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苯并蒽污染土壤的修复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71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苯并蒽污染土壤的修复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尿素45~55、磷酸脲20~40、硫酸钾25~35、沸石粉15~25、硅藻土8~12、羧甲基纤维素12~18、复合壳粉15~25、改性中药渣20~30、改性赤泥15~20、改性硅胶18~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苯并蒽污染土壤的修复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尿素50、磷酸脲30、硫酸钾30、沸石粉20、硅藻土10、羧甲基纤维素15、复合壳粉20、改性中药渣25、改性赤泥18、改性硅胶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苯并蒽污染土壤的修复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壳粉,是将花生壳、核桃壳和坚果壳等质量混合,粉碎过20~40目筛,得混合料,用蓖麻油浸泡,85~90℃下水浴搅拌25~30min后,捞出,加入混合物料的0.35~0.4倍的淀粉,在8~10℃下,浸泡于丙烯酸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1.3h,过滤,烘干,粉碎即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苯并蒽污染土壤的修复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中药渣,将中药渣,烘干,粉碎过20~40目筛,加入草酸,65~70℃恒温水浴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1.5h,加入0.25~0.35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PH为7,过滤,与中药渣质量的0.4~0.45倍的粉煤灰混合,在50~60KHz的频率下超声处理8~12min,得到混合料,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水按1∶0.4~0.45∶3~3.5的质量比混合,以1.5~2℃/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85~90℃后,磁力搅拌器搅拌10~15min,以5~7℃/min的速度将温度降至8~10℃,在1000~1500r/min的转速下,离心8~10min,将沉淀烘干,即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苯并蒽污染土壤的修复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赤泥,收集赤泥,加入3.5~4.5mol/L的盐酸,调节PH值为6.5~7,清水洗涤至赤泥中不含有氯离子即可,将赤泥、凹凸棒土和环氧树脂按1∶0.45~0.52∶2~3的质量比混合,100~120℃下搅拌45~55min,过滤,氮气保护下,将滤渣在655~670℃下煅烧1.5~1.7h,粉碎过20~40目筛,即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苯并蒽污染土壤的修复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硅胶,将浓度为35~40%的硅酸钠和浓度为20~25%的硫酸,按1∶1.2~1.6的质量比混合,35~40℃下静置1~1.2h,过滤,用1.1~1.3mol/L的盐酸浸泡55~65min后,加入硅酸钠质量的0.2~0.25倍的海泡石粉,水浴加热至100~120℃,趁热过滤,粉碎即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苯并蒽污染土壤的修复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尿素,磷酸脲,总氮量≥48%,所述的磷酸脲,以五氧化二磷计,总磷量≥20%,所述的硫酸钾,以氧化钾计,总钾量≥5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苯并蒽污染土壤的修复肥料,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尿素,磷酸脲和硫酸钾分别在各自的熔点下进行熔融处理,干燥,分别粉碎过20~40目筛后混合,在80~100次/min的振动频率下振动12~16min,得料1;

(2)将羧甲基纤维素溶于水,形成浓度为35~45%的水溶液,加入沸石粉,硅藻土和复合壳粉,以5~7℃/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100~110℃,搅拌25~30min,在4~6℃下静置2~3h,在2000~2500r/min的转速下离心8~12min,将沉淀烘干,粉碎过20~40目筛,得料2;

(3)将料1,料2,改性中药渣,改性赤泥和改性硅胶混合,在150~170KHz的频率下超声处理25~30min,通过造粒机造粒,烘干即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