下方设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模具安装座,所述模具安装座与传输平台100的传送链相连;所述模具安装座上设有驱动砂轮成型模具200周向转动的电机驱动结构。这样电机驱动结构能够驱动砂轮成型模具200周向转动,有利于在砂轮生产过程中进行成型料投放均摊操作。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进行砂轮网投放和成型料投放操作的一对放网组件和投料组件。其中两放网组件沿传输平台100输入端向输出端布置,投料组件布置在传输平台100对应两放网组件之间;在操作时,先后进行第一次放网操作、成型料投放操作和第二次放网操作。其中,放网组件包括位于传输平台100外侧的砂轮网存放台300,所述砂轮网存放台300上方设有向传输平台100上方延伸布置的放网轨道400,所述放网轨道400上设能够沿放网轨道400往复移动的第一取放机械手500,所述第一取放机械手500与滑动设于放网轨道400上的第一滑动座相连;这样,第一取放机械手500能够沿放网轨道400往复移动,当砂轮成型模具200在传输平台100驱动下移动至放网轨道400下方时,第一取放机械手500能够将位于砂轮网平台上的砂轮网抓取投放至位于砂轮成型模具200内腔的砂轮基材2200表面。

如前所述,当放网组件完成第一次放网操作后,需要在砂轮基材2200表面投放成型料,本实施例中的投料组件包括位于传输平台100上方的投料仓600,所述投料仓600连接有向砂轮成型模具200延伸的投料导槽700,所述投料导槽700末端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上设有用于开闭投料口的控制阀。这样,当砂轮成型模具200在传输平台100传输下移动至投料口下方时,投料仓600投放的成型料沿投料导槽700移动至投料口,当控制阀打开时,成型料即可投放至砂轮成型模具200内腔的砂轮基材2200表面。

当砂轮成型料投放至砂轮基材2200表面上后,需要对成型料进行摊平处理,本实施例在传输平台100对应投料组件下游还设有成型料均匀机构800,成型料均匀机构800包括位于砂轮成型模具200上方的回收仓820,所述回收仓820下端套有与砂轮模具的成型腔半径相适应的刮平板810,所述刮平板810外侧面设有若干与回收仓820内腔相通的吸料孔811,所述回收仓820还连接有使回收仓820内产生负压的负压机构,所述回收仓820上方还相连有气缸总成850,当气缸总成850运行时能够带动所述回收仓820下端的刮平板810伸入或退出砂轮成型模具200的成型腔。这样,当砂轮成型模具200在传输平台100传输至成型料均匀机构800下方时,砂轮成型模具200在电机驱动结构驱动下周向转动,同时气缸总成850运行使刮平板810伸入砂轮成型模具200的内腔中,整个过程中,砂轮成型模具200一直处于旋转状态,在刮平板810的作用下摊平成型料,随后负压机构运行使回收仓820内产生负压,在负压作用下即可将多余的成型料可通过吸料孔811吸入回收仓820内;用于产生负压的负压机构包括与回收仓820内腔连通的负压管830和回收管路900,所述负压管830连接有负压泵;所述回收管路900连接至投料仓600内。负压管830路在负压泵作用下抽取回收仓820内空气,使多余的成型料吸入回收仓820内,同时,吸入回收仓820内的成型料可通过回收管路900回收至投料仓600中以便后续使用。通过上述操作不仅避免了砂轮成型模具200内的成型料出现密度不均匀的情况;通过回收仓820回收多余成型料也实现了成型料的回收,避免生产原料的浪费。

用于对砂轮进行打标的打标组件包括位于传输平台100外侧的打标存放台1000,所述打标存放台1000上方设有向传输平台100上方延伸布置的打标轨道1100,所述打标轨道1100上设能够沿打标轨道1100往复移动的第二取放机械手1200,所述第二取放机械手1200与滑动设于打标轨道1100上的第二滑动座相连。这样,当砂轮成型模具200在传输平台100传输下移动至打标轨道1100下方时,第二取放机械手1200可将位于打标存放台1000上的砂轮商标抓取并贴合在砂轮成品表面。

用于对砂轮成品进行孔环操作的环组件包括位于传输平台100外的砂轮环存放仓1300,所述砂轮环存放仓1300上方设有向传输平台100上方延伸布置的第一孔环轨道1400,所述第一孔环轨道1400上设能够沿打标轨道1100往复移动的第三取放机械手1500,所述第三取放机械手1500与滑动设于打标轨道1100上的第三滑动座相连。孔环组件还包括位于传输平台100对应第三取放机械手1500下游的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向砂轮成型模具200成形腔内投放下压模具的第四取放机械手1600,所述第四取放机械手1600与设于传输平台100上方第二孔环轨道1700滑动适配,所述传输平台100对应第四取放机械手1600下游还设有下压气缸1800,所述下压气缸1800能够向下压模具施加压力使砂轮环固定在基材上。当砂轮成型模具200通过传输平台100传输至打标轨道1100下方时,第三取放机械手1500可将位于砂轮存放仓内的砂轮环抓取至砂轮成品的中心孔上,随后传输平台100持续移动将砂轮成型模具200传输至第二孔环轨道1700下方,通过第四取放机械手1600能够将下压模具抓取至砂轮成型模具200的空腔内,最后下压气缸1800向下压模具施加压力,使砂轮环固定在砂轮成品的中心孔上。

为了将砂轮成品从砂轮成型模具200中取出存放,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位于传输平台100对应下压气缸1800下游的成品堆叠台1900,所述成品堆叠台1900上方设有向传输平台100延伸的成品取放轨道2000,所述成品取放轨道2000上滑动设有用于将砂轮成型模具200内砂轮成品抓取至成品堆叠台1900的第五取放机械手2100。当孔环操作完成后,第五取放机械手2100沿成品取放轨道2000移动至砂轮成型模具200上方,并将位于砂轮成型模具200内的砂轮成品取出并抓取至成品堆叠台1900上。

为了使各个部件按照生产顺序自动运动,本实施例中各个部件通过plc控制器连接控制电路自动控制部件运行,相应的机械手属于现有技术设备,通过在机械手上安装不同的模具即可实现不同的抓取操作,这里不再赘述具体规格和型号,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选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