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位的铝合金轮毂铸造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10397270阅读:来源:国知局
铸造机200b的高度位置发生变化。
[0066]如此,通过对第一调节电机131、第二调节电机132的同步调节,例如向上和向下运动,从而整体改变淬火总成100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铸造机和/或不同的轮毂铸造需求。
[0067]前述的第一调节电机131、第二调节电机132为同一类型、型号的电机,优选地,均采用步进电机,以实现精确的同步调节控制。
[0068]更加优选的例子中,前述第一电机107和/或第二电机108为步进电机。
[006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公开,结合前述图1、图4-5以及图6-7所示,前述的双工位铝合金轮毂铸造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0070]根据第一铸造机200a的等待脱模状态信号,并据此控制使得第一电机107和第二电机108运行,使得淬火总成支架102和托盘架103朝向该第一铸造机200a移动;
[0071]当淬火总成支架102和托盘架103移动到位时,第一托盘106a接住由第一铸造机200a脱模的轮毂铸件;
[0072]响应于接收到该轮毂铸件,控制第一电机107和第二电机108运行使得淬火总成支架102和托盘架103朝向该第一铸造机相反的方向移动,即携带者接住的轮毂铸件一起移动;
[0073]响应于淬火总成支架102和托盘架103回到其原始位置(此时轮毂铸件也到达了预定的位置),使主缸112工作而在垂直方向朝向介质箱体150移动,以使托盘架103上承载的轮毂铸件落入箱体内,利用箱体150内的介质冷却轮毂铸件;
[0074]使主缸112工作而在垂直方向远离介质箱体150移动,轮毂铸件淬火完毕并等待搬运;
[0075]在运走轮毂铸件以后,根据第二铸造机200b的等待脱模状态信号,并据此控制使得第一电机107和第二电机108运行,使得淬火总成支架102和托盘架103朝向该第二铸造200b机移动;
[0076]当淬火总成支架102和托盘架103移动到位时,第二托盘106b接住由第二铸造机200b脱模的轮毂铸件;
[0077]响应于接收到该轮毂铸件,控制第一电机107和第二电机108运行使得淬火总成支架102和托盘架103朝向该第二铸造机200b相反的方向移动(此时携带轮毂铸件一起移动);
[0078]响应于淬火总成支架102和托盘架103回到其原始位置,使主缸112工作而在垂直方向朝向介质箱体150移动,以使托盘架103上承载的轮毂铸件落入箱体内,利用箱体150内的介质冷却轮毂铸件;
[0079]使主缸112工作而在垂直方向远离介质箱体150移动,轮毂铸件淬火完毕并等待搬运;
[0080]至此,完成第一铸造机200a和第二铸造机200b生产轮毂铸件后的快速淬火的一个工作循环。
[0081]这样,整个淬火总成100与两个铸造机之间协调、循环工作,在此不在重复描述。
[0082]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双工位的铝合金轮毂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铸造机,其设置有用于铝合金轮毂铸造成型的第一模具; 第二铸造机,其设置有用于铝合金轮毂铸造成型的第二模具;以及 淬火总成,位于第一铸造机和第二铸造机之间,该淬火总成被设置成可受控地在第一铸造机和第二铸造机之间运动以实现对两个铸造机所脱模的轮毂铸件的快速双工位淬火处理; 其中,该淬火总成包括: 横置于第一铸造机和第二铸造机之间并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每个横梁上均设置有轨道,第一横梁和/或第二横梁上设置有齿条; 淬火总成支架,包括四个立柱以及固定在立柱上的顶板,该四个立柱两两相对排列;托盘架,位于淬火总成支架底部的位置并可沿其所在平面内朝向第一铸造机或者第二铸造机运动,该托盘架的底部设置有齿条,该托盘架不与所述淬火总成支架接合; 托盘架运动导轨,与所述淬火总成支架的立柱固定连接,用以提供所述托盘架在朝向第一铸造机或朝向第二铸造机运动的支撑和/或导向; 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分别设置在托盘架的两端,用于分别从第一铸造机和第二铸造机接住脱模的轮毂铸件; 设置在淬火总成支架上的第一电机,该第一电机被设置成用于输出旋转运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横梁和/或第二横梁上的齿条,并在第一电机驱动该第一横梁和/或第二横梁上的齿条时使得整个淬火总成支架与托盘架整体运动; 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的第二电机以及齿轮传动机构,该齿轮传动机构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以传递旋转运动; 设置在所述顶板以及托盘架运动导轨之间的过桥齿轮杆,该过桥齿轮杆被设置用于传递第二电机输出的转矩到所述托盘架的底部的齿条上,并在第二电机驱动该齿条时使得托盘架整体运动; 用于控制托盘架垂直运动的主缸,该主缸具有一固定在所述顶板上的活塞缸以及一穿过所述顶板的活塞杆,该主缸的活塞缸可受主缸内的压力变化而在垂直方向上运动使得整个淬火总成支架以及托盘架随其同步运动; 介质箱体,安装在两个铸造机之间,被设置用于盛放淬火介质以对轮毂铸件进行淬火处理; 一架设在四个立柱上的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上设置有多个运动轮,所述运动轮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的轨道配合,该固定机构在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运行过程中该固定机构相对立柱不产生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所述的活塞杆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的铝合金轮毂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机构具有四个配合部分别用于与所述四个立柱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位的铝合金轮毂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立柱上沿竖直方向还设有滑轨,所述配合部具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具有开口的滑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的铝合金轮毂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齿轮杆配置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被设置成啮合至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出端,第二齿轮被设置成啮合至所述托盘架的底部的齿条,并可由第二电机驱动过桥齿轮杆使得该托盘架在朝向第一铸造机或朝向第二铸造机的方向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的铝合金轮毂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轮毂铸造系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过桥齿轮杆,所述位于顶板上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齿轮被设置分别用于与过桥齿轮杆的第一齿轮啮合,该齿轮传动机构的至少两个齿轮通过一皮带或者链条实现与第二电机输出之间的同步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的铝合金轮毂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多个轴承杆,所述多个运动轮两两相对地安装在轴承杆的两端。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工位的铝合金轮毂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轮毂铸造系统还包括高度调整部,被设置用于调节整个淬火总成相对于第一铸造机和第二铸造机的高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工位的铝合金轮毂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部包括设置在第一铸造机上的第一调节电机、设置在第二铸造机上的第二调节电机以及与第一调节电机和第二调节电机各自连接并受其驱动的连杆,连杆的一端被设置成直接或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并且在连杆受第一调节电机、第二调节电机驱动时使得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对于第一铸造机和第二铸造机的高度位置发生变化。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工位的铝合金轮毂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电机和/或第二调节电机为步进电机。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的铝合金轮毂铸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或第二电机为步进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工位的铝合金轮毂铸造系统,基于铝合金轮毂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过程,利用一个淬火总成来配合两台铸造机的生产铝合金轮毂脱模后的淬火处理,提升效率以及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淬火总成设置在两个铸造机之间,受控地通过来回往复运动和上下垂直运动的配合,实现对两个铸造机的轮毂铸件后的双工位淬火处理,实现快速冷却,提高轮毂生产的效率和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节约能源。
【IPC分类】C21D1/62, B22D35/04
【公开号】CN205309279
【申请号】CN201521013121
【发明人】李大永, 姜巨福, 徐桂泉, 梁鹤飞, 乔明奇, 沈凯
【申请人】江苏苏美达车轮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