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发酵肥料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150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发酵肥料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生产线,主要用于微生物发酵肥料的生产。



背景技术:

肥料生产时,需要使用Z形提升机提升物料,比如使用Z形提升机将物料由破碎机出料端提升并输送到发酵罐。现有的Z形提升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1)、料斗在传输过程中方向存在不确定性,易受扰动影响而发生偏转,无法保证物料的正常上下料;(2)、料斗中的物料易粘附在料斗内壁上,无法完全下料,降低了Z形提升机的利用率。

另外,微生物发酵内温度控制要求非常高。现有的微生物发酵普遍存在能耗高、保温差和温度控制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肥料生产系统,第一、避免Z形提升机料斗因扰动而发生翻转,并提高Z形提升机的利用率;第二、发酵罐温度控制更加便捷,并且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生物发酵肥料生产系统,混合料加料斗的落料口位于Z形提升机的进料口的正上方,Z形提升机的出料口与发酵罐的加料口相连接,发酵罐的卸料电磁阀与离心机的入料端相连接,离心机的液相出料端连接成品罐的进料端,成品罐的出料端通过离心输料泵连接灌装机,其特征在于:Z形提升机包括由水平设置的底座部分、竖直设置的上升部分和水平设置的输出部分所组成的Z形的本体,所述上升部分的下端与底座部分前端相接、上端与输出部分的后端相接,底座部分、上升部分和输出部分均具有内腔并且三个内腔依次相通构成本体的Z形内腔,所述Z形内腔中设置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为两条并分别设置于Z形内腔的左右两侧;两条传动链条之间安装有若干依次排列的料斗,所述料斗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传动链条转动连接且该转动连接处位于料斗空载重心及负载重心的上方;所述Z形内腔中还设置有与传动链条相配合以使传动链条沿Z形内腔Z形走向布置的转向链轮以及与传动链条相配合以驱动传动链条运动的驱动链轮;所述底座部分后端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输出部分前端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料斗开口端后边缘处连接有位于开口端外侧且用于与相邻后方的料斗开口端前边缘相接触的挡边;所述驱动链轮设置于出料口的上方;所述底座部分具有用于限制料斗翻转的底板;所述输出部分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料斗翻转的托盘;发酵罐包括灌体,灌体中安装有带搅拌叶片的主轴,主轴连接有动力装置;灌体设有加料口和出料口并在出料口处安装有卸料电磁阀;灌体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灌体内安装有加热盘管,加热盘管的进口端连接有与灌体外界相通的进汽管,出口端连接有与灌体外界相通的出水管。

所述驱动链轮上设置有敲斗杆。

所述托盘上还设置有顶端朝向后方倾斜的通气孔,所述托盘底部还设置有吹风方向朝上的风扇。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第一、料斗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传动链条转动连接且该转动连接处位于料斗空载重心及负载重心的上方,保证料斗由进料口向出料口运动时,料斗保持开口向上,不易受扰动影响而发生偏转,保证物料的正常上下料;料斗运动至输出部分底部、上升部分前侧以及底座部分底部时,分别由托盘、挡边以及底板保证料斗的方向,避免因扰动发生偏转,确保料斗运动至进料口时的开口方向向上;敲斗杆能够保证料斗完全下料,提高Z形提升机的利用率;托盘上倾斜设置的通气孔一方面可以辅助料斗中的水份挥发,避免水份积攒导致物料粘附在料斗上,进一步提升Z形提升机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斜向吹风能使料斗具有顺时针旋转的运动趋势,使挡边紧贴托盘,避免料斗受扰动而随意翻转。

第二、发酵罐采用灌体内蒸汽加热方式,具有保温性能优异,升温快,温度可控性好的特点,提高了生物化学反应效率;并且能够实时监测灌体内温度,便于控制最佳发酵反应条件,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Z形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依照物料运行顺序设置的混合料加料斗1、Z形提升机2、发酵罐3、离心机4、成品罐5、离心输料泵6和灌装机7,混合料加料斗1的落料口位于Z形提升机2的进料口2-5的正上方,Z形提升机2的出料口2-6与发酵罐3的加料口3-17相连接,发酵罐3的卸料电磁阀3-8通过管路与离心机4的入料端相连接,离心机4具有液相出料端和固相出料端,其中液相出料端连接成品罐5的进料端,成品罐5的出料端通过离心输料泵6连接灌装机7。

如图2,本发明Z形提升机包括由水平设置的底座部分、竖直设置的上升部分和水平设置的输出部分所组成的Z形的本体2-1,所述上升部分的下端与底座部分前端相接、上端与输出部分的后端相接,底座部分、上升部分和输出部分均具有内腔并且三个内腔依次相通构成本体2-1的Z形内腔,所述Z形内腔中设置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为两条并分别设置于Z形内腔的左右两侧。

两条传动链条之间安装有若干依次排列的料斗2-2,所述料斗2-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传动链条转动连接且该转动连接处位于料斗2-2空载重心及负载重心的上方。

所述Z形内腔中还设置有与传动链条相配合以使传动链条沿Z形内腔Z形走向布置的转向链轮2-3以及与传动链条相配合以驱动传动链条运动的驱动链轮2-4。

所述底座部分后端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5,所述输出部分前端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6。

所述料斗2-2开口端后边缘处连接有位于开口端外侧且用于与相邻后方的料斗2-2开口端前边缘相接触的挡边;本自然段所述的前、后方向是指沿传动链条运动方向的前、后。

所述驱动链轮2-4设置于出料口2-6的上方,所述驱动链轮2-4上设置有敲斗杆2-7。

所述底座部分具有用于限制料斗2-2翻转的底板;所述输出部分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料斗2-2翻转的托盘2-8。

所述托盘2-8上还设置有顶端朝向后方倾斜的通气孔,所述托盘2-8底部还设置有吹风方向朝上的风扇2-9。

物料提升时,物料由进料口2-5落入料斗2-2中,料斗2-2经过上升部分到达输出部分,在此阶段料斗2-2在物料重力和自重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开口向上,到达驱动链轮2-4处后沿传动链条传动路线转向,同时敲斗杆2-7敲打料斗2-2,使料斗2-2中的物料由出料口2-6输出;随后,料斗2-2在托盘2-8的限制下保持开口向下;待运动到上升部分前侧时,料斗2-2在自重的作用下,各料斗2-2的挡边始终与后一个料斗2-2开口的边缘相接触,此时料斗2-2受三个作用力,即:重力、前一料斗2-2挡边对本料斗2-2的作用力和后一料斗2-2对本料斗2-2挡边的作用力,因后两个力与重力相关,故三者达到力平衡而使各料斗2-2始终保持此状态直至到达底座部分,而后在底板的限制下保持开口向下,直至再次运动至进料口2-5下方。

当料斗2-2经过出料口2-6之后、到达托盘2-8上方时,托盘2-8的通气孔向各料斗2-2斜向吹风,一方面可以辅助料斗2-2中的水份挥发,避免水份积攒导致物料粘附在料斗2-2上,另一方面斜向吹风能使料斗2-2具有顺时针旋转的运动趋势,使挡边紧贴托盘2-8,避免料斗2-2受扰动而随意翻转。

如图3,本发明发酵罐包括灌体3-16,灌体3-16中安装有带搅拌叶片3-6的主轴3-3。灌体3-16的上端安装有电机3-1和由电机3-1驱动的减速器3-2,减速器3-2用于驱动主轴3-3旋转。灌体3-16的内部底端通过轴承架3-11安装有轴承3-7。所述主轴3-3上端与减速器3-2相连接,下端安装在所述轴承3-7内。电机3-1工作时通过减速器3-2驱动主轴3-3带动搅拌叶片3-6旋转,对灌体3-16内物料实施搅拌。灌体3-16设有加料口3-17用于与Z形提升机连接,还设有出料口并在出料口处安装有卸料电磁阀3-8。灌体3-16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灌体3-16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12。

灌体3-16内安装有加热盘管3-5,加热盘管3-5的进口端连接有与灌体外界相通的进汽管3-4,出口端连接有与灌体外界相通的出水管3-9。加热用蒸汽经进汽管3-4进入加热盘管3-5,释放热能冷凝成水后经出水管3-9排出。

本发明发酵罐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12以及所述卸料电磁阀3-8相连接的控制器。温度传感器3-12用于检测灌体3-16内部温度。完成发酵后控制器命令打开卸料电磁阀8向离心机4排放物料。

本系统工作时,首先将不同海藻原料(比如海带、裙带和铜藻)分别通过破碎机实施破碎,然后按照工艺配比分别将破碎料通过螺旋送料器或者输送带送入混合料加料斗1中,经Z形提升机2将破碎混合料输送到发酵罐3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该过程要有效的控制温度,PH等相关要素,保证发酵种子的成活),生成粘稠状的混合物,粘稠状的混合物进入离心机4进行分离,得到海藻液和海藻有机质,其中海藻液通过离心输料泵6送到灌装机7进行灌装,而固体海藻有机质排出系统用做其他有机肥的原料。

比如,将固体海藻有机质在80℃下烘干,粉碎后加入功能菌即为海藻生物有机肥,可以粉剂或造粒形式出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