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苏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0026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苏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别名赤苏、红苏、黑苏、红紫苏、皱紫苏等。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叶嫩枝。以茎、叶及子实入药。紫苏属于综合交叉商品即可药用,是临床常用药,又能食用。紫苏芽苗具有特殊的芳香味,是我国南北方广大地区十分畅销的芽苗菜,也是出口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特色品种。紫苏芽苗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钾、铁等,还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有缓和过敏性皮炎、花粉症等过敏反应的效果,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长期以来,籽用紫苏栽培中长期单一施用化学氮、磷肥以求高产的现象较为普遍,钾肥施用甚少,没有科学使用硼肥(产区土壤缺硼)、钼、锌等微肥,明显影响到这一传统优质农产品的规范化栽培和加工产品优质商品化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市场上尚无适合籽用紫苏生长特性和提高品质的专用肥料,国内外没有针对产区缺素及提高其特殊品质(种子中钼、锌、α-亚麻酸含量)的研究报道。因此,根据紫苏生长发育特性及各个生育阶段营养特性,结合产区土壤缺乏硼的实际情况,研制添加硼、钼、锌等微量元素的有机无机复合型籽用紫苏专用肥料,以调节紫苏发育,达到提高产量、增加籽粒中脂肪酸含量和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是紫苏规范化栽培和保证加工产品优质、保健、安全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紫苏生长发育和籽粒高产优质的需要的紫苏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紫苏专用肥,包含如下组分,按质量份数计,硼酸3-5份,钼酸铵1-2份,硫酸锌3-6份,尿素25-30份,过磷酸钙12-15份,硝酸钾5-8份,磷酸二氢钾6-9份,菜籽粕15-20份,鸡粪12-16份,沸石8-10份;

其中:菜籽粕颗粒、鸡粪颗粒及沸石颗粒粒径均不超过0.3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紫苏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干燥粉碎至颗粒粒径不超过0.3mm的菜籽粕和鸡粪按权利要求1所述质量份数混合,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25%的硫酸水溶液,使菜籽粕和鸡粪混合物与硫酸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5~1.0,充分搅拌均匀,在50℃~60℃条件下反应48~72小时,然后按反应物:石灰粉质量比为100:5~15的比例加入颗粒粒径不超过0.3mm的石灰粉充分混匀,调节反应物pH值在6~7,在常温下平衡、干燥,得有机复合物;

步骤二、将硼酸、钼酸铵、硫酸锌、尿素、过磷酸钙、硝酸钾、磷酸二氢钾、沸石按专用肥质量份数混匀,加入步骤一所得有机复合物充分搅拌混匀,随后经过常规加工造粒即得紫苏专用肥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紫苏专用肥,含有植物必需的三要素氮、磷、钾和微量营养元素钼、硼等,能满足紫苏生长发育和籽粒高产优质的需要,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增产17%~22%,100克籽粒中钼含量提高0.5~0.8微克,籽粒油含量提高5%~7%,油中α-亚麻酸含量提高3%~6%。

2、本发明的紫苏专用肥制造工艺简单,设备投资较少,原料来源广泛,便于实施。

3、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紫苏专用肥,采用有机养分和无机养分进行组配,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强紫苏抗逆性,大幅度地提高紫苏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步骤一、取硼酸3kg,钼酸铵1kg,硫酸锌3kg,尿素25kg,过磷酸钙12kg,硝酸钾5kg,磷酸二氢钾6kg,沸石8kg,充分混合;

步骤二、取菜籽粕15kg,鸡粪12kg,加入质量比浓度为15%的硫酸水溶液25kg,搅拌均匀,在55℃条件下作用48h,加入颗粒≤0.3mm的石灰粉2.5kg,充分混匀,在常温下平衡24h,干燥;

步骤三、将步骤一、二所得物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造粒,干燥即得紫苏专用肥。

大田试验结果,增产17%~22%,100克籽粒中钼含量提高0.5-0.8μg,籽粒油含量提高5%-7%,油中α-亚麻酸含量提高3%-6%。

实施例二

步骤一、取硼酸5份,钼酸铵2份,硫酸锌6份,尿素30份,过磷酸钙15份,硝酸钾8份,磷酸二氢钾9份,沸石10份,充分混合;

步骤二、取菜籽粕20kg,鸡粪16kg,加入质量比浓度为15%的硫酸水溶液25kg,搅拌均匀,在55℃条件下作用72h,加入颗粒≤0.3mm的石灰粉2.5kg,充分混匀,在常温下平衡24h,干燥;

步骤三、将步骤一、二所得物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造粒,干燥即得紫苏专用肥。

大田试验结果,增产18%~22%,100克籽粒中钼含量提高0.7-0.8μg,籽粒油含量提高5%-6%,油中α-亚麻酸含量提高5%-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上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