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1471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5)0.8~1.2公斤、钾 (K2O)2.1~3.0公斤,氮、磷、钾需肥比例约为2∶1∶3。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在分蘖旺期和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施用氮肥能提高淀粉的产量,而淀粉的产量与水稻籽粒的大小、产量的高低、米质的优劣成正相关。如果抽穗前供氮不足,就会造成籽粒营养减少,灌浆不足,降低稻米品质。水稻对磷的吸收各生育期差异不大,吸收量最大的时期是分蘖至幼穗分化期。磷肥能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增强分蘖,增加淀粉合成,促进籽粒充实。水稻对钾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至抽穗开花期,其次是分蘖至穗分化期。钾是淀粉、纤维素的合成和体内运输时必需的营养,能提高根的活力、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抗御病虫害的能力。另外,硅和锌两种微肥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水稻茎叶中含有10%~20%的二氧化硅,施用硅肥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起到增产的作用,并能提高稻米品质;锌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降低空秕率,起到增产作用,在石灰性土壤上作用较明显。硅、锌肥施用在新改水田、酸性土壤、以及冷浸田中作用更为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专用化肥,其由下列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配置而成:尿素15~23份、碳酸氢胺5~10份、碳酸氢二胺5~10份、氯化钾10~15份、硫酸钾15~20份、硫酸锌5~10份、硼酸钠5~8份、氯化铵1~4份、硝基腐殖酸4~8份、钙镁磷肥2~4份、鸟甘酸二钠1~3份、肌苷酸二钠1~3份、硅酸盐矿粉1~5份、过磷酸钙18~30份、硼砂1~5份、甘油20~50份。该肥料的生产方法是将上述称量原料混合、粉碎,放入搅拌器中搅拌混合均匀,首先制成粉状水稻专用肥,再将粉状专用肥在60-80℃温度下烘干,最后经过造粒机造粒,制成颗粒状。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专用肥,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对几种主要营养元素的需要,能有效促进水稻光合作用,增强茎杆强度,提高抗倒状,抗病能力,增加水稻产量。通过控制其组分中化肥与添加剂的不同配比,使其适用于水稻各个阶段的成长。该水稻专用肥供肥时间长, 原料成本低,增产效果明显,为水稻提供各时期的营养,提高肥料利用率。还能够防止水稻产生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专用化肥,其由下列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配置而成:尿素15~23份、碳酸氢胺5~10份、碳酸氢二胺5~10份、氯化钾10~15份、硫酸钾15~20份、硫酸锌5~10份、硼酸钠5~8份、氯化铵1~4份、硝基腐殖酸4~8份、钙镁磷肥2~4份、鸟甘酸二钠1~3份、肌苷酸二钠1~3份、硅酸盐矿粉1~5份、过磷酸钙18~30份、硼砂1~5份、甘油20~50份。该肥料的生产方法是将上述称量原料混合、粉碎,放入搅拌器中搅拌混合均匀,首先制成粉状水稻专用肥,再将粉状专用肥在60-80℃温度下烘干,最后经过造粒机造粒,制成颗粒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