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Pa级高屈强比高塑性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19576阅读:来源:国知局
0°C,均热保温时间为 110~240s;钢带保温后,采用先缓慢冷却后快速冷却两段式冷却,缓冷段将钢带从保温温 度冷却到700-730°C,冷却速率为1~5°C/s,快冷段以25~50°C/s的冷却速率将钢带冷 却到320~360°C,然后在320~360°C下进行过时效处理,过时效时间440~920s,时效后 风冷、平整卷取。
[0020] 本发明选择上述各特征中工艺参数的原因如下:
[0021] 板坯均热温度在1200~1300°C之间,均热时间为120-180min。均热温度控制在 1200°C以上,为增加Nb的固溶量,提高析出强化效果,但均热温度不能高于1300°C,以避免 板还过热和过烧。均热时间控制在120-180min之间,为使板还的组织和成分充分均匀化, 并避免加热时间过长产生的能源消耗。
[0022] 精轧开轧温度控制在1000~1KKTC之间,是为了精轧的前几个机架实现再结晶 区轧制,降低前几个机架大压下量下的轧机轧制负荷。
[0023] 终轧温度控制在890~950°C之间,是为了合金元素固溶,在退火中析出以细化晶 粒。并且,在Ar3以上高温终轧,有利于组织均匀性,防止变形织构、各向异性以及带状组织 的产生。终轧温度不宜超过950°C,以防止再结晶晶粒过度异常长大,同时,过高的终轧温度 导致氧化物的生成量急剧增大,酸洗(存在欠酸洗未除尽的氧化皮)冷轧后的钢板表面质 量变差,降低钢板的塑性。
[0024] 卷取温度控制在600~650°C之间,此温度区间下卷取,能防止随后共析转变中较 粗大的碳化物生成,也可以减轻铌钛的碳氮化物析出物和铁素体晶粒的长大程度。
[0025] 热轧卷板后酸洗后冷轧压下率控制在60~80%之间,是为充分发挥冷轧机轧制 能力。冷轧压下率低于60 %,冷轧效率低,冷轧压下率高于80%,加工硬化加强,冷轧变形 抗力增加,易造成冷轧机组负荷超限。另外,此压下率下钢组织中的珠光体团间距减小和珠 光体被破碎得较充分,为退火过程中的晶粒细化提供条件。
[0026] 由于钢中铌和钛的碳氮化物抑制铁素体的再结晶温度,连续退火时均热温度应控 制在790~850°C之间,均热时间为110~240s。为使钢中的珠光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化及 C、Mn等合金元素从铁素体中向奥氏体中扩散,提高奥氏体的稳定性。均热温度低于790°C, 钢的组织奥氏体化程度不够,冷却时不能得到合适的贝氏体和马氏体含量。均热温度高于 850°C,奥氏体量多但溶入其中的合金量相对较少,马氏体转变的临界冷速和贝氏体转变的 下转变临界冷速提高,在连退炉有限的冷却速率下不易获得贝氏体和马氏体。
[0027] 在连续退火线缓冷段将钢带从均热温度冷却到700~730°C,冷却速率为1~ 5°C/s,是为调节钢中奥氏体的数量和分布,改善合金元素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的分布形 态。快冷段以25~50°C/s的冷却速率,将钢板冷却到320~360°C,是为避开珠光体转变, 保证中低温的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钢板快冷后过时效440~920s,使马氏体自回火,协调 与铁素体的硬度差,提高钢板的塑性。
[0028] 本发明有益效果:冶炼时通过控制C、Μη元素的含量,降低Si含量,并复合添加 一定量的Nb和Ti元素,通过热轧时的控轧控冷得到合理的热轧组织和表面和板形优良的 热轧基板;在连续退火时采用均热后的缓冷和快冷段两次冷却方式,最终得到屈服强度大 于500MPa,抗拉强度在600MPa以上,断后延伸率大于19%,屈强比大于0. 8,厚度在0. 5~ 2. 5_之间的高屈强比高塑性的冷轧板,制造的冷轧板可用作汽车加强件和结构件,满足汽 车车身对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可用作汽车的结构件,如汽车纵梁、车门防撞梁、中柱下加强 板以及保险杠的加强件等。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实施例热轧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0030] 图2为实施例冷轧退火钢板的显微组织;
[0031] 图3为实施例热轧板组织中的铁素体中的析出物;
[0032] 图4为实施例冷轧退火钢板的透射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通过一些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钢的成分见表1,热轧工艺参数 见表2,连续退火工艺参数见表3,连续退火钢板的力学性能见表4。实施例1的热轧板显微 组织见图1,冷轧退火板的显微组织见图2,热轧火板中的析出物见图3、冷轧退火板的透射 电镜照片见图4。
[0034]表1实施例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0035]

[0042]按本发明设计的化学成分,实施例的钢经冶炼连铸,铸坯厚度为为230_,依照设 定的热轧工艺控轧控冷,得到厚度为2. 0~6. 5mm,板形和表面质量良好的热轧板,热轧板 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铁素体晶粒尺寸细小,并且有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铌钛的碳 氮化物析出物,起到强化铁素体作用,最终有效提高了退火钢板的屈服强度。热轧板经酸洗 冷轧成0. 5~2. 5mm的基板,然后在连续退火线上进行退火,最终得到的钢板由铁素体和回 火马氏体与少量贝氏体组成,其抗拉强度达到为600MPa以上,屈强比彡0. 80,强度 和延性匹配良好的冷轧钢板。
【主权项】
1. 一种600MPa级高屈强比高塑性冷轧钢板,其特征在于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 06%~0· 12%、Si :0· 02%~0· 10%、Mn :1. 40%~2· 00%、P :彡 0· 015%、S :彡 0· 010%、 A1 :0· 02%~0· 10%、N :彡 0· 0050%,Nb :0· 015%~0· 045%、Ti :0· 020%~0· 055%并且 满足0.035% <Nb+Ti <0. 100%,余量为Fe和其它一些不可避免的杂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600MPa级高屈强比高塑性冷轧钢板,其特征在于成 分按质量百分比为(::0.08%~0.10%、51 :0.05%~0.07%、]\111:1.60%~1.80%、?: 彡 0· 010%、S :彡 0· 005%、A1 :0· 05%~0· 08%、N :彡 0· 0030%,Nb :0· 025%~0· 035%、 Ti :0. 035 %~0. 045 %,并且满足0. 060 % < Nb+Ti < 0. 080 %,余量为Fe和其它一些不可 避免的杂质。3. -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600MPa级高屈强比高塑性冷轧钢板制造方法,包 括转炉冶炼,炉外精炼后浇铸,热连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炉上退火处理,平整,其特征在 于,热连轧时,将板坯加热到1200~1300°C,保温120-180min,精轧开轧温度为1000~ 1100°C,终轧温度为890~950°C,卷取温度600~650°C,得到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 的热轧卷板,热轧卷板厚度为2. 0~6. 5mm;所述的酸洗冷轧中,冷轧压下率为60~80%, 冷轧卷板厚度为〇. 5~2. 5mm;所述的退火处理中,钢带在退火炉的保温段温度为790~ 850°C,均热保温时间为110~240s;钢带保温后,采用先缓慢冷却后快速冷却两段式冷却, 缓冷段将钢带从保温温度冷却到700-730°C,冷却速率为1~5°C/s,快冷段以25~50°C/ s的冷却速率将钢带冷却到320~360°C,然后在320~360°C下进行过时效处理,过时效时 间440~920s,时效后风冷、平整卷取。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600MPa级高屈强比高塑性冷轧钢板,其特征在于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06%~0.12%、Si:0.02~0.10%、Mn:1.40%~2.00%、P:≤0.015%、S:≤0.010%、Al:0.02%~0.10%、N:≤0.0050%,Nb:0.015~0.045%、Ti:0.020~0.055%并且满足0.035%≤Nb+Ti≤0.100%,铁素体余量为Fe和其它一些不可避免的杂质。
【IPC分类】C21D8/02, C22C38/14
【公开号】CN105274432
【申请号】CN201410256779
【发明人】王科强, 刘仁东, 王旭, 郭金宇, 徐荣杰, 孙成钱, 李新, 黄大鹏, 林利, 徐鑫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6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