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70653阅读:1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陶瓷釉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1250~1300℃中温烧成的色釉产品中,结晶釉门类众多,以锌结晶、锰结晶、铁结晶、钛结晶等为主,还有部分为铁锰钛混合结晶。目前市场上流行大多结晶釉产品和大面积密集结晶釉产品,主要需要专门的烧成窑炉或烧成制度,尤其在结晶形成阶段,烧成控制要求非常严格,所以主要以花瓶等陈设艺术品为主,日用瓷产品比较少见,主要不适应大规模生产,产品品质保证要求苛刻。

总的来说,结晶釉产品艺术性很强,可观赏性很好,价值很高,深受消费者欣赏。但结晶釉产品可复制性差,即稳定性差,工艺要求复杂,尤其是烧成制度要求苛刻,对釉料细度,釉层厚度要求严格,有的甚至对坯体组成都有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及其制作方法,以使中温金梅结晶釉日用炻瓷产品不仅有完整结晶,而且其理化性能也达到国际标准,可复制性好,能够大批量稳定生产配套产品。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以重量份数计,所述中温金梅结晶釉包括钾长石30~40份、石英12~18份、方解石1~6份、煅烧氧化锌1~5份、煅烧滑石1~4份、熔块2~8份、碳酸锰30~38份及色剂0~10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所述钾长石为粉末头,灰白色;以重量分数计,所述石英中二氧化硅含量≥98%,水含量为1~8%。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以重量分数计,所述方解石中氧化钙含量≥53%;所述煅烧氧化锌为粉末状,略带黄调。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以重量分数计,所述煅烧滑石中氧化镁含量≥34.5%。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所述熔块为普通硼、钙、锌熔块,块粒状,白色带蓝调。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所述色剂为着色氧化物。

一种本发明的中温金梅结晶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釉浆制备:以质量份数计,称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温金梅结晶釉配方原料,将原料、球石和水一起研磨,制得釉浆备用;

b.上釉:将步骤a中备用釉浆对炻瓷坯胎上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10~0.25毫米;

c.烧制:将步骤b中所得的上釉炻瓷坯胎在50~60℃温度下干燥1.5~2.5小时,然后进窑烧成;烧成气氛为氧化气氛,80℃为起始温度,以3~4℃/min升温至245℃,以5~6℃/min升温至760℃,以8~10℃/min升温至1170℃,以1~3℃/min升温至1250~1270℃,保温20~30min,以24~26℃/min降温至700℃,以7~8℃/min降温至530℃,以1~2℃/min降温至450℃,以8~10℃/min降温至38℃;

或者,烧成气氛为还原气氛,80℃为起始温度,以4~5℃/min升温至500℃,以19~20℃/min升温至950℃,以1~2℃/min升温至980℃,以7~8℃/min升温至1150℃,以1~2℃/min升温至1280~1300℃,保温20~30min,以23~25℃/min降温至750℃,以9~10℃/min降温至530℃,以1~2℃/min降温至450℃,以8~10℃/min降温至38℃。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的制作方法,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球石、水的比例为1:(2~2.5):(0.6~0.8)。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的制作方法,所述釉浆的浓度为30~60波美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的制作方法,所述釉浆细度控制在250目筛筛余量为0.01~0.03%。

本发明中温金梅结晶釉配方中采用的钾长产自湖北省平江县;石英产自醴陵,呈细沙状;方解石产自广西;煅烧氧化锌产自湖南株洲;碳酸锰为工业用化学纯,产自上海;煅烧滑石产自广西;熔块产自醴陵,市场有售;色剂为着色氧化物,其他色料易被锰发色遮盖而不显色。

本发明中温金梅结晶釉配方组合整个是关键,缺一不可,所以在工艺中可以适应广泛,即可以中温氧化焰烧成,又可以中温还原焰烧成。配方中以钾长石、石英为骨干,组成釉浆基体;熔块、方解石、煅烧氧化锌、煅烧滑石为熔剂,保证釉料烧成温度达到或保持为所需要的烧成温度及结晶温度。煅烧氧化锌和煅烧滑石在本申请所述的用量范围内对结晶有促进作用,超过此用量范围对结晶起相反作用,即不利于结晶的形成或结晶继续长大。碳酸锰在高温过程中分解出二氧化锰,分解出的二氧化锰比单独添加二氧化锰活性更好纯度更高;釉配方总组成在高温时为熔融态,过量的二氧化锰在高温中溶解于釉熔液中,在降温过程中,过饱和的二氧化锰在釉层冷凝过程中析出晶体,形成金梅结晶釉。

本发明中温金梅结晶釉制作方法中,步骤a釉浆制备时,研磨时加入的球石有大、中、小三种,大球石直径为25-35毫米,中球石直径为15-25毫米,小球石直径为8-15毫米,大球石、中球石、小球石的比例为2:5:3。步骤b对炻瓷坯胎上釉时,首先将釉浆过120目标准筛,可以防止在浆料出球进程中引进杂质,如球磨机内的球石和球磨内衬等小碎颗粒,以及球磨机出料口带来的杂质颗粒等。根据不同的器型,加入水调节釉浆浓度,加入电解质调节保证釉浆触变性达到最佳状况,保证上釉后坯体的釉层厚度在0.1~0.25毫米之间;釉浆触变性达到最佳状况时,釉料使用方便,且不产生如釉缕、釉筋等釉面缺陷。釉层厚度超过本发明所述的0.1~0.25毫米范围时效果不佳,如釉层厚度低于0.1毫米,几乎没有结晶出现,如釉层厚度超过0.25毫米,结晶过度,釉面因全是结晶而显得粗糙不堪。步骤c烧成采用氧化气氛时,在由80℃升温至180℃时主要是为了排水汽,由530℃降温至450℃采用1~2℃/min进行,主要是因为石英晶相转变体变化在此温度阶段进行,所以要慢冷以免炸裂;烧成采用还原气氛时,在由80℃升温至180℃时也是主要是为了排水汽,由950℃升温至1150℃主要是完成氧化气氛到还原气氛的转变,由530℃降温至450℃采用1~2℃/min进行的原因,同样是因为石英晶相转变体积变化在此温度阶段进行,所以要慢冷以免炸裂。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中温金梅结晶釉产品属于锰结晶釉范畴,温度适应宽,既可以在最高烧成温度达1250~1270℃的烧成周期内,氧化焰气氛烧成;又可以在最高烧成温度达1280~1300℃的烧成周期内,还原焰气氛烧成,烧成曲线要求宽松,无需专门的结晶保温阶段,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普通中温辊道窑生产,适合大规模生产。

(2)本发明中温金梅结晶釉的结晶花效果为外圈为黄色偏红的晕圈,稍内为黄色,正中间为金色斑块,有微微凸起之感,手楚有感觉,金质感强,整朵象金色梅花,故取名金梅结晶釉。结晶块直径在0.5毫米至3.5毫米之间,釉厚处更密集,薄处稀。背景釉面为金属光泽釉,亚光,质地似不锈钢。

(3)本发明中温金梅结晶釉主要是碳酸锰在釉料高温熔融过程中过饱和,在冷却过程中出现结晶而产生金梅结晶形,工艺简单,烧成制度易控制。

(4)本发明产品冷却制度没有特殊要求,适合大规模生产,且产品性质稳定,热稳定性好、铅镉溶出度及釉面硬度等理化性能达到国家相关日用炻瓷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温氧化焰烧成曲线;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温还原焰烧成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其配方组成包括:钾长石30份,石英12份,方解石6份,煅烧氧化锌5份,煅烧滑石4份,熔块2份,碳酸锰38份,不添加任何色剂。

中温金梅结晶釉的制作方法如下:

a.釉浆制备:以质量份数计,称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温金梅结晶釉配方原料,将原料、高铝球石和水一起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直至250目标准筛筛余量为0.01%,制得釉浆备用;其中原料、高铝球石、水的比例为1:2:0.7,高铝球石中大球石、中球石、小球石的比例为2:5:3。

b.上釉:将步骤a中备用釉浆过120目标准筛,加入水调节釉浆浓度至30波美度,加入0.08%的三聚磷酸钠调节釉浆触变性至最佳状态,然后对炻瓷坯胎上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10毫米;

c.烧制:将步骤b中所得的上釉炻瓷坯胎在50℃温度下干燥2.5小时,然后进中温氧化焰辊道窑烧成,烧成气氛为氧化气氛,80℃为起始温度,以4℃/min升温至245℃,以5℃/min升温至760℃,以10℃/min升温至1170℃,以3℃/min升温至1260℃,保温30min,以24℃/min降温至700℃,以8℃/min降温至530℃,以1℃/min降温至450℃,以10℃/min降温至38℃,烧制完成。具体地,见中温氧化焰烧成曲线图1,其中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250~1270℃。

实施例2

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其配方组成包括:钾长石40份,石英18份,方解石1份,煅烧氧化锌1份,煅烧滑石1份,熔块8份,碳酸锰30份,色剂8份,色剂为氧化钴。

中温金梅结晶釉的制作方法如下:

a.釉浆制备:以质量份数计,称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温金梅结晶釉配方原料,将原料、高铝球石和水一起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直至250目标准筛筛余量为0.03%,制得釉浆备用;其中原料、高铝球石、水的比例为1:2.5:0.6,高铝球石中大球石、中球石、小球石的比例为2:5:3。

b.上釉:将步骤a中备用釉浆过120目标准筛,加入水调节釉浆浓度至60波美度,加入0.1%的三聚磷酸钠调节釉浆触变性至最佳状态,然后对炻瓷坯胎上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25毫米;

c.烧制:将步骤b中所得的上釉炻瓷坯胎在60℃温度下干燥1.5小时,然后进梭式窑烧成,烧成气氛为还原气氛,80℃为起始温度,以5℃/min升温至500℃,以20℃/min升温至950℃,以1℃/min升温至980℃,以8℃/min升温至1150℃,以2℃/min升温至1290℃,保温20min,以23℃/min降温至750℃,以10℃/min降温至530℃,以1℃/min降温至450℃,以10℃/min降温至38℃,烧制完成。具体地,见中温还原焰烧成曲线图2,其中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280~1300℃。

实施例3

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其配方组成包括:钾长石35份,石英15份,方解石4份,煅烧氧化锌3份,煅烧滑石2份,熔块5份,碳酸锰34份,色剂8份,色剂为氧化钴。

中温金梅结晶釉的制作方法如下:

a.釉浆制备:以质量份数计,称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温金梅结晶釉配方原料,将原料、高铝球石和水一起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直至250目标准筛筛余量为0.02%,制得釉浆备用;其中原料、高铝球石、水的比例为1:2.3:0.8,高铝球石中大球石、中球石、小球石的比例为2:5:3。

b.上釉:将步骤a中备用釉浆过120目标准筛,加入水调节釉浆浓度至45波美度,加入0.09%的三聚磷酸钠调节釉浆触变性至最佳状态,然后对炻瓷坯胎上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18毫米;

c.烧制:将步骤b中所得的上釉炻瓷坯胎在55℃温度下干燥2小时,然后进中温氧化焰辊道窑烧成,烧成气氛为氧化气氛,80℃为起始温度,以3℃/min升温至245℃,以6℃/min升温至760℃,以8℃/min升温至1170℃,以3℃/min升温至1270℃,保温20min,以26℃/min降温至700℃,以7℃/min降温至530℃,以2℃/min降温至450℃,以8℃/min降温至38℃,烧制完成。具体地,见中温氧化焰烧成曲线图1,其中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250~1270℃。

实施例4

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其配方组成包括:钾长石35份,石英15份,方解石4份,煅烧氧化锌3份,煅烧滑石2份,熔块5份,碳酸锰34份,色剂10份,色剂为氧化钴。

中温金梅结晶釉的制作方法如下:

a.釉浆制备:以质量份数计,称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温金梅结晶釉配方原料,将原料、高铝球石和水一起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直至250目标准筛筛余量为0.03%,制得釉浆备用;其中原料、高铝球石、水的比例为1:2.5:0.6,高铝球石中大球石、中球石、小球石的比例为2:5:3。

b.上釉:将步骤a中备用釉浆过120目标准筛,加入水调节釉浆浓度至60波美度,加入0.1%的三聚磷酸钠调节釉浆触变性至最佳状态,然后对炻瓷坯胎上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25毫米;

c.烧制:将步骤b中所得的上釉炻瓷坯胎在60℃温度下干燥1.5小时,然后进中温还原焰辊道窑烧成,烧成气氛为还原气氛,80℃为起始温度,以4℃/min升温至500℃,以19℃/min升温至950℃,以2℃/min升温至980℃,以7℃/min升温至1150℃,以1℃/min升温至1280℃,保温30min,以25℃/min降温至750℃,以9℃/min降温至530℃,以2℃/min降温至450℃,以8℃/min降温至38℃,烧制完成。具体地,见中温还原焰烧成曲线图2,其中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280~1300℃。

实施例5

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其配方组成包括:钾长石32份,石英13份,方解石5份,煅烧氧化锌4份,煅烧滑石3份,熔块3份,碳酸锰36份,色剂2份,色剂为氧化镍。

中温金梅结晶釉的制作方法如下:

a.釉浆制备:以质量份数计,称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温金梅结晶釉配方原料,将原料、高铝球石和水一起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直至250目标准筛筛余量为0.01%,制得釉浆备用;其中原料、高铝球石、水的比例为1:2:0.7,高铝球石中大球石、中球石、小球石的比例为2:5:3。

b.上釉:将步骤a中备用釉浆过120目标准筛,加入水调节釉浆浓度至30波美度,加入0.08%的三聚磷酸钠调节釉浆触变性至最佳状态,然后对炻瓷坯胎上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10毫米;

c.烧制:将步骤b中所得的上釉炻瓷坯胎在50℃温度下干燥2.5小时,然后进中温氧化焰辊道窑烧成,烧成气氛为氧化气氛,80℃为起始温度,以3℃/min升温至245℃,以6℃/min升温至760℃,以8℃/min升温至1170℃,以1℃/min升温至1250℃,保温30min,以26℃/min降温至700℃,以7℃/min降温至530℃,以2℃/min降温至450℃,以8℃/min降温至38℃,烧制完成。具体地,见中温氧化焰烧成曲线图1,其中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250~1270℃。

实施例6

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其配方组成包括:钾长石38份,石英16份,方解石2份,煅烧氧化锌2份,煅烧滑石2份,熔块6份,碳酸锰32份,色剂4份,色剂为氧化铬。

中温金梅结晶釉的制作方法如下:

a.釉浆制备:以质量份数计,称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温金梅结晶釉配方原料,将原料、高铝球石和水一起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直至250目标准筛筛余量为0.03%,制得釉浆备用;其中原料、高铝球石、水的比例为1:2:0.7,高铝球石中大球石、中球石、小球石的比例为2:5:3。

b.上釉:将步骤a中备用釉浆过120目标准筛,加入水调节釉浆浓度至60波美度,加入0.1%的三聚磷酸钠调节釉浆触变性至最佳状态,然后对炻瓷坯胎上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25毫米;

c.烧制:将步骤b中所得的上釉炻瓷坯胎在60℃温度下干燥1.5小时,然后进中温还原焰辊道窑烧成,烧成气氛为还原气氛,80℃为起始温度,以5℃/min升温至500℃,以20℃/min升温至950℃,以1℃/min升温至980℃,以8℃/min升温至1150℃,以2℃/min升温至1300℃,保温20min,以23℃/min降温至750℃,以10℃/min降温至530℃,以1℃/min降温至450℃,以10℃/min降温至38℃,烧制完成。具体地,见中温还原焰烧成曲线图2,其中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280~1300℃。

对比例1

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其配方组成包括:钾长石45份,石英20份,方解石0.5份,煅烧氧化锌6份,煅烧滑石0.5份,熔块1份,碳酸锰28份,色剂8份,色剂为氧化钴。

中温金梅结晶釉的制作方法如下:

a.釉浆制备:以质量份数计,称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温金梅结晶釉配方原料,将原料、高铝球石和水一起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直至250目标准筛筛余量为0.02%,制得釉浆备用;其中原料、高铝球石、水的比例为1:2.3:0.8,高铝球石中大球石、中球石、小球石的比例为2:5:3。

b.上釉:将步骤a中备用釉浆过120目标准筛,加入水调节釉浆浓度至45波美度,加入0.09%的三聚磷酸钠调节釉浆触变性至最佳状态,然后对炻瓷坯胎上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15毫米;

c.烧制:将步骤b中所得的上釉炻瓷坯胎在55℃温度下干燥2小时,然后进中温氧化焰辊道窑烧成,烧成气氛为氧化气氛,80℃为起始温度,以4℃/min升温至245℃,以5℃/min升温至760℃,以10℃/min升温至1170℃,以3℃/min升温至1260℃,保温30min,以24℃/min降温至700℃,以8℃/min降温至530℃,以1℃/min降温至450℃,以10℃/min降温至38℃,烧制完成。具体地,见中温氧化焰烧成曲线图1,其中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250~1270℃。

对比例2

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其配方组成包括:钾长石25份,石英10份,方解石7份,煅烧氧化锌0.5份,煅烧滑石5份,熔块10份,碳酸锰40份,色剂4份,色剂为氧化铬。

中温金梅结晶釉的制作方法如下:

a.釉浆制备:以质量份数计,称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温金梅结晶釉配方原料,将原料、高铝球石和水一起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直至250目标准筛筛余量为0.03%,制得釉浆备用;其中原料、高铝球石、水的比例为1:2:0.7,高铝球石中大球石、中球石、小球石的比例为2:5:3。

b.上釉:将步骤a中备用釉浆过120目标准筛,加入水调节釉浆浓度至60波美度,加入0.1%的三聚磷酸钠调节釉浆触变性至最佳状态,然后对炻瓷坯胎上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25毫米;

c.烧制:将步骤b中所得的上釉炻瓷坯胎在60℃温度下干燥1.5小时,然后进中温还原焰辊道窑烧成,烧成气氛为还原气氛,80℃为起始温度,以5℃/min升温至500℃,以20℃/min升温至950℃,以2℃/min升温至980℃,以8℃/min升温至1150℃,以2℃/min升温至1300℃,保温20min,以23℃/min降温至750℃,以10℃/min降温至530℃,以1℃/min降温至450℃,以10℃/min降温至38℃,烧制完成。具体地,见中温还原焰烧成曲线图2,其中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280~1300℃。

对比例3

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其配方组成包括:钾长石40份,石英18份,方解石1份,煅烧氧化锌1份,煅烧滑石1份,熔块8份,碳酸锰30份,色剂8份,色剂为氧化钴。

中温金梅结晶釉的制作方法如下:

a.釉浆制备:以质量份数计,称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温金梅结晶釉配方原料,将原料、高铝球石和水一起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直至250目标准筛筛余量为0.03%,制得釉浆备用;其中原料、高铝球石、水的比例为1:2.5:0.6,高铝球石中大球石、中球石、小球石的比例为2:5:3。

b.上釉:将步骤a中备用釉浆过120目标准筛,加入水调节釉浆浓度至60波美度,加入0.1%的三聚磷酸钠调节釉浆触变性至最佳状态,然后对炻瓷坯胎上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30毫米;

c.烧制:将步骤b中所得的上釉炻瓷坯胎在60℃温度下干燥1.5小时,然后进梭式窑烧成,烧成气氛为还原气氛,80℃为起始温度,以4℃/min升温至500℃,以19℃/min升温至950℃,以1℃/min升温至980℃,以7℃/min升温至1150℃,以1℃/min升温至1280℃,保温30min,以25℃/min降温至750℃,以9℃/min降温至530℃,以2℃/min降温至450℃,以8℃/min降温至38℃,烧制完成。具体地,见中温还原焰烧成曲线图2,其中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280~1300℃。

对比例4

一种中温金梅结晶釉,其配方组成包括:钾长石30份,石英12份,方解石6份,煅烧氧化锌5份,煅烧滑石4份,熔块2份,碳酸锰38份,不添加任何色剂。

中温金梅结晶釉的制作方法如下:

a.釉浆制备:以质量份数计,称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温金梅结晶釉配方原料,将原料、高铝球石和水一起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研磨,直至250目标准筛筛余量为0.01%,制得釉浆备用;其中原料、高铝球石、水的比例为1:2:0.7,高铝球石中大球石、中球石、小球石的比例为2:5:3。

b.上釉:将步骤a中备用釉浆过120目标准筛,加入水调节釉浆浓度至30波美度,加入0.08%的三聚磷酸钠调节釉浆触变性至最佳状态,然后对炻瓷坯胎上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05毫米;

c.烧制:将步骤b中所得的上釉炻瓷坯胎在50℃温度下干燥2.5小时,然后进中温氧化焰辊道窑烧成,烧成气氛为氧化气氛,80℃为起始温度,以3℃/min升温至245℃,以6℃/min升温至760℃,以8℃/min升温至1170℃,以3℃/min升温至1270℃,保温20min,以26℃/min降温至700℃,以7℃/min降温至530℃,以2℃/min降温至450℃,以8℃/min降温至38℃,烧制完成。具体地,见中温氧化焰烧成曲线图1,其中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250~1270℃。

检测实施例

将实施例1至6及对比例1至4制备的附有中温金梅结晶釉的炻瓷坯胎,进行热稳定性、铅镉溶出量、外观质量、釉面硬度检测,并进行洗碗机测试。

热稳定性测试方法:参照BSEN1183:1997,Method B进行检测。

铅镉溶出量测试方法:参照ISO6486-1:1999进行检测。

釉面硬度检测方法:用刀叉在釉面刻划,查看釉面刻划痕迹。

洗碗机等价测试方法:强碱液100℃浸泡4小时后,观察釉面变化。

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本发明中采用的熔块及色料均严格要求,采用的为仅极微量含有或者不含有铅镉的熔块及色料,从而保证了制品中铅镉含量极低;釉原料配方中通过采用各组分保证了釉热膨胀系数与坯体热膨胀系数的匹配,确保了瓷胎整体良好的热稳定性;釉原料配方中采用的钾长石确保了在相同降温效果下,釉面能有更大的硬度,并且釉面有金梅结晶析出,结晶硬度很大,进一步提高了釉面硬度。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