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工作衬用镁碳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4537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电炉工作衬用镁碳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冶金行业电炉耐火衬领域,尤其涉及电炉工作衬用镁碳砖,包括第一镁碳砖单元(1)及第二镁碳砖单元(2);所述第一镁碳砖单元(1)包括第一六面体A(101)及第二六面体A(102);所述第一六面体A(101)与第二六面体A(102)垂直相接,并对称形成装配牙口A(103);所述第二镁碳砖单元(2)包括第一六面体B(201)及第二六面体B(202);所述第一六面体B(201)与第二六面体B(202)垂直相接,并形成装配牙口B(20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压紧力强,不易脱落与损坏。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种异型镁碳砖砖本体的组合设计,使耐火砖的装配结构更加稳定。
【专利说明】
电炉工作衬用镁碳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冶金行业电炉耐火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炉工作衬用镁碳砖。
【背景技术】
[0002]电炉是把炉内的电能转化为热量对工件加热的加热炉,同燃料炉比较,电炉的优点有:炉内气氛容易控制,甚至可抽成真空;物料加热快,加热温度高,温度容易控制;生产过程较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劳动卫生条件好;热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且更加环保,有利于缓解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冶金工业上电炉主要用于钢铁、铁合金、有色金属等的熔炼、加热和热处理。19世纪末出现了工业规模的电炉,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对高级冶金产品需求的增长和电费随电力工业的发展而下降,电炉在冶金炉设备中的比额逐年上升。
[0003]目前,电炉用炉底砖基本采用标准长方体结构,此类炉底砖结构,压紧力弱,很容易分离、脱落、损坏,进而影响电炉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压紧力强,不易脱落与损坏的电炉工作衬用镁碳砖。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6]电炉工作衬用镁碳砖,包括第一镁碳砖单元及第二镁碳砖单元;所述第一镁碳砖单元包括第一六面体A及第二六面体A;所述第一六面体A与第二六面体A垂直相接,并对称形成装配牙口 A;所述第二镁碳砖单元包括第一六面体B及第二六面体B;所述第一六面体B与第二六面体B垂直相接,并形成装配牙口 B。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一镁碳砖单元及第二镁碳砖单元上分别设有装配槽。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压紧力强,不易脱落与损坏。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种异型镁碳砖砖本体的组合设计,使耐火砖的装配结构更加稳定,另外,此类砖型还可方便调运与砌筑,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镁碳砖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镁碳砖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第一镁碳砖单元;2、第二镁碳砖单元;4、装配槽;101、第一六面体A; 102、第二六面体A;103、装配牙口 A;201、第一六面体B;202、第二六面体B;203、装配牙口 B。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与图2所示,电炉工作衬用镁碳砖,它包括第一镁碳砖单元I及第二镁碳砖单元2;所述第一镁碳砖单元I包括第一六面体AlOl及第二六面体A102;所述第一六面体AlOl与第二六面体A102垂直相接,并对称形成装配牙口 A103;所述第二镁碳砖单元2包括第一六面体B201及第二六面体B202;所述第一六面体B201与第二六面体B202垂直相接,并形成装配牙口 B203。本实用新型第一镁碳砖单元的横截面为凸型结构。本实用新型第二镁碳砖单元的横截面为Γ型结构。在具体装配时,将装配牙口A103与装配牙口B203对接至相应的位置,使重新组合的镁碳砖形成一个新的六面体。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一镁碳砖单元I及第二镁碳砖单元2上分别设有装配槽4。
[0014]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子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电炉工作衬用镁碳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镁碳砖单元(I)及第二镁碳砖单元(2);所述第一镁碳砖单元(I)包括第一六面体A( 101)及第二六面体A( 102);所述第一六面体A(101)与第二六面体A(102)垂直相接,并对称形成装配牙口 A(103);所述第二镁碳砖单元(2)包括第一六面体B(201)及第二六面体B(202);所述第一六面体B(201)与第二六面体B(202)垂直相接,并形成装配牙口 B(203);在所述第一镁碳砖单元(I)及第二镁碳砖单元(2)上分别设有装配槽(4)。
【文档编号】C22B4/08GK205528885SQ201620001843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4日
【发明人】陈树村, 于林辉, 陈星垚
【申请人】辽宁中邦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