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147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背景技术
:秸秆粉碎还田或秸秆直接还田,秸秆中的有机质,有效营养元素返回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据试验每季每亩还草200公斤,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每年增加0.48g/kg,同时还为当季作物提供部分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坚持秸秆还田几年后,有利于土壤孔隙度增加,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土壤板结程度减轻,有利于插秧。技术实现要素: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其工艺步骤包括:(1)水稻秸秆在收割时,利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机将秸秆进行粉碎,粉碎的秸秆长度范围在3-10cm;(2)将粉碎的秸秆聚在一起,拢成堆状,然后用水将秸秆进行湿润,保持其湿度在20-35%,用塑料薄膜将其覆盖,将稻草覆盖其上,厚度为3-5cm,无氧沤熟3-7天;(3)揭去塑料薄膜,再次向秸秆洒水,保持其湿度在50-75%,在空气中晾置,使其有氧沤熟7-15天;(4)沤熟的秸秆中掺入5-15%的氮肥,混合均匀后,将秸秆肥料铺撒在田地中;(5)及时灌水沤田,秸秆还田时田面水深以3-5厘米为宜,继续沤熟3-5天,即可重新栽种耕种。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5cm长度的秸秆应占总量的85%以上。优选的,所述步骤(2)拢成的堆状平均高度为1m。优选的,所述步骤(2)用作覆盖的稻草预先进行浸湿处理,在清水中浸泡3h。优选的,所述步骤(3)在进行有氧沤熟时,利用木棍在在秸秆堆的四周插处孔径为5-15cm的通气孔。优选的,所述步骤(4)氮肥与秸秆混合的方式为:将氮肥溶解在水中,用量为5-15斤/100L水,将肥料水向秸秆进行泼洒即可。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所述步骤(1)中5cm长度的秸秆应占总量的85%以上,这种长度最适宜沤熟,所述步骤(2)拢成的堆状平均高度为1m,便于进行薄膜覆盖的操作,且堆状过大过高不利于内部秸秆的沤熟,所述步骤(2)用作覆盖的稻草预先进行浸湿处理,在清水中浸泡3h,浸湿的稻草会发生腐烂,能够提供秸秆无氧沤熟的温度,所述步骤(3)在进行有氧沤熟时,利用木棍在在秸秆堆的四周插处孔径为5-15cm的通气孔,通气孔便于秸秆从内到外进行有氧沤熟,所述步骤(4)氮肥与秸秆混合的方式为:将氮肥溶解在水中,用量为5-15斤/100L水,将肥料水向秸秆进行泼洒即可,这种混合方式方便快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其工艺步骤包括:(1)水稻秸秆在收割时,利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机将秸秆进行粉碎,粉碎的秸秆长度范围在3-10cm,其中5cm长度的秸秆应占总量的85%以上;(2)将粉碎的秸秆聚在一起,拢成堆状,拢成的堆状平均高度为1m,然后用水将秸秆进行湿润,保持其湿度在20%,用塑料薄膜将其覆盖,将稻草覆盖其上,厚度为3cm,用作覆盖的稻草预先进行浸湿处理,在清水中浸泡3h,无氧沤熟3天;(3)揭去塑料薄膜,再次向秸秆洒水,保持其湿度在50%,在空气中晾置,使其有氧沤熟7天,进行有氧沤熟时,利用木棍在在秸秆堆的四周插处孔径为5cm的通气孔;(4)沤熟的秸秆中掺入5%的氮肥,混合均匀后,将秸秆肥料铺撒在田地中,氮肥与秸秆混合的方式为:将氮肥溶解在水中,用量为5斤/100L水,将肥料水向秸秆进行泼洒即可;(5)及时灌水沤田,秸秆还田时田面水深以3厘米为宜,继续沤熟3天,即可重新栽种耕种。实施例2: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其工艺步骤包括:(1)水稻秸秆在收割时,利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机将秸秆进行粉碎,粉碎的秸秆长度范围在3-10cm,其中5cm长度的秸秆应占总量的85%以上;(2)将粉碎的秸秆聚在一起,拢成堆状,拢成的堆状平均高度为1m,然后用水将秸秆进行湿润,保持其湿度在28%,用塑料薄膜将其覆盖,将稻草覆盖其上,厚度为4cm,用作覆盖的稻草预先进行浸湿处理,在清水中浸泡3h,无氧沤熟6天;(3)揭去塑料薄膜,再次向秸秆洒水,保持其湿度在65%,在空气中晾置,使其有氧沤熟12天,进行有氧沤熟时,利用木棍在在秸秆堆的四周插处孔径为8cm的通气孔;(4)沤熟的秸秆中掺入15%的氮肥,混合均匀后,将秸秆肥料铺撒在田地中,氮肥与秸秆混合的方式为:将氮肥溶解在水中,用量为15斤/100L水,将肥料水向秸秆进行泼洒即可;(5)及时灌水沤田,秸秆还田时田面水深以4厘米为宜,继续沤熟4天,即可重新栽种耕种。实施例3: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其工艺步骤包括:(1)水稻秸秆在收割时,利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机将秸秆进行粉碎,粉碎的秸秆长度范围在3-10cm,其中5cm长度的秸秆应占总量的85%以上;(2)将粉碎的秸秆聚在一起,拢成堆状,拢成的堆状平均高度为1m,然后用水将秸秆进行湿润,保持其湿度在35%,用塑料薄膜将其覆盖,将稻草覆盖其上,厚度为5cm,用作覆盖的稻草预先进行浸湿处理,在清水中浸泡3h,无氧沤熟7天;(3)揭去塑料薄膜,再次向秸秆洒水,保持其湿度在75%,在空气中晾置,使其有氧沤熟15天,进行有氧沤熟时,利用木棍在在秸秆堆的四周插处孔径为15cm的通气孔;(4)沤熟的秸秆中掺入12%的氮肥,混合均匀后,将秸秆肥料铺撒在田地中,氮肥与秸秆混合的方式为:将氮肥溶解在水中,用量为12斤/100L水,将肥料水向秸秆进行泼洒即可;(5)及时灌水沤田,秸秆还田时田面水深以5厘米为宜,继续沤熟5天,即可重新栽种耕种。抽取各实施例的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并与现有技术进行对照,得出如下数据:田地肥效增长率追肥量/kg/亩肥效保持期/月每亩用秸秆量/kg/亩实施例125%978238实施例233%728217实施例329%888229现有技术指标17%1435309根据上述表格数据可以得出,当实施实施例2参数时,田地肥效增长率为33%,追肥量为72kg/亩,肥料保持期为8月,每亩用秸秆量为217kg/亩,而现有技术标准田地肥效增长率为17%,追肥量为143kg/亩,肥料保持期为5月,每亩用秸秆量为309kg/亩,因此本发明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用于秸秆还田的田地肥料增长率高,追肥少,肥效保持期长,秸秆使用量少,相较而言本发明具有显著地优越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所述步骤(1)中5cm长度的秸秆应占总量的85%以上,这种长度最适宜沤熟,所述步骤(2)拢成的堆状平均高度为1m,便于进行薄膜覆盖的操作,且堆状过大过高不利于内部秸秆的沤熟,所述步骤(2)用作覆盖的稻草预先进行浸湿处理,在清水中浸泡3h,浸湿的稻草会发生腐烂,能够提供秸秆无氧沤熟的温度,所述步骤(3)在进行有氧沤熟时,利用木棍在在秸秆堆的四周插处孔径为5-15cm的通气孔,通气孔便于秸秆从内到外进行有氧沤熟,所述步骤(4)氮肥与秸秆混合的方式为:将氮肥溶解在水中,用量为5-15斤/100L水,将肥料水向秸秆进行泼洒即可,这种混合方式方便快捷。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