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坯连铸机引锭杆杆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4193发布日期:2022-06-02 03:3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坯连铸机引锭杆杆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引锭杆杆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坯连铸机引锭杆杆身结构。


背景技术:

2.引锭杆由引锭头、过渡件和杆身组成;浇注前,引锭头和部分过渡件进入结晶器,形成结晶器可活动的“内底”,浇注开始后,钢水凝固,与引锭头凝结在一起,由拉矫机牵引着引锭杆,把铸坯连续地从结晶器拉出,直到引锭头通过拉矫机后方与铸坯分离,进入引锭杆存放装置。
3.目前的链式引锭杆用于各种连铸轧钢机,其杆身由数十个链节组成,其长度可根据铸坯的长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但链节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其之间的转动扭力无法有效进行卸荷,并且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在进行调整长度时极其不方便,为此现提出一种圆坯连铸机引锭杆杆身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圆坯连铸机引锭杆杆身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圆坯连铸机引锭杆杆身结构,包括杆身主体和驱动件,所述杆身主体由多个组合条组成,所述组合条两侧均通过连接轴连接有携带件,所述组合条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对接板,位于l型对接板另一侧的所述组合条上开设有衔接口,所述l型对接板上设置有与衔接口相适配的衔接轴,所述驱动件包括中空的驱动框,所述驱动框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联动组件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
7.优选地,所述携带件包括与连接轴固定连接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上表面设置有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的驱动齿槽,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与驱动框相连接的限位件。
8.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开设在驱动框内侧壁上的t型限位口,所述驱动板上固定连接有t型限位条,所述t型限位口内壁密布设置有滚动球。
9.优选地,所述l型对接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边块,所述侧边块与衔接轴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衔接口呈倒“l”型设置。
10.优选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传动轴,所述驱动轴端部贯穿驱动框侧壁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蜗轮环,所述传动轴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蜗轮环啮合连接的蜗杆层。
11.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板上驱动齿槽之间距离小于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齿轮之间的距离。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将杆身主体由多个组合条进行组合,并利用设置在l型对接板上的衔接轴与组
合条上的衔接口进行对接,使得组合条与组合条之间产生的角度能使得杆身主体呈现为弧形设置,确保牵引过程中产生的竖向应力能得到缓冲,并且其衔接方式能使得拆装更加的快捷,且不影响牵引过程中的连接。
14.2、通过在组合条的两侧设置驱动板,利用设置在驱动框内的驱动齿轮进行传动,通过对驱动板上驱动齿槽距离的设计,能实现对杆身持续不断的进行牵引,不会由于杆身结构的改变影响牵引效果,确保牵引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圆坯连铸机引锭杆杆身结构中杆身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圆坯连铸机引锭杆杆身结构中驱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圆坯连铸机引锭杆杆身结构中杆身主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圆坯连铸机引锭杆杆身结构中驱动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组合条、2l型对接板、3衔接口、4衔接轴、5驱动框、6驱动电机、7驱动轴、8驱动齿轮、9驱动板、10驱动齿槽、11t型限位口、12t型限位条、13侧边块、14传动轴、15蜗轮环。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参照图1-4,一种圆坯连铸机引锭杆杆身结构,包括杆身主体和驱动件,杆身主体由多个组合条1组成,组合条1两侧均通过连接轴连接有携带件,进一步地,携带件包括与连接轴固定连接的驱动板9,驱动板9上表面设置有与驱动齿轮8啮合连接的驱动齿槽10,其中驱动齿槽10之间的间距要保证小于两个驱动齿轮8之间的间距,驱动板9上设置有与驱动框5相连接的限位件;进一步地,限位件包括开设在驱动框5内侧壁上的t型限位口11,驱动板9上固定连接有t型限位条12,t型限位口11内壁密布设置有滚动球,在使用时,t型限位条12会移入到t型限位口11内,使得组合条1在驱动框5内能平稳移动,通过设置滚动球能使得在t型限位条12进行滑动时,减少t型限位条12与t型限位口11之间的摩擦力。
22.组合条1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对接板2,位于l型对接板2另一侧的组合条1上开设有衔接口3,l型对接板2上设置有与衔接口3相适配的衔接轴4,l型对接板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边块13,侧边块13与衔接轴4两端转动连接,衔接口3呈倒“l”型设置,将衔接口的开口处设置刚好供衔接轴4进行移动,这使得在进行组装与拆卸时更加的方便,并且在使用时由于牵引力的存在,衔接轴4不会从衔接口3中脱离,从而确保两者之间的有效连接。
23.驱动件包括中空的驱动框5,驱动框5上设置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输出端通过联动组件连接有驱动轴7,驱动轴7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8;进一步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
连接在驱动电机6输出端的传动轴14,驱动轴7端部贯穿驱动框5侧壁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蜗轮环15,传动轴14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蜗轮环15啮合连接的蜗杆层,相邻的两个驱动板9上驱动齿槽10之间距离小于相邻两个驱动齿轮8之间的距离,从而确保当后者的驱动板9上驱动齿槽10与驱动齿轮8脱离时,相邻的驱动板9与另一侧的驱动齿轮处在啮合状态,从而实现不间断的进行牵引的效果。
24.具体地,将杆身主体由多个组合条1组成,相邻的组合条1之间能形成一定的角度,这使得组合条1与组合条1之间产生的角度能使得杆身主体呈现为弧形设置,确保牵引过程中产生的竖向应力能得到缓冲,并且将组合条1之间的连接方式设置为通过l型对接板2上的衔接轴4与开设在组装条1上的衔接口3之间的连接方式,并将衔接口的开口处设置刚好供衔接轴4进行移动,这使得在进行组装与拆卸时更加的方便,并且在使用时由于牵引力的存在,衔接轴4不会从衔接口3中脱离,从而确保两者之间的有效连接;
25.在使用中,通过设置在组合条1两侧的驱动板9与设置在驱动框5内的驱动齿轮8进行配合实现对杆身主体的牵引移动,通过驱动电机6的作用,实现传动轴14上的蜗杆层带蜗轮环15进行转动,从使得与蜗轮环15连接的驱动轴7带动驱动齿轮8进行旋转,当组合条1扦插到驱动框5内进行牵引时,设置在驱动板9外端面的t型限位条12会插入到t型限位口11内,实现限位的效果,并且驱动齿轮8会与驱动板9上的驱动齿槽10相啮合,从带动驱动板9向前进行移动,实现对杆身主体的驱动。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