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冶炼用热海绵铁加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34163发布日期:2022-03-12 14:0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电炉冶炼用热海绵铁加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铁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炉冶炼用热海绵铁加料系统。


背景技术:

2.海绵铁又称直接还原铁,采用优质矿石,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通过滤式除淀方式进行排除,对管道、锅炉和循环水溶解氧腐蚀经水处理后水溶解氧含量可达到0.05mg/l以下,具有反洗频率低,抗压强度高,不粉化、不板结,比表面积大。活性高,再生效果好等优点,
3.海绵铁在生产处理时需要经过电炉冶炼,需要用到上料加料机构,然而,现有的海绵铁冶炼加料机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大多通过电磁盘吊将海绵铁吸住移动至电炉上部放料,移动过程中,磁电磁盘可能由于吸力问题造成物料脱落,给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因此,现提出电炉冶炼用热海绵铁加料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电炉冶炼用热海绵铁加料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电炉冶炼用热海绵铁加料系统,包括滑杆,所述滑杆下部两端均垂直固定设有支架,且滑杆一端滑动套设有矩形框,矩形框两侧内壁上部水平转动设有滚轮,且滚轮与滑杆上部接触,滑杆一端设有驱动组件,所述矩形框下部固定设有门形架,所述门形架下端水平焊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下部水平设有电磁盘,横板与电磁盘之间设有拉动组件,所述电磁盘沿其外壁一圈上部归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所述横板上部两端均垂直滑动连接有立柱,且立柱下端依次贯穿横板两侧外壁以及固定环两侧外壁,两个立柱下端均滑动插设有插柱,插柱与立柱之间设有限位组件,两个插柱下端均水平固定连接有半圆板,且两个半圆板对称镜像设置,半圆板上部一侧均垂直固定有围板,所述立柱上部设有旋转组件。
7.优选的,所述拉动组件包括电磁盘上部沿其一圈固定连接的多个第一绳索,且多个第一绳索上端固定有同一个第二绳索,所述门形架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设有收卷柱,所述横板上部中间位置处开有过线口,且第二绳索上端穿过过线口栓接于收卷柱上,所述门形架两侧外壁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且两个第二电机输出端均穿过门形架一侧内壁分别与收卷柱两端键连接。
8.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杆上部两端均垂直设置的立板,且两个立板之间转动设有一个螺纹柱,所述矩形框上部外壁焊接有连接块,且螺纹柱贯穿连接块两侧外壁并与其螺纹连接,其中一个立板一侧螺栓固定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输出端贯穿其中一个立板两侧外壁与螺纹柱一端键连接。
9.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两个立柱上均套设的套管,且两个套管固定连接于横
板下部,立柱与套管转动连接,立柱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沿其内壁开有螺旋槽,所述立柱上部一侧水平焊接有滑销,且滑销滑动设于螺旋槽内。
10.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立柱内壁下部均垂直开设的限位槽,所述插柱一侧水平焊接有限位销,且限位销滑动设于限位槽内。
11.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立柱内靠近下端水平焊接的固定盘,所述插柱位于立柱内部一端垂直固定设有多边形杆,且多边形杆上端贯穿固定盘两侧外壁并与其滑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在横板两侧垂直滑动设置的立柱以及两个插柱下端对称镜像固定设置的两个半圆板,配合驱动组件与旋转组件,使得人们在使用时,可以将本装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冶炼炉上部,使得冶炼炉位于滑杆下方一端,再将海绵铁堆放在滑杆下部另一端,加料时,只需驱动第一电机带动矩形框在滑杆上滑动调整位置,使得下部的电磁盘对准堆放海绵铁,进而驱动第二电机带动收卷柱放卷,使得电磁盘下移同时通电,吸起若干海绵铁,进而第二电机反转带动收卷柱收卷,使得电磁盘吸料后上移,同时带动两个立柱上移,立柱上的滑销沿套管内的螺旋槽滑动带动两个立柱同向自转,使得下部的两个半圆板转至合并,形成一个托盘,再次驱动第一电机,使得电磁盘水平移动至冶炼炉上部,再驱动电磁盘下移,两个半圆板展开,电磁盘断电,海绵铁自动掉落至冶炼炉内完成上料,本装置通过下部两个可展开可合并的半圆板,提高上料机构的安全性,避免电磁盘吸料后移动过程中脱落对工作人员造成安全威胁。
14.2.通过在立柱下部内壁垂直开设的限位槽以及插柱一侧焊接的限位销,再将限位销滑动设于限位槽内,使得电磁盘每次下移与物料接触吸料时,两个半圆板接触物料或地面后自动上移,插柱缩进立柱内,避免半圆板的存在影响电磁盘无法进一步下移而造成其无法吸料,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炉冶炼用热海绵铁加料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炉冶炼用热海绵铁加料系统的上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炉冶炼用热海绵铁加料系统的上料机构平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炉冶炼用热海绵铁加料系统的旋转组件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炉冶炼用热海绵铁加料系统的限位组件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炉冶炼用热海绵铁加料系统的多边形杆和固定盘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滑杆;2、立板;3、第一电机;4、螺纹柱;5、支架;6、横板;7、立柱;8、套管;9、插柱;10、半圆板;11、电磁盘;12、固定环;13、围板;14、第一绳索;15、第二绳索;16、收卷柱;17、第二电机;18、矩形框;19、门形架;20、滚轮;21、螺旋槽;22、滑销;23、限位销;24、限位
槽;25、多边形杆;26、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实施例1
24.参照图1-5,电炉冶炼用热海绵铁加料系统,包括滑杆1,滑杆1下部两端均垂直固定设有支架5,且滑杆1一端滑动套设有矩形框18,矩形框18两侧内壁上部水平转动设有滚轮20,且滚轮20与滑杆1上部接触,滑杆1一端设有驱动组件,矩形框18下部固定设有门形架19,门形架19下端水平焊接有横板6,横板6下部水平设有电磁盘11,横板6与电磁盘11之间设有拉动组件,电磁盘11沿其外壁一圈上部归固定套设有固定环12,横板6上部两端均垂直滑动连接有立柱7,且立柱7下端依次贯穿横板6两侧外壁以及固定环12两侧外壁,两个立柱7下端均滑动插设有插柱9,插柱9与立柱7之间设有限位组件,两个插柱9下端均水平固定连接有半圆板10,且两个半圆板10对称镜像设置,半圆板10上部一侧均垂直固定有围板13,立柱7上部设有旋转组件。
25.进一步的,拉动组件包括电磁盘11上部沿其一圈固定连接的多个第一绳索14,且多个第一绳索14上端固定有同一个第二绳索15,门形架19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设有收卷柱16,横板6上部中间位置处开有过线口,且第二绳索15上端穿过过线口栓接于收卷柱16上,门形架19两侧外壁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17,且两个第二电机17输出端均穿过门形架19一侧内壁分别与收卷柱16两端键连接。
26.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滑杆1上部两端均垂直设置的立板2,且两个立板2之间转动设有一个螺纹柱4,矩形框18上部外壁焊接有连接块,且螺纹柱4贯穿连接块两侧外壁并与其螺纹连接,其中一个立板2一侧螺栓固定有第一电机3,且第一电机3输出端贯穿其中一个立板2两侧外壁与螺纹柱4一端键连接。
27.进一步的,旋转组件包括两个立柱7上均套设的套管8,且两个套管8固定连接于横板6下部,立柱7与套管8转动连接,立柱7与固定环12固定连接,套管8沿其内壁开有螺旋槽21,立柱7上部一侧水平焊接有滑销22,且滑销22滑动设于螺旋槽21内。
28.进一步的,限位组件包括立柱7内壁下部均垂直开设的限位槽24,插柱9一侧水平焊接有限位销23,且限位销23滑动设于限位槽24内。
29.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使用时,可以将本装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冶炼炉上部,使得冶炼炉位于滑杆1下方一端,再将海绵铁堆放在滑杆1下部另一端,加料时,只需驱动第一电机3带动矩形框18在滑杆1上滑动调整位置,使得下部的电磁盘11对准堆放的海绵铁,进而驱动第二电机17带动收卷柱16放卷,使得电磁盘11下移同时通电,吸起若干海绵铁,进而第二电机17反转带动收卷柱16收卷,使得电磁盘11吸料后上移,同时带动两个立柱7上移,立柱7上的滑销22沿套管8内的螺旋槽21滑动带动两个立柱7同向自转,使得下部的两个半圆板10转至合并,形成一个托盘,再次驱动第一电机3,使得电磁盘11水平移动至冶炼炉上部,再驱动电磁盘11下移,两个半圆板10展开,电磁盘11断电,海绵铁自动掉落至冶炼炉内完成上料,本装置通过下部两个可展开可合并的半圆板10,提高上料机构的安全性,避免电磁盘
11吸料后移动过程中脱落对工作人员造成安全威胁,将限位销23滑动设于限位槽24内,使得电磁盘11每次下移与物料接触吸料时,两个半圆板10接触物料或地面后自动上移,插柱9缩进立柱7内,避免半圆板10的存在影响电磁盘11无法进一步下移而造成其无法吸料,设计合理。
30.实施例2
31.参照图6,电炉冶炼用热海绵铁加料系统,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限位组件包括立柱7内靠近下端水平焊接的固定盘26,插柱9位于立柱7内部一端垂直固定设有多边形杆25,且多边形杆25上端贯穿固定盘26两侧外壁并与其滑动连接。
32.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使用时,在立柱内下部设置的固定盘26,再将插柱9上端的多边形杆25插进固定盘26,使得电磁盘11每次下移与物料接触吸料时,两个半圆板10接触物料或地面后自动上移,插柱9缩进立柱7内,避免半圆板10的存在影响电磁盘11无法进一步下移而造成其无法吸料,设计合理。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