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油罐开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3561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油罐开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油罐开口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大型储油罐在材质为高强度钢的底圈罐壁板上现场增加接管比较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底圈罐壁板(5)上设有新增接管组件,新增接管组件包括新增接管(2)、插入板(1)和补强板(3),插入板、补强板和底圈罐壁板上均设有开孔。新增接管由插入板和补强板上的开孔穿过,新增接管与插入板和补强板上的开孔的边缘之间焊接连接。插入板位于底圈罐壁板上的开孔内,插入板的外边缘与底圈罐壁板上的开孔的边缘之间焊接连接。补强板贴合于插入板的外侧,补强板的外边缘与插入板之间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方案适用于在大型储油罐上的、材质为高强度钢的底圈罐壁板上现场增加接管。
【专利说明】
一种储油罐开口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领域用于储存原油或成品油的储油罐的开口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储运系统,通常采用立式圆筒形储油罐储存原油或成品油。国内已建成的大型储油罐单罐容积已达15万立方米,容积大于等于10万立方米的大型储油罐也有一千多台。上述的大型储油罐,罐壁通常采用的是中国标准GB19189—2011《压力容器用调质高强度钢板》所述的12MnNiVR高强度钢板或进口的SPV490Q高强度钢板。底圈罐壁板(由多块钢板组成)厚度通常不小于30毫米,钢板的抗拉强度为610?730MPa,屈服强度彡490MPa,钢板的实际屈强比大多大于0.85。
[0003]储油罐为了操作使用,在底圈罐壁板上设置有储油罐开口结构(包括接管,有时还有补强板)。对于大型储油罐,每块底圈罐壁板的长度通常不小于6米(一般为10?14米),宽度不小于2米(一般为2.4?4米)。根据中国标准GB50341—201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美国标准API650—2013((ffelded tanks for oil storage》等国内外有关规范的要求,如果在底圈罐壁板上设置接管以及补强板,接管、补强板以及整块底圈罐壁板通常均需在焊后一起进行炉内整体热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后再在现场组装,以确保储油罐的安全。
[0004]对于已投用的大型储油罐,往往需要在底圈罐壁板上增加接管以及补强板;可考虑采用如下两种方法。①直接在底圈罐壁板上焊接接管和补强板,现场用电加热进行局部热处理。局部热处理使温度分布不均匀,受罐壁与接管间的约束,不能使底圈罐壁板上的焊接残余应力得到有效释放,且底圈罐壁板变形量大;不但不能完全消除焊接残余应力,还可能会增加附加弯曲应力,使储油罐变形甚至出现泄漏。②拆卸已焊接安装的罐壁板和浮顶,在新的底圈罐壁板上焊接接管和补强板、进行炉内整体热处理后再重新组装储油罐。这种方法的施工工作量大,需重新焊接底圈罐壁板与罐底边缘板之间的T形大角焊缝,焊缝附近的罐底边缘板会因二次受热而性能恶化、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基于以上原因,目前的大型储油罐上还没有在材质为高强度钢的底圈罐壁板上现场增加接管的先例,限制了储油罐的使用。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油罐开口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大型储油罐在材质为高强度钢的底圈罐壁板上现场增加接管比较困难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油罐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于底圈罐壁板上的新增接管组件,新增接管组件包括新增接管、插入板和补强板,插入板、补强板和底圈罐壁板上均设有开孔,新增接管由插入板和补强板上的开孔穿过,新增接管与插入板和补强板上的开孔的边缘之间焊接连接,插入板位于底圈罐壁板上的开孔内,插入板的外边缘与底圈罐壁板上的开孔的边缘之间焊接连接,补强板贴合于插入板的外侧,补强板的外边缘与插入板之间焊接连接。
[0007]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新增接管组件中各部件之间的焊接和热处理在储油罐外独立进行,对储油罐没有不利影响。新增接管组件的尺寸远小于分块的底圈罐壁板,可在较小的热处理炉内整体热处理、比较方便,不用搭设大型热处理炉。新增接管组件热处理后安装时,仅插入板的外边缘与储油罐底圈罐壁板上的开孔的边缘之间焊接连接,焊缝周围的焊接残余应力小、储油罐罐体变形量小、对钢板强度的影响小;根据国内外有关规范(例如GB50341—201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的规定,这样的焊接不需要在焊后进行热处理,从而可避免在现场进行热处理的各种问题。现有的在底圈罐壁板上增加接管的两种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都能够解决。
[0008]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施工方便、工作量小、费用低、施工周期短、新增接管的位置精度高。对于10万立方米原油储油罐,与现有的拆卸罐壁板和浮顶来增加接管的方案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每台储油罐可节省约15万元人民币的投资。
[0009]本实用新型方案适用于在大型储油罐(单罐容积大于等于10万立方米)上的、材质为高强度钢的底圈罐壁板上现场增加接管,以方便实际操作、提高储油罐的使用性能,使储油罐平稳、可靠地运行。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储油罐开口结构及其附近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0012]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0013]图1和图2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储油罐开口结构包括设于底圈罐壁板5上的新增接管组件。新增接管组件包括新增接管2、插入板I和补强板3,插入板1、补强板3和底圈罐壁板5上均设有开孔。新增接管2由插入板I和补强板3上的开孔穿过,新增接管2与插入板I和补强板3上的开孔的边缘之间焊接连接。插入板I位于底圈罐壁板5上的开孔内,插入板I的外边缘与底圈罐壁板5上的开孔的边缘之间焊接连接。补强板3贴合于插入板I的外侧,补强板3的外边缘与插入板I之间焊接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油罐开口结构,指的是新增接管组件、底圈罐壁板5上的开孔以及新增接管组件中插入板I的外边缘与底圈罐壁板5上开孔的边缘之间的焊接。
[0016]底圈罐壁板5、罐底边缘板6、插入板I和补强板3的材质为高强度钢(例如12MnNiVR)。新增接管2的材质可以为碳钢(例如20号钢)、低合金钢(例如Q345)或高强度钢(例如 12MnNiVR)。
[0017]新增接管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插入板I和补强板3为圆柱面的一部分,圆柱面的半径与底圈罐壁板5的半径相同。插入板I和补强板3在与各自正对着的垂直平面上的正投影形状为圆环形。底圈罐壁板5上的开孔在与自身正对着的垂直平面上的正投影形状为圆形。
[0018]新增接管2的外径D通常在80毫米以上。当该外径D在300毫米以上时,新增接管2与补强板3之间可以设置筋板4,筋板4与新增接管2和补强板3之间焊接连接。筋板4也属于新增接管组件,可以均匀设置2?8块。
[0019]插入板I和补强板3的厚度不小于底圈罐壁板5的厚度,插入板I和底圈罐壁板5的厚度一般为30?45毫米。插入板I外边缘与补强板3外边缘之间的距离a以及与罐底边缘板6之间的距离c,均不小于200毫米。底圈罐壁板5顶部与第二圈罐壁板7底部之间通过环焊缝连接,插入板I外边缘与该环焊缝之间的距离b也不小于200毫米。
[0020]新增接管组件在焊接、整体热处理之后需对焊缝进行检查。补强板3上设有信号孔8,用于由此通入气体、试验新增接管组件上的焊缝是否泄漏。检查、试验合格后,将插入板I置于底圈罐壁板5上的开孔内,进行插入板I外边缘与底圈罐壁板5上开孔的边缘之间的焊接(宜采用双面对接焊)。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所有焊接和无损检测,都应满足GB50128—201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规范》等规范的要求。插入板I外边缘与底圈罐壁板5上开孔的边缘之间的焊接完成后,还应对焊缝进行真空箱试漏或煤油试漏。
【主权项】
1.一种储油罐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于底圈罐壁板(5)上的新增接管组件,新增接管组件包括新增接管(2)、插入板(I)和补强板(3),插入板(I)、补强板(3)和底圈罐壁板(5)上均设有开孔,新增接管(2)由插入板(I)和补强板(3)上的开孔穿过,新增接管(2)与插入板(I)和补强板(3)上的开孔的边缘之间焊接连接,插入板(I)位于底圈罐壁板(5)上的开孔内,插入板(I)的外边缘与底圈罐壁板(5)上的开孔的边缘之间焊接连接,补强板(3)贴合于插入板(I)的外侧,补强板(3)的外边缘与插入板(I)之间焊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油罐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新增接管(2)与补强板(3)之间设有筋板(4),筋板(4)与新增接管(2)和补强板(3)之间焊接连接。
【文档编号】B65D90/00GK205686926SQ201620536201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3日 公开号201620536201.8, CN 201620536201, CN 205686926 U, CN 205686926U, CN-U-205686926, CN201620536201, CN201620536201.8, CN205686926 U, CN205686926U
【发明人】李宏斌, 汪敏, 吴喆, 汪善文
【申请人】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