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轮的研磨液供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3747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研磨轮的研磨液供给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研磨轮的研磨液供给结构,主要是针对一般研磨轮在进行研磨作业时,为了避免研磨温度过高及改善润滑与排肩所使用的研磨液的供给,提供一种较佳的解决方案,透过对研磨轮的固定法兰的结构,使其研磨液能有效导引至研磨作业面,从而能确保其预期的降温、润滑及排肩效能。
【背景技术】
[0002]—般工件在实施各类的加工作业后,其表面难免会存在有加工痕迹或残留物,是以必需再经过表面研磨作业,使工件表面回复平滑状态,而在此类表面研磨作业所使用的研磨设备,通常是以气动工具或电动工具作为驱动源,在该等气(电)动工具的输出端设有一传动轴,利用该传动轴得与研磨轮的固定法兰衔结取得传动关系,而固定法兰底部则结合有研磨材,据以利用气(电)动工具传动研磨轮的固定法兰,使其底部的研磨材得与工件形成接触研磨,以达研磨抛光效能。
[0003]为就此类研磨作业观之,因以研磨材在工件表面的旋转研磨而达到抛光目的,可能随着研磨时间而导致作业温度逐渐升高,与磨轮产生卡肩情况而降低研磨效率与加工品质,为解决类此问题,通常会在研磨作业的过程中适时引入研磨液(如:水、油等),藉以达到降温、润滑与排肩的目的。
[0004]然而,现有研磨液的引入方式,通常在气(电)动工具的研磨轮外部附加一注液管,藉以将外接的研磨液直接注流于其研磨部位,此种方式固然具有降温及防尘的效能,然而采外部喷注式地供给研磨液,导致在研磨轮高速旋转的状态下,其研磨液很容易四处喷溅而不易到达研磨轮与工件的研磨作业面,实难称为理想的结构,自有必要设法加以解决改口 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已知研磨轮在进行研磨作业的喷注式研磨液供给形式,容易有四处喷溅与不易到达磨轮与工件的研磨作业面的问题,发明人特着手进行研发,期能在研磨液的供给上提供一种较佳的方案,从而能在简易的设计上达成预期的降温、润滑及排肩效能外,同时解决研磨液喷溅与不易到达磨轮与工件的研磨作业面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研磨轮的研磨液供给结构,所述的研磨轮由固定法兰与其底部的研磨材所组制成型,在固定法兰顶部设有一中心具衔结孔的接合部,用以接组于气动工具的传动轴而取得传动关系,在气动工具传动轴主轴外壳一侧附设有一用以导入研磨液的注液管;该研磨轮的固定法兰在其顶面的接合部制设有一道环绕中心衔结孔的凹环槽,并在凹环槽的槽底规划制设有复数个引流孔,该引流孔直接贯通至研磨材的导流孔的底面,而前述的气动工具的传动轴主轴外壳所附设的注液管下端出口对应于固定法兰的凹环槽上方。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研磨轮的固定法兰所设的凹环槽,其外侧槽壁呈内部斜面形式。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研磨轮的研磨液供给结构,在结构上,主要是在研磨轮的固定法兰顶面制设一道凹环槽,并使凹环槽外侧槽壁呈内部斜面形式,同时使气动工具的传动轴主轴外壳侧边所附设的注液管出口对应位于凹环槽上方,并在凹环槽槽底制设复数引流孔贯通固定法兰底部所结合的研磨材,使研磨液注入凹环槽内部后,得直接由引流管导至研磨材的导流孔中与工件接触的研磨面部位。
[0009]本实用新型研磨轮的研磨液供给结构,通过前述凹环槽与引流孔的规划设制,配合凹环槽外侧槽壁的内部斜面形式,使研磨液由注液管注入凹环槽内的后,得由引流孔导至研磨材的导流孔中,且藉其内部斜面作用,使其得随研磨轮的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环绕效果,使其在达成预期的降温、润滑及排肩等功效外,更能杜绝研磨液喷溅或溢流出凹环槽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0010]图I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研磨轮、研磨材的剖视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研磨轮、研磨材的剖视立体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研磨轮、研磨材的立体示意图(一)。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研磨轮、研磨材的立体示意图(二)。
[0016]附图标记
[0017]10:气动工具:11:传动轴;12:主轴外壳;13:注液管;20:研磨轮;21:固定法兰;22:接合部;23 :衔结孔;24:凹环槽;25:内部斜面;26 :引流孔;30:研磨材;31: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有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技术手段及功效达成方面,请配合附图再予举例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9]请参阅图I?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主要设具有一适合手握操作的气动工具10,利用气压或电力作为其动力来源,在气动工具的输出端连结组设有一传动轴11,并受主轴外壳12加以包覆保护,在主轴外壳12的一侧预定位置附设有一注液管13,予以导入水、油或其他适用的研磨液,而利用该传动轴11则可衔组另制的研磨轮20,该研磨轮20由一金属制固定法兰21与其底部的研磨材30所组成,该研磨材30规划制设有复数个导流孔31,在固定法兰21的接合部22中心设有一衔结孔23以组接气动工具10的传动轴11,从而通过气动工具10驱动传动轴11而促使研磨轮20随之旋动,从而以其研磨材30及导流孔31的作用对工件表面实施研磨抛光作业,依此构成气动工具10与研磨轮20的整体组制架构;其中:
[0020]该研磨轮20的固定法兰21在其顶面的接合部22制设有一道环绕中心衔结孔23的凹环槽24,且该道凹环槽24的外侧槽壁更作内部斜面25的设计,又在凹环槽24的槽底规划制设有复数个引流孔26,该等引流孔26直接与研磨材30的导流孔31连结贯通至研磨材30的底面,而前述的气动工具10的传动轴11主轴外壳12所附设的注液管13下端出口更视需要作适当调整而使其对应于固定法兰21的凹环槽24上方,据以构成本实用新型标的的研磨轮的研磨液供给结构;
[0021]通过上述的结构,当进行工件的表面研磨作业时,由注液管13外接导入研磨液至固定法兰21的凹环槽24内,并使之经槽底的复数引流孔26导流至研磨材30的导流孔31内,通过研磨材30的导流孔31所充满的研磨液与工件的研磨作业面,从而通过研磨液吸收研磨的热度及达成预期的降温、润滑及排肩的效能,同时通过该凹环槽24外侧槽壁的内部斜面25的设计,使其随着研磨轮20受气动工具10传动轴11驱动而快速旋动时所产生的离心作用,令研磨液呈离心力在凹环槽24内环绕流通,确保其不致有喷溅或溢流出凹环槽24的问题发生,从而可维持其研磨液的预期功能,赋予极佳的产业利用性与实用价值;
[0022]总结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研磨轮的固定法兰所作的凹环槽及引流孔结构,使其在研磨作业中用来降温、润滑及排肩的研磨液的供给上,得以获得更佳的效果,相较于已知的喷注式供给模式而言,确更具产业利用性与实用价值,整体而言,诚不失为一优异、突出的创新结构,因此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主权项】
1.一种研磨轮的研磨液供给结构,所述的研磨轮由固定法兰与其底部的研磨材所组制成型,在固定法兰顶部设有一中心具衔结孔的接合部,用以接组于气动工具的传动轴而取得传动关系,在气动工具传动轴主轴外壳一侧附设有一用以导入研磨液的注液管;其特征在于, 该研磨轮的固定法兰在其顶面的接合部制设有一道环绕中心衔结孔的凹环槽,并在凹环槽的槽底规划制设有复数个引流孔,该引流孔直接贯通至研磨材的导流孔的底面,而前述的气动工具的传动轴主轴外壳所附设的注液管下端出口对应于固定法兰的凹环槽上方。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研磨轮的研磨液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轮的固定法兰所设的凹环槽,其外侧槽壁呈内部斜面形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研磨轮的研磨液供给结构,由连结气动工具传动轴的固定法兰与研磨材组成,利用气动工具以传动研磨轮而对工件实施研磨抛光作业,其中该固定法兰的接合部环设一道凹环槽,且该道凹环槽的外侧槽壁呈内部斜面结构,并在槽底设有复数引流孔贯通固定法兰及研磨材,同时在气动工具的传动轴主轴外壳一侧附设有一注液管,该注液管的出口对应于凹环槽上方,利用该注液管外接导入研磨液至凹环槽,经引流孔导流至研磨材的导流孔中与工件的研磨作业面,达成预期的降温、润滑及排屑效能,同时通过该凹环槽外侧的内部斜面槽壁设计,使其随研磨轮的快速旋动而造成研磨液呈离心力环绕,经引流孔导流至研磨材与工件的作业面。
【IPC分类】B24B57/02
【公开号】CN205148079
【申请号】CN201520820851
【发明人】廖碧湖
【申请人】盛昌远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